今年4月,教育部印發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通知。教育信息化2.0,就是要以教育信息化支撐和引領教育現代化。教育信息化2.0不僅改變了物理環境、學習内容等教學形态、流程、模式上的變化,也從更深的層面上改變了教育生态系統,緻力于實現人的現代化。
促進教育公平公正
2015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舉行的第38次教科文組織大會上,“教育2030行動框架”發布。其中一個目标明确指出:“到2030年,确保所有青少年完成免費、公平及優質的小學和中學教育,并獲得有效的學習成果。”
為了讓所有的孩子實現“有學上”的同時“上好學”,各地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而信息化對于教育改革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信息化促進教育扶貧過程精準監控、精準追蹤。江西省上饒市在2017年利用信息技術與大數據,依靠學籍數據庫的數據進行排查,發現了上饒市2016屆小學畢業生中,還存在一批未在學籍系統中升入初中學校的學生。通過數據對比,能夠更加精準、及時發現失學學生,找到應對策略。
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中明确提出:“到2022年基本實現‘三全兩高一大’的發展目标,即教學應用覆蓋全體教師、學習應用覆蓋全體适齡學生、數字校園建設覆蓋全體學校,信息化應用水平和師生信息素養普遍提高,建成‘互聯網+教育’大平台,推動從教育專用資源向教育大資源轉變……”
随着信息技術在基礎教育領域的深度應用,優質教育資源配置不均的差距逐漸被縮小。在湖北省鹹甯市鹹安區,教師配置情況普遍不理想,偏遠山區教師年齡普遍偏大,信息化教學能力偏弱,制約着當地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也存在着開不齊、開不好課的問題。“互聯網+教學點”的“雙軌數字學校”模式,讓農村孩子享受到相對優質、公平的教育資源。
通過互聯網,雲南省芒市德宏州民族初級中學的學生實現了與千裡之外的廣東學生共上一堂課。作為邊遠山區,芒市的教育信息化基礎非常薄弱,通過建立“無線班級”系統,利用網絡幫助學生選擇最優質的課堂資源并實現資源課堂共享。同時,推進全市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以智慧教育學習平台為中心,彙聚全省、全國乃至全世界優質教育資源。
加強管理體制改革
學校的校長作為中小學的管理人員,管理制度使用是否得當,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教師的教學水平。目前,在教育發展中也存在很多限制和問題,比如校長責權不對等,校長崗位吸引力不強……
2016年,貴州福泉市推出“四破四立”中小學管理體制改革。首先就明确了破校長“官銜制”,立職級“負責制”。全市公辦中小學一律取消行政級别,取而代之的是在教育系統專門設置的職級,改變了校長終身享受行政待遇的現象。同時,建立了“幹部數字管理學校”,實現數字化集團辦學。
教育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基礎教育,作為造就人才和提高國民素質的奠基工程,在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信息技術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公平競争,平等學習的純淨空間,也為教育插上公平的翅膀。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到來,無疑進一步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實現教育生态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