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大型商場,已經演變成一座城,可以帶熱周圍一片土地;小店卻是附屬品,小本經營,選擇開什麼店,開在哪裡,需要智慧。
這家店開張于上世紀末,與周圍數不勝數的小店一樣,依附于一家大醫院。二十多平方米的面積,密密匝匝的人頭排列在三面貨架上,戴着各種樣式的假發。想象夜晚一個人管店,那些面孔睜眼對着你笑,會不會怕怕的?
小店生意很好。現在你知道了,它依附的是什麼醫院。
店主是溫婉微胖的中年女性,最合适的人設。因為該店顧客多為接受化療的女性,且相對年輕。店主不能是男人,女人不美的時候不想遇見男人;更不能是年輕姑娘,在生命的低谷,她不想看見别的女人光彩照人。
有顧客來了,她三十多歲,眉眼清俊而臉色黯淡,披肩長發,發梢有些分叉,頭發沒有光澤,看得出已經很久沒有好好保養了。
“有長款的假發嗎?”“美女,我這裡都是短款的,短的好打理,等化療之後頭發長到這個長度了,也就用不到假發了。”這是店主的常用語,充滿希望,傳遞信心。這兒的語言很有講究,來時不說“你好”,去時不說“下次再來”,隻送至門邊,說一句“慢走”。
“美女你看,假發都在這裡,款式共有十幾款,還有顔色的區别,可以根據你的臉型和喜好修剪。”
試了一頂又一頂,最後女顧客坐到角落的理發椅上,刷刷刷刷,利索地剃去一頭秀發。這是必備的配套服務。
美女全程閉眼,等睜開,店主已經為她戴好了方才選定的假發,她微微一笑,比較滿意。
與一般美發美容店不同的是,主客雙方都很少講話,女店主通過輕柔動作和寥寥數語,傳達着關切和暖意。
也有開朗的顧客。一個來剃光頭的男人說:“五年前來過的,老闆娘還記得不?當時就說肺癌的五年生存率不高,如今,我就是其中的幸運者,往後的日子,都是白撿的。”病痛讓他看開了。更多時候是有人陪伴的,比如有孩子陪母親來的,大多悉心安慰,細細挑選。
女店主說:人情之暖,我這兒看得最清楚。她的感受,已經超越了開店做買賣的範疇。
(從容摘自《牡丹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