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三個女孩》的社會命題

《三個女孩》的社會命題

時間:2024-11-05 11:01:31

《三個女孩》探讨的不僅是虐童案本身,更是隐藏在案件背後的更可怕的種族主義、警察渎職和整個社會對于邊緣少女的偏見。

BBC短劇《三個女孩》劇照(左、右)

三個邊緣女孩的悲劇

英國小鎮羅奇代爾,高中女生霍莉百無聊賴地放學回家。一進門,父親就催促她把垃圾倒掉,并叮囑,千萬别和小鎮上的孩子做朋友。霍莉不願聽父親唠叨,轉頭去找母親抱怨。母親被兩個更小的孩子鬧得團團轉,沒心思安撫她的小情緒。

霍莉覺得自己是個多餘的人,于是,賭氣出門。父親在身後喚她,她裝作沒聽見,頭也不回地走掉了。

威爾士區141号,霍莉小男朋友的家。她原本不想去的,但剛搬到這一區,沒什麼朋友,男友家是她唯一的去處。霍莉敲開門,小男友喜出望外。家裡像是在辦派對,熱鬧極了。男友的兩個表姐妹也在,霍莉很快和她們打成一片。“終于有朋友了。”當時,她心裡一定這樣想。

兩姐妹安貝兒和露比不太乖,但對霍莉熱情有加。她們帶霍莉出門,三姐妹邊扯着八卦,邊走進一家烤肉店。一個被稱作“老爹”的巴基斯坦裔英國人熱情地招呼她們,為她們送來烤肉、比薩、飲料、伏特加和香煙。“一切免費?”霍莉稍有遲疑,但眼前這來自陌生人的善意很快打敗了顧慮,她和小姐妹們一起狂歡起來。

“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這話放之四海皆準。幾次白吃白喝之後,“老爹”把霍莉拉進了一個小房間,把她撲倒在床墊上。霍莉掙紮了幾下,很快就放棄了。她漠然地盯着牆壁上的粉色電子鐘,任“老爹”傾瀉欲望。事後,霍莉報了警。

故事講到這,霍莉是受害者還是自甘堕落?

BBC三集迷你劇《三個女孩》就是這樣開場的。故事繼續。坐在問詢室的警察打着哈欠,他早早站在了冷酷的那一邊,話裡話外都是鄙夷。他認定霍莉是失足少女,象征性地逮捕了“老爹”,沒幾天就放了人。重獲自由的“老爹”哪放得過霍莉?安貝兒和露比姐妹再度出手相助,她們為霍莉找了另一把保護傘——又一位巴基斯坦裔英國人。他的庇護背後是更可怕的深淵,霍莉被迫賣淫,以緻懷孕。

三個邊緣女孩,屢次被家庭、社會福利機構、警察局、皇家檢察署抛棄,她們是可憐的受害者,還是不值得被同情的人?《三個女孩》用近3個小時的時長,探讨了這個曾引發廣泛社會争議的問題。

這個命題之所以成立,是因為《三個女孩》改編自真實事件——著名的羅奇代爾虐童案。

2012年,英國曼徹斯特的羅奇代爾市一件駭人聽聞的虐童案被曝光。12名亞裔男子被指控與多名未成年人發生性關系、強奸、迫使未成年人進行性交易等罪行,最終9名被告被定罪。

震驚整個英國的不僅僅是虐童案本身,更是隐藏在案件背後的更為可怕的種族主義、警察的無作為和整個社會對于邊緣少女的偏見。

《三個女孩》中霍莉的原型是最先報案揭發這一罪行的少女。早在2008年,一名14歲女孩就勇敢地走進警察局,用長達6個小時的時間,痛苦地揭開傷疤,向警方詳細講述了自己被誘奸,被強迫與多人發生性關系的整個過程。

警方立案,但皇家檢察署拒絕起訴女孩提及的兩位被告。背後原因有兩個:在英國,少數族裔問題向來敏感,案件涉及巴基斯坦裔男性性侵白人女孩,這個指控太容易引起争議,官方不願承擔風險。另一個顧慮是,警方把舉報女孩視為“不可信的證人”,官方當然不會表明态度,但每個經手案件的人都覺得女孩咎由自取。

案件被壓下來,犯罪者更猖狂了。電影中的“老爹”,現實中的沙比利·穆罕默德(ShabirAhmed)與他的同族兄弟持續以劇中的方式誘騙少女,到案件真相大白那天,這群逍遙法外的人已經迫害了上千名白人少女。

追尋真相還是道德審判?

如果不是同為巴基斯坦裔的首席檢察官納齊爾·阿夫紮爾(NazirAfzal)接手了大曼徹斯特區,羅奇代爾的虐童罪行或許永無止境。阿夫紮爾重新查閱了虐童案,大為震驚,調動人手竭力徹查,終于在2012年定罪了第一批涉案人員。

《三個女孩》以此案為原型,探讨和控訴的正是警方的無所謂,以及漏洞百出的司法、福利體系。這部三集電視劇拍得很克制,導演和編劇用不到一集的劇情平靜地講述了女孩們的遭遇,剩下的大部分時間裡,社會各界對女孩遭遇的反饋成了電視劇講述的重點。

與其他改編自真實事件的電視劇不同,《三個女孩》是劇情片,但本質上更像是一部紀錄片,劇中虛構的成分少之又少,法庭部分的律師、證人發言幾乎完全取材自庭審源文件,未做任何改動。

這份謹慎與案件所涉及的種族、司法體系和未成年人等敏感話題有關。早在籌備之初,這部劇就備受争議。關心種族問題的人認為,這樣一部電視劇,在BBC平台播出,很容易引發英國社會對于巴基斯坦裔英國人的恐慌和歧視。對當年的案件憤憤不平的人覺得,事件剛剛過去幾年,當事人或許還未走出陰影,這樣一部劇對他們來說太殘忍了。曾從事英國曼徹斯特羅奇代爾虐童案調查的女警官瑪姬編劇妮可·泰勒是經過慎重考量,才決定創作這樣一個敏感題材的。“這個故事不是讓人沮喪和壓抑的,這個故事裡有很多值得整個社會反思的問題,無論從法律上還是社會倫理上。我希望它能給女孩們帶來希望和勇氣。”妮可·泰勒接受采訪時說。

因為敏感,所以要嚴謹。2013年底,泰勒就開始了劇本籌備工作。她深入采訪和接觸了受害者及其家人,對整個事件的前因後果、種種細節都進行了仔細研究。

最終,泰勒選擇化繁為簡,以三個女孩為中心,揭露整個事件。女主角霍莉是第一個覺醒的受害人,妹妹露比懵懂無知,幾乎沒有自我意識。最複雜也最體現問題之所在的是姐姐安貝兒,劇中,她被犯罪者和警方視作老鸨、男人們的幫兇,并因為“不可信”而失去了作為證人的資格。

《三個女孩》中,似乎所有女性都是無助和無能為力的。英國女演員馬克辛·皮克飾演的性健康公益救助員莎拉是唯一一個相信這些女孩的人。她傾注了大量時間和耐心,傾聽女孩們的遭遇,并帶着這些證據一次次走進警察局。“這不是證據,莎拉,這隻是信息。”莎拉的申訴前前後後被駁回83次。

另一位無能為力的女性是女警官瑪姬。在立案調查的漫長時間裡,瑪姬花費大半年時間,幫助已經身為人母的安貝兒克服心理障礙,回憶曾經的痛苦經曆,安貝兒的供詞為警方提供了大量線索和證據。但最終,警方在證人選取上趨利避害,抛棄了安貝兒。瑪姬對此感到憤怒和羞愧,她辭去公職,決定用自己的後半生幫安貝兒,以及和她有類似遭遇的女孩讨回公道。現實中的瑪姬也是如此。

劇中,救助員莎拉的觀點常常被忽視。她眼中沒有所謂的“童妓”,隻有被傷害的少女。她對警察和同事眼中自甘堕落的不良少女也有另一番解讀——她們并非自暴自棄,她們隻是被家庭忽視,被冷落、貧窮和敏感所累,被壞人誘騙,從而遭受痛苦的可憐孩子。

什麼樣的人是合格的證人?對少數族裔政治正确式的尊重最終是否淪為包庇?社工如果放棄失足少女,那誰才是他們應該拯救的人?警察的職責是追尋真相還是道德審判?《三個女孩》準确地抓住了從羅奇代爾虐童案中暴露出的英國社會弊端。

短劇在英國上映時取得了轟動效果,三集電視劇共計有2431萬人次收看。觀衆反饋好評居多,但争議也不少,争議點和劇集剛籌備時如出一轍。首先提出抗議的是亞裔人,他們對案件審理過程中和電視劇中“亞裔”的含糊定義表示不滿。在英國,絕大多數誘奸案為白人作案,但《三個女孩》似乎讓有色人種成了誘奸案大戶。

與絕大多數BBC播出的電視劇集相比,《三個女孩》算得上重口味了,重口味的不是色情或暴力,而是從頭至尾的壓抑情緒。很多人看了開頭就決定棄劇,并譴責BBC在如此大衆的媒介渠道傳遞負能量,并對當事人造成二次、三次傷害。但制片人蘇·霍格(SueHogg)堅持認為,《三個女孩》的播出利大于弊。當初,打動她做這樣一部劇的是虐童案中一位當事人的訪問。在那段視頻裡,她感受到,對于那些遭受不幸的女孩來說,最重要的不是息事甯人,而是讓社會聽到她們的聲音。

“我不需要洗白,我想要的是正義。”劇中,霍莉在法庭上說。

這個說法似曾相識。不久前自殺的台灣女作家林奕含曾在少年時被誘奸。她曾說,自己一生中最想做兩件事,為被強暴、被誘奸者去污名化是其中之一。

除了為受害者正名,《三個女孩》走得更遠一些。在第三集結尾處,編劇用一場巴基斯坦裔人的内部會議展現了女性覺醒。一位巴基斯坦裔婦女站出來指責族裔内的男人們,也告誡所有男性:“這些男人對女性的态度惡劣,不僅是對白人女性,是所有女性。隻要這種偏見不消除,在羅奇代爾,我們的社區裡,這種負面影響就永遠不會消失。”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