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一讀了盜墓小說後,對“挖墓”産生了濃厚興趣,于是報考了考古專業。2013年10月,在河南荥陽官莊遺址考古實習時,酷愛繪畫的李子一帶了一個小本子,一有靈感就畫下來,作為考古日記。這一系列漫畫,以獨特的方式描繪了一個妙趣橫生的考古世界。
漫畫中,憨态可掬的小狐狸“阿三”,其實就是李子一自己的動漫形象。“考古實習七宗罪”“想做大師?苦練刮面畫線才是硬道理”……考古新手們常犯的一些錯誤,在李子一的漫畫裡都能找到答案。這些漫畫因畫熱了考古冷知識,被中國考古網在“圖說考古”系列上連載,還獲得了第四屆“發現中國·李濟考古學獎學金”公衆組一等獎、第二屆中國公共考古“仰韶論壇”公衆類一等獎。
2017年的一天,李子一随手翻開一本甲骨文字典,驚訝地發現:甲骨文裡的象形字“熊”,怎麼畫了一對翅膀?這寓意熊的耳朵、鬃毛,還是熊背後中了箭,又或者是隻手舞足蹈的熊?她沒得到确切答案,但用漫畫記錄了這個有趣的過程。
甲骨文是先人們腦洞大開的體現,極具想象力。比如一個人頂着蠟燭,就是“光”;一個人拄着拐棍,是“老”;一個人在籠子裡痛苦地流汗,是“囚”。李子一知道,對于這些漢字鼻祖,人們總有一種可望而不可即的距離感。厚重的文字精華,因為缺乏時代性解讀而受到冷落。于是她突發奇想:能否讓它和最時尚的表情包“聯姻”呢?那肯定會很好玩!
李子一選了馬、齒等幾個字,一邊手繪草圖,一邊上網學習制作動圖。剛開始做,很費勁。一個簡單的動圖,她需要做4個小時。比如,“夢”字的甲骨文形态是一個大眼睛的人躺在床上。李子一的設計是一個人從右側走到左側床邊坐下,眼睛漸漸睜不開,然後躺下開始做夢,寓意“睡覺”。可畫中人物每走一步,就得畫5張圖。在制作“回家咯”動圖時,她覺得“家”字的甲骨文字形頗像一隻小烏龜,就用烏龜的爬行來表達回家含義。為了畫得生動,李子一錄下烏龜爬行的過程,研究烏龜的眼睛怎麼眨、尾巴怎麼擺。
有3000多年曆史的古老甲骨文,被搭配上各種色彩,做出卡通化的局部動态效果,演繹出各種網絡流行語,幽默生動,妙趣橫生。這套《瘋狂甲骨文》表情包上線僅7個月,下載量已超過15萬次,使用者從小學生到50多歲的人都有。
“怎麼能用最簡單、最有趣的辦法讓大衆了解考古”,是李子一創作的初衷,所以她不斷嘗試,從當初隻有部分受衆的漫畫,到現在人人都可以用的甲骨文表情包,希望讓大家保持新鮮感。
表情包“火”了,甲骨文也“活”了!從龜甲獸骨到手機屏幕,遠古文字與流行表達的跨時代聯袂,引發無數人驚呼看到了傳統文化的時尚潛能。現在,已取得碩士學位的李子一,打算繼續讀書,但她的考古科普之路也不會停下。
(郭旺啟摘自《風流一代·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