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也步入一個新的曆史階段。新形勢下,研究生教育規模平穩增長,教育結構也進入适應需求、不斷優化的新階段。在“新常态”下,如何将現代網絡信息技術融入研究生教育管理中,以提升研究生教育管理水平,成為研究生教育管理改革必須思考的關鍵問題。本文以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統為研究對象,分析“新常态”下研究生教育管理實踐中遇到的現實問題,提出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統設計理念與方案,并以福州大學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統設計為應用案例,為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常态”;研究生教育管理;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統設計
【中圖分類号】G40-057
【文獻标識碼】B
【文章編号】1009-458x(2017)01-0071-06
“新常态”是中央執政新理念的關鍵詞。作為核心人力資源與科技生産力的重要連接點,高等教育也是當今社會得以不斷發展的智慧基礎,我們必須意識到現階段高等教育所存在的新常态與新特點(杜玉波,2015)。在“新常态”背景下,從國家、區域、高校等層面分析和梳理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管理發展面對的新趨勢,能夠極大地促進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的發展。自從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研究生教育事業成了促進經濟社會不斷進步的重要因素。近年來,我國的學位授予點與研究生教育規模也快速發展,我國逐漸跻身世界教育大國行列。即便我國已經具備了成為高等教育大國的實力,但并不意味着我國已成為高等教育的強國(任毅,2016)。在今後推進“雙一流”建設中,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是人才培養的重中之重,也對研究生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研究背景
研究生教育體量的增加對研究生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作為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重要載體,信息化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大量學者以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為主題開展了一系列研究,如林勇和倪有源(2009)對研究生學位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進行了研究,開發了功能完善的研究生學位申請及學位授予管理系統,優化了學位申請與授予的工作流程,提高了辦公效率。也有部分學者就如何将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各個步驟進行信息化的改造進行研究,如王婧(2014)從在職研究生培養過程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展開,根據電子科技大學航空航天學院在職研究生培養的實際情況,開發出具備教學流程、開題報告控制流程和論文撰寫流程三大核心功能的信息管理系統;孟俊峰(2009)從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統的總體設計入手,采用模塊化的編程思想,設計了研究生招生管理、培養與選課管理、畢業與學位管理、學籍管理等八個功能模塊,實現了研究生教學管理工作的規範化、信息化與數字化。另有部分學者從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出發提出相應的對策,如李門樓和郭嘉(2011)以中國地質大學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為例,論述了其信息系統的結構、實現的過程、功能,以及取得的實效,探尋了影響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發展的關鍵因素。還有一部分學者則從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統的架構入手進行研究,如張建華(2014)研究設計了具有“社會—技術”雙重屬性的研究生教育知識管理系統架構,并對環境支持子系統的資源支持層和管理支持層的實現策略、調整方向和适配策略進行了分析與說明。以此為基礎,本文從新時期研究生教育管理實際情況出發,結合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統實際應用案例,重點探讨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設計的理念與方案。
二、“新常态”下研究生教育管理實踐中遇到的現實問題
近幾年,研究生教育管理改革進行了大量的嘗試,彈性學制、學分制培養等諸多的創新教育路徑使研究生教育管理難度加大(李門樓,郭嘉,2011),也給管理過程中的信息處理、數據分析帶來了困難,甚至連管理決策的制定都出現了很大的障礙。新形勢需要一個很合理的頂層設計,針對研究生的招生、入學、培養、學位等各個環節開發一個綜合管理平台(胡忠輝,2015)。
(一)研究生培養新需求帶來新挑戰
“新常态”帶來的産業結構調整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必然改變專業學位研究生的人才培養需求。可以說,提升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有助于優化高等教育結構,提高研究生人才質量,以滿足當今社會不斷發展的需求(李立國,2015)。如何在信息化管理過程中體現研究生分類管理的特點并做到有實效,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除了研究生培養類型多這一特點之外,研究生培養環節多、個性化強、流程長,研究生、導師、任課教師和管理人員自律意識參差不齊、誠信意識尚未全面建立起來,特别是研究生多校區分布等客觀問題,給研究生教育管理和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帶來了新的挑戰。當在校研究生達到萬人規模時,完全依靠現有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員利用一般的研究生信息系統輔助的管理模式,難以對研究生培養全過程的質量進行實時、全方位的有效監控。
(二)傳統人工管理方式影響管理效率
采用傳統人工手段輔以簡易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統的模式,管理效率低,難以保證研究生教育的各項規章制度落實,由此可能産生學籍信息、專業培養方案、個人培養計劃和課程學習成績不一緻等問題,難以杜絕培養過程關鍵環節可能存在的不規範現象和管理漏洞,包括部分任課教師随意調停課和上課不到位等現象,這些問題沖擊着研究生課程教學的正常秩序。此外,及時、全面地收集培養過程各環節質量數據往往十分困難,更無法及時進行全面的培養質量分析。采用傳統人工管理方法,研究生學籍異動、培養方案修改、調停課程、學位論文送審以及導師考核和管理等,往往需要依據紙質報告傳遞、審批,既煩瑣又耗時,制約着管理效率和質量。
(三)大數據時代推進教育管理模式變革
傳統的信息系統不僅無法滿足研究生教育管理精細化和标準化的要求,更無法滿足對研究生培養質量的全程跟蹤、及時監控、質量評價和反饋優化的需要。基于互聯網應用的“大數據”,充分發揮數據的收集挖據、統計分析和預測等功能,能夠極大地推動高等教育管理的變革。
在當前的大數據背景下,除了關注研究生群體的學習、科研等宏觀情況之外,對研究生個體發展的關注也必不可少。例如,通過對系統設計的重新調整,在跟蹤研究生學業和科研情況的有關數據基礎上,有效地分析和預測個體未來發展與研究生培養目标是否存在偏差,以便對培養計劃做出及時調整,切實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
三、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統設計理念與方案
(一)系統的建設目标
将研究生教育管理新理念和信息技術相結合,把保證研究生培養質量的各項規章制度以軟件代碼的形式融合并固化在管理信息系統中,打造一個覆蓋研究生培養全過程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實現研究生培養管理與質量監控的規範化和精細化,保證培養質量。
(二)系統的總體設想
從構建研究生培養質量保障體系的角度出發,全面分析影響培養質量的關鍵環節,明确導師、學術負責人、行政管理人員的學術責任與行政責任,理清質量保障機制,在培養過程質量監控流程再造的基礎上将研究生教育管理新理念和信息技術相結合,把各項管理規章制度融合在管理信息化系統中,打造一個新的信息化管理系統。
實現從研究生入學、培養到畢業和學位授予全過程各環節管理的信息化,确保每個培養環節嚴格按規章制度執行,任何一個環節沒有完成,無法進入下一個環節,任何一個環節超過時限,下一個環節自然延期,直到延遲論文送審,從而實現研究生培養管理基礎業務流程規範化和管理的精細化。研究生可以通過該系統詳細了解自己的學習進展情況、存在的問題,以及獲得的及時預警等;平台的各使用方(包括研究生、導師、任課教師和相關的管理人員)可以通過該管理信息系統提交各種申請,進行網上審批;根據系統設置的待辦事務提醒功能,各角色可以方便、及時、高效地處理和審核相關的業務事項;系統根據操作用戶角色的不同,賦予相應的工作内容和權限,對各角色工作任務的進程進行全程記錄。此外,通過與移動通訊網互聯,利用手機短信,實現業務流程各環節的工作要求及時送達和提醒;該系統還提供培養過程各環節數據的多種統計分析功能,自動生成各種統計報表,實時監督培養過程,為培養質量的管理和控制提供依據。
(三)系統的設計方案
信息化管理系統主要依托校園網、因特網和移動通訊網,實現覆蓋研究生培養和學位授予管理全過程的業務信息化和自動化,應具有較高的可移植性和可擴展性,既适應研究生培養流程改革的新要求,又能适應不同學校、不同時期、不同管理方式和業務要求,還應具有較好的安全性和可維護性。
1.系統需求分析、功能模塊與流程設計
根據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現實需求,該系統包含培養方案管理、學籍管理、教務信箱、基礎數據管理、專業與個人信息管理、課程管理、教師管理(包括導師和任課教師)、論文管理、畢業與學位管理以及與之相關的各類申請管理、系統管理和短信平台等功能模塊。以面向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為出發點,按照系統用戶設計功能模塊和用戶界面,不同的用戶角色具有不同的業務需求和管理對象,因而具有不同的權限和相應的操作功能。圖1顯示了導師角色的操作界面。
由于研究生培養過程涉及多級多方的配合與交互,需要滿足各種用戶(包括研究生、導師、任課教師以及相關的負責人和管理人員等)通過網絡提交和審批各種申請,包括調課申請、調整個人培養計劃申請、開題報告申請、論文送審資格申請、授予學位申請等。針對本系統主要操作用戶不同的角色,賦予相應的工作内容和權限,并對各角色工作任務完成的進程進行全程記錄;根據每個人的工作職責動态分配功能,同一用戶在該系統中可以進行不同身份間的切換。設計不同操作用戶待辦事項提醒功能,集中列出待辦事項,及時進行提醒,方便各角色及時、高效地處理和審核相關業務。
圖1導師角色操作界面根據質量管理規章制度設計各業務環節的管理流程運行規則,主要包括:學籍和注冊管理流程,專業培養方案和個人培養計劃提交、論證和審核流程;課程信息、教學大綱和授課計劃管理,研究生通過網絡選課、排課管理,調停課管理,考試、成績管理,課程評測流程管理;論文階段開題申請、公告以及開題報告論證流程,論文預答辯申請與審核流程;學位(畢業)論文送審資格審查畢業與授予學位資格審核流程;研究生和導師可通過網絡商議培養方案、開題報告等培養過程遇到的事宜。
2.系統權限管理與信息安全設計
系統涉及多種操作用戶,同一用戶可能擔任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行使不同的審批權限,本系統設計出一個高效、安全的權限管理模塊。由于系統存儲着研究生和教師的大量個人信息,例如身份證、聯系方式、家庭住址以及研究生平時課程分數等重要隐私資料,嚴格限制非授權用戶訪問管理信息系統,構建适合于各類合法用戶的用戶權限管理機制。本項目設計了基于角色的權限控制方法,對系統所有的合法用戶進行對應的身份認證。基于此,根據不同用戶在系統中所扮演的不同身份角色,在該系統中對其賦予相應的權限并進行嚴格的管理,并對用戶的訪問和操作加以控制與管理。
就管理部門而言,相應的崗位所承擔的職責以及工作内容是基本穩定的,而崗位上的管理人員會發生調整。在系統設計上進行相應調整,提升系統的靈活性和實用性。例如:分離管理人員與業務角色的操作權限,并相應增加其工作内容和業務權限的範圍。當管理人員所處的崗位發生變化時,隻需進行簡單的調整操作,就能使其擁有新業務的操作權限。系統的安全性也是考慮的重點,系統會對操作用戶的操作動作進行全程監控和記錄,并以操作日志的形式進行管理。此外,還要保障系統運行的準确性、安全性和穩定性,以防止因系統故障而導緻重要數據的丢失。
3.系統軟件體系結構
本系統采用基于.NET标準的多層Web應用架構開發平台,采用分層式設計,具有松散耦合、邏輯複用、标準定義等優點,具有較好健壯性、擴展性和可維護性。如圖2所示,本信息化管理系統按層次分為表示層、業務邏輯層、數據訪問層和數據庫層。
圖2系統軟件體系結構(1)表示層是為用戶提供的可視化界面,是人機交互的接口,負責使用者與整個系統的交互。一方面,通過表示層采集業務處理所需的數據并導入數據庫;另一方面,結合用戶需求,将所需的數據以其希望的形式進行呈現。此外,還需針對系統不同用戶角色設計不同的顯示界面。
(2)業務邏輯層封裝着各項業務處理的程序,是整個系統的核心和關鍵層。業務邏輯層的所有設計與研究生教育管理特有的邏輯密切相關。在業務邏輯層中,層與層之間屬于松散的公共耦合,必須通過數據訪問層才可訪問到對應的數據庫。通俗來講,是通過接口模塊IDAL實現對數據訪問業務的調用。業務層可以方便地擴展功能或變更業務,既大大增強了系統的靈活性,也有效降低了系統維護的難度。
(3)數據訪問層處理數據庫的訪問邏輯。系統需要處理的數據庫對象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數據實體,與數據庫中的各類數據表逐一對應。數據實體統一集中到Model程序,便于業務邏輯針對相應數據表進行讀/寫操作。數據訪問層和業務邏輯層均通過引用程序集Model,實現對這些數據實體的操作。第二類是數據庫對象,即屬于數據的業務邏輯對象。由于其隻具有外在行為,與數據沒有直接關聯,所有的數據庫對象都集中在一個單獨的接口模塊IDAL上。在數據訪問層,通過将數據實體與數據庫對象的操作區分開來,促使二者之間的依賴性降低。當用戶對數據庫對象進行改變時,不會對Model模塊中的數據實體對象造成任何影響。此項無關實現的設計,充足彰顯了面向對象的設計理念,保證了系統的可擴展性及數據庫的可複制性。
4.數據庫設計
設計高度結構化、規範化和标準化的數據庫,并設定相應的安全機制,以保證各類數據安全性。采用面向對象的數據庫結構設計,模拟現實世界中實體之間的相互關系,将對象及其應用數據進行封裝,使數據庫結構更加清晰,不僅降低了開發應用的難度,也減少了後期維護的工作量。采用SQLServer2005作為數據庫平台,使用集成的商業智能(BI)工具提供數據管理。數據引擎是系統所有數據處理及管理解決方案的核心,儲存各類關系型數據和結構化數據。
5.制度設計
深入分析研究生培養過程的特點,确定培養質量管理的關鍵環節,即學籍與注冊、制定培養方案、課程管理、開題報告與論文預答辯、論文送審資格審查、送審與答辯管理、畢業與授予學位資格審核、導師管理等,并将管理規章制度融合、固化在業務流程運行規則中。
以國家研究生招生錄取庫數據作為學籍管理的基本數據源,設計研究生學籍和注冊管理業務流程,并與校内計财處繳費系統、國家教育部學信網對接,使系統可直接向學信網進行電子注冊和上報畢業信息庫,杜絕不同部門和上下級管理銜接的漏洞;制定專業培養方案和個人培養計劃提交、論證和審核等關鍵環節的管理業務流程,确保每個培養環節嚴格執行規章制度;設計研究生學習全過程的進程标識、查詢、學業預警和短信提醒等功能;設計研究生和教師網上各類申請和審批功能;确定不同角色用戶的功能需求和權限,根據每個人的工作職責動态分配功能;設計待辦事項提醒功能;設計培養過程各種數據的統計分析和自動生成報表功能,及時掌握研究生培養質量的狀态和趨勢,為管理人員強化薄弱環節的質量監控提供依據。
四、應用案例
福州大學把全面質量管理(TQM)的理念引入研究生培養質量保證機制中,構建了全新的以信息化管理平台——“福州大學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統”(見圖3),為研究生培養質量保證機制提供支持。經過6年多的應用實踐,“福州大學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統”很好地滿足了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現實需求,有力地促進了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提升。
圖3福州大學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統主界面該系統将研究生培養的質量管理規章制度以及質量保證機制融合、固化在各項管理業務流程及其運行規則中,有效提升了研究生培養全過程管理的規範化、信息化和自動化,避免了培養的關鍵環節可能存在的随意性,杜絕管理過程人為幹擾和管理漏洞,确保研究生培養過程必要環節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實。
系統的數據挖掘功能與質量監控、績效評價和獎勵創新等激勵機制有效結合,方便進行研究生培養環節的質量分析,為管理者強化薄弱環節質量監控、績效分配提供依據。比如:通過對各環節培養質量數據的分析,可以确定學校重點抽查盲審的學位論文對象。同時,各學院、各培養環節、導師指導研究生的質量數據一目了然,為管理者強化薄弱環節的質量監控提供依據(見圖4)。與手機聯網,自動以短信将待辦事項和任務要求及時送達有關用戶,并設有集中的待辦事項目錄清單和處理按鈕,使業務流程質量管理和監控更加便捷、順暢、高效。
圖4數據挖掘功能與質量監控、績效評價和獎勵創新等激勵機制的有效結合系統自動化、人性化的設計提高了管理效率。培養管理涉及研究生個人培養計劃、課程、開題報告以及論文送審等大量工作,特别是畢業與學位授予資格審核以及各種報表的編制,以往前後需持續10多天,且容易出現差錯。“福州大學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統”隻需點擊一個按鈕系統即可批量完成各項工作,工作時間縮短至1.5天。
該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統于2009年7月開始在福州大學研究生院投入運行;2013年9月開始分别在福建農林大學、内蒙古工業大學、福建中醫藥大學、福建工程學院、泉州師範學院等高校推廣應用,成效顯著。
五、小結
本文介紹了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研發的背景,闡述了現階段研究生教育管理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重點探讨了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框架,并以福州大學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統為例,展示了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在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上的顯著成效。
信息化不是一個技術,也不是一個技術的推廣,而是一種管理理念(俞立中,2013)。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統設計,不僅僅是管理系統在技術方面的升級調整,更重要的是研究生教育管理理念與模式的轉變。科學且人性化的信息化管理是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舉措,也是适應研究生教育發展需求的必由之舉。目前,基于一般的數據分析技術已經相對成熟,在研究生教育中已有大量的實際應用(孫東平,2013)。在大數據思維下,相應的大數據分析方法也應用于研究生教育管理中(張鵬高,張生,李宣宣,2015)。如今,建設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過程中出現的一個關鍵問題,即如何使研究生教育管理所具有的專門性與信息系統的标準性更加融合,需要我們在後續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工作中深入探索(張輝,2013)。
[參考文獻]
杜玉波.2015.把握新常态下的高教發展[J].國内高等教育教學研究動态(17):1-1.
胡忠輝.2015.我國研究生教育信息化發展狀況[J].中國教育網絡(Z1):75-76.
李立國.2015.新常态下專業學位研究生發展态勢[N].中國教育報,03-23(5).
李門樓,郭嘉.2011.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實踐與思考[J].研究生教育研究(3):22-25.
林勇,倪有源.2008.研究生學位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與研究[J].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77-81.
孟俊峰.2009.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學.
任毅.2016.新常态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的思考[J].學理論(2):23-26.
孫東平.2013.數據挖掘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統中的應用[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5):46-49.
王婧.2014.在職研究生培養過程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
俞立中.2011.信息化是一種管理理念[J].中國教育網絡(10):28.
張輝.2013.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實踐與認識——以北京大學為例[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5):36-40.
張建華.2014.研究生教育知識管理系統架構及其實現策略[J].研究生教育研究(3):45-47.
張鵬高,張生,李宣宣.2015.基于大數據的教育質量綜合評價[J].中國教育信息化(5):12-14.
收稿日期:2016-09-01
定稿日期:2016-11-28
作者簡介:常凱,碩士,助理研究員;黃文峰,碩士,副研究員。福州大學研究生院(350116)。趙豔莉,碩士,助理研究員,福州大學學生處、研工部(3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