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顔如玉,身姿如松,翩若驚鴻,宛若遊龍……”這是央視主持人對羽生結弦在平昌冬奧會男子單人滑決賽上的評價。在《陰陽師》的音樂中,未滿24歲的羽生結弦以“非人類”般令人驚歎的表演成功衛冕,創造了冬奧會男子單人滑66年來的新曆史,成為自1952年美國運動員迪克·布頓之後,第一位實現冬奧會男子單人滑金牌衛冕的選手。
羽生結弦在平昌創造曆史的時刻,也是日本收視率打破紀錄的時刻:正在工作的日本人紛紛停下手中的工作;馬路上連汽車聲都聽不到;許多病人直到确定他奪冠才願意趕往醫院……
在當今這個興趣熱愛分散的時代,羽生結弦是為數不多的、真正具備“萬人空巷”式号召力的國民偶像。
而國民偶像的養成,首先來自于他創造的一項又一項世界紀錄:15歲獲得世錦賽青年組的冠軍,是第一個達到這一成就的日本高中生;2014年索契冬奧會,他成為第一個獲得奧運會男子單人花滑冠軍的亞洲選手。他是現今所有男子項目世界紀錄的保持者(包括短節目、自由滑、總得分);這些紀錄的更新通常呈現如下的循環模式:羽生結弦創造新的世界紀錄,羽生結弦打破由他本人創造的世界紀錄。
這跟他性格中要強的一面相關,他的啟蒙教練都築章一郎記得他從小就如此,“意志力堅強、不服輸,不論摔倒多少次都會站起來。”他說自己“非常讨厭‘不管成功與否’這種說法,而是始終以‘我絕對會成功’的心态去挑戰”。
當别人每天練習20次四周跳時,他至少保持60次。一個紀錄片記錄下他60次跳躍無一成功的一天,他就在冰場上足足摔了60次,腿上到處是傷痕淤青,但他下意識的反應不是“或許我應該減少練習的次數”,而是“隻要我練得更勤,變得更好,不會摔倒,自然也就不會受傷了”。
這是運動競技隐含的魅力,運動員們需要不斷地對抗人類自我保護的本能,才能一步步拓寬人類的極限邊界。這種挑戰的後遺症,是一身的傷病。
平昌冬奧會上的羽生結弦也是帶着新傷,上場時必須服用止痛劑,“如果不服藥,就做不了正常的跳躍運動,更别說成功落冰。”但是冬奧會剛結束,新傷未愈,他已經迫不及待地确立好了下一個目标:挑戰至今無人完成的四周半跳。
在花樣滑冰領域,羽生結弦已經自成一個次元。花樣滑冰是追求美感的一項藝術運動,而在與“美”有關的領域裡,超越性别的類型總是格外受到青睐。羽生結弦恰恰具備這一天賦。他天生柔軟,身材纖細,可以輕松演繹女性運動員擅長的貝爾曼和鮑步等花滑動作;另一方面,女性由于力量劣勢很難駕馭的四周跳,又是羽生結弦的強項。羽生結弦身上的女性特質柔化了男性力量的生硬感,男性的體能優勢又幫助拓寬了技術能力上的阈值,所以看他的表演會格外享受。
這樣的一個天才,你若問他極限在哪裡,他會告訴你:“我覺得沒有極限。”
(墨晗摘自文茜大姐大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