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孟京輝 “先鋒”,多好聽的一個詞

孟京輝 “先鋒”,多好聽的一個詞

時間:2024-11-05 10:51:29

“戲劇它不能改變人的生活,但可以改變人的看法。”

(老北攝/視覺中國)我1992年從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畢業,把自己投擲到社會。

但學校和社會,差别不大。90年代,大家都迷茫。我跟廖一梅和幾個朋友到三裡屯喝酒,她要一杯橘汁,我要一杯啤酒。該散場了,可大家都坐着,遲遲不動身,大眼瞪小眼。為什麼?因為不知道該怎麼結賬,那時沒有AA制,更沒有錢,就這樣互相看着。

這簡單一次結賬行為,我到現在都記得,因為那種不知所措的情狀太叫人印象深刻。生活叫人不知所措,工作也是同樣。當時我們理想非常燦爛,但無事可做。胡軍、郭濤他們,就在學校溜嗓子,我就找他們排貝克特的《等待戈多》。

這是我排的畢業大戲,還給自己起了個宣傳口号,叫“超實驗廢墟搖滾話劇”,現在想來真是鬧着玩兒。我清楚地記得,學校給我批了1000塊錢,我花超了80塊。我們買了顔料把四樓禮堂通刷一遍,刷成雪白,買了道具,還有100來塊吃了飯——可能就是多吃了兩頓飯給超的。

胡軍扮演弗拉基米爾,每次演到結尾,他都要伸出一把雨傘,擊碎窗玻璃,第二天再給安一塊新的,道具錢就是這麼花掉的。1989年12月31日就想演《等待戈多》,用它給80年代告别。但就在那天中午,我接到學校通知,說晚上演出别進行了,老師不支持,覺得“瞎胡混什麼”。演出是沒演,但就在中戲操場煤堆那塊兒,胡軍和郭濤他們還是穿着軍大衣,把台詞都給念了。

戲劇就這樣瞎弄了一些,但又覺得自己做的東西肯定是好東西,怎麼肯定?因為老師們都不喜歡。這幫老師一不喜歡,毫無疑問,我們就覺得特來勁。

1993年,我導的另一個戲《思凡》參加北京小劇場展演,在研讨會上遇見一個日本戲劇制作人,叫丹羽文夫,他問我,想不想去日本學習。我心說,日本有什麼可學的。我隻知道日本有個鈴木忠志,還有什麼?我不知道。過了幾年,1997年,丹羽文夫又出現了,他說,日本有一個文化基金,可以資助我去日本,一天能給我差不多120美元補貼,可以連續資助我一年,還說“這是世界上最好的獎學金”。掃一掃二維碼聽孟京輝講述先鋒戲劇創作之路我一聽,這可以。

到了東京,丹羽文夫甚至讓我住他家裡,好幫我省下住旅店的錢。他家有一條大狗,名字叫西巴,純種斑點狗,大色塊兒,眼神不太好。這條叫西巴的狗,後來我還夢到過。所以在日本的半年,我過的是什麼日子呢?下午遊泳,晚上看戲,看完戲得晚上10點,我再騎自行車,車把拴着西巴,帶着它,在中野遛一圈。每天如此。有時候我遛完狗,丹羽文夫還在那忙,我倆就聊聊天,然後睡覺。一睡睡一整個上午,第二天起床,繼續過這樣的生活。除了在東京看戲,我們還去過一趟名古屋和大阪。

去也帶着狗,丹羽文夫開車,狗坐副駕,我坐後排。丹羽文夫的夫人是大阪的教授,二人一起建起一個特别特别小的劇院,叫LittleAlice(小愛麗斯劇院),隻有80個座,後來我的《思凡》和《我愛XXX》都去那演出過。

所以日本培育了我在戲劇上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它可以有這麼小的劇場,它也可以是東方的,同時呢,它又接受強烈的現代觀念。那個時期,我正在成長,我覺得自己沒那麼拘謹了,沒那麼狹窄了。現在想來,所幸沒有把我扔到美國這樣一個單調戲劇形态的土壤裡,也不是去了強大戲劇傳統的歐洲,而是日本這麼一個跟自己有關,卻又很豐沛的文化環境裡。

我突然感覺到,戲劇它不能改變人的生活,但可以改變人的看法。日本之後,我一點點抛棄原來那種特别象牙塔的東西,因為它們跟“人”無關。如果戲劇能夠跟更多的人發生交通往來,才重要。如果一直徘徊在學院派灌輸給我的東西裡邊,我覺得特沒出息。

話是這樣說,但我還是躁動,想排戲。本來我可以待一年,但半年後我就回北京了。回來的時候,哥們兒已經是大款了。我在日本,一天基本隻吃牛肉丼,一頓才花300日元。我集結了七八萬元人民币我就回來了。哥們兒牛了,你們什麼臭電視劇,破廣告,跟我沒關系了,哥們兒排戲了。

我排了《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

達裡奧·福(DarioFo)是一個社會性的劇作家,他面對的是人的尊嚴和公平問題,這些問題很具體,跟具體的人産生巨大的關系。讨論這樣的問題,我覺得隻有放到更大的人群裡去才不虛僞。所以這部戲我一開始就要做大劇場。制作人覺得沒人看,我堅持說,小劇場堅決不行。

我們就在北京人藝演,800人的場子,前10場稀稀落落沒幾個人看。大家急了,說,虧了,完了。我心說,虧不虧跟我有什麼關系,虧,你們制作人就得承擔,人生你都得承擔呢,這點事兒你都承擔不了?人家就說,又不是你賠錢,我說,我這兒還賠名聲呢。因為大劇場小劇場,我們就吵起來,“沒人看,沒人看,怎麼辦”,不可開交。我還給人出主意,賣不掉票你就降票價,或者幹脆請大家進來看。這才是達裡奧·福最初本的意圖。

主演是陳建斌,那時候誰知道他是誰。我跟他排完,我說,30場挺多的,咱倆得堅持住。後來,為了堅持,我自己也上台。我現學了幾下吉他,在舞台邊上坐下來彈。

就這麼堅持着,前10場是真沒人。後來他們把票賣起來了,我記得,800多人的場,全滿。我親眼看見,一個笑點弄完,那效果就跟拿一根火柴點着似的,“呼啦”一下。觀衆的笑聲真就像海浪一樣,從第一排往後蔓延,“哄”……特别快就過去了。太來勁了。

那是1998年。達裡奧·福那時候已經得諾貝爾文學獎了,我本來是學文學的,早就喜歡他。兩年後,我和廖一梅到米蘭參加一個藝術節。見到了達裡奧·福,我跟他那張合影就是廖一梅給我倆拍的。這張照片,現在都不知去向了。

到了米蘭,先見了達裡奧·福的愛人,到了她辦公室,我們見到一位特别優雅的女士,達裡奧·福作品演出的錄像帶,她送了我們一堆,我就提溜着一個大兜子去見達裡奧·福。在他們夫婦離辦公室不遠的家中,我們見到了達裡奧·福。我說:“我從中國來,就想見見你。”我帶着報紙上的報道,給他看陳建斌主演的劇照。他說:“你排的這個戲,看的人多嗎?”我說:“很多人看。”他聽了就笑,說:“很多人看,這還是我寫的戲嗎?”

後來我想起來,覺得應該問問他作品裡關于音樂創作的部分,但當時沒問,挺遺憾的。但沒關系,也挺好。《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裡,陳建斌有句台詞,大概是說,我一直看不上那幫先鋒派,十個八個破紙盒子,十個八個破電視放在舞台上,這就是先鋒嗎。我看這是嘩衆取寵。

别人說我拿這話自我揶揄,其實我是諷刺那幫批評我的人呢。

也說不上誰率先使用“先鋒”這個詞,反正大家就管我們排的這些戲叫先鋒戲劇,因為區别于當時中國比較現實主義的主流戲劇。這個詞仔細想想,還挺好。“先”是一個時間概念,就是時間上你比它早一些,走在更前面,“鋒”是一個物理空間概念,它更銳利一些,可以破掉一些東西。所以,“先鋒”,它準确而寬廣,多好聽的一個詞。

去日本的時候,我跟廖一梅說,是不是應該寫點男女之間的激烈沖突,特别來勁。阿莫多瓦(PedroAlmodóvar)有一個電影叫《捆着我,綁着我》,講的是從精神病院重返社會的年輕人裡奇,找到自己鐘愛的色情片女明星示愛,他示愛的方法是綁架她,囚禁她,要求她“像他愛她一樣愛他”。電影易于展示現實細節,而戲劇可以更寬廣地表現這種劇烈的情感。

關于“劇烈情感”的想法,我在日本的時候廖一梅跟我聊過一點。等我回到北京,她說,要不要發展一下。她已經寫了好多相關的台詞,隻是沒有合在一起。說發展就發展了,發展成了一個劇本,就是《戀愛的犀牛》。劇本我一讀,太好了,我有感覺,願意排。我找了張廣天做音樂,我做導演。我把廖一梅文字的力量、演員、音樂這些東西,湊到一起,再加上自己的文學思緒,開始排。排到後來,我感覺到,這個戲能噴發出來。

《戀愛的犀牛》不是一個現實主義的戲。一個犀牛飼養員,殺了犀牛,把犀牛的心掏出來,獻給他的愛人,現實生活中哪有這種事。但它透露出來的是一種篩選過的人類的極端情感,實際上就是你和我、男和女之間永恒不變的東西。

落實到演員表演,就不能太寫實。《戀愛的犀牛》1999年首演,到2003年重排,男女主角換成段奕宏和郝蕾。段奕宏那時還叫段龍,後來他是演好了,排的時候很艱難,因為最開始他的問題就是表演太寫實。我希望他可以從寫實出發,但最後要達到一種美好的抽象的狀态。可這種表演跟電影電視劇的不一樣,不是每個演員都能輕松達到。段奕宏在過程中就很痛苦,我太知道這種掙紮是怎麼回事兒了,演員身臨其境,實際上很脆弱,同時也很勇敢。

這個戲到現在,馬上20年。已經有過十幾個版本,演員換過好幾撥。大家說,它成了一個經典。你要問,它現在自由生長了嗎。我覺得并沒有。盡管有時候,在蜂巢劇場,年輕觀衆明顯都不認識我了。有一次《戀愛的犀牛》演出,我去歡迎大家。一般觀衆來看戲,碰到我在,太高興了,“孟京輝來了”。那天,我舉着話筒,一看就知道,大家眼神裡有疑問,“這誰呀?”我開始說話:“歡迎大家來,我們今天要演的是《戀愛的犀牛》,我是這個戲的導演,我叫孟京輝。”“哦,哦……”他們反應過來。但是大家都認《戀愛的犀牛》,知道好多從這戲裡出去的金句,知道廖一梅。

它沒有自由生長,是因為,往往它長一長,我就給它掰回來。而且這一“掰”,還挺重要。為什麼它能活這麼久,除了可能因為劇本好,我們的表演觀念對頭,我、演員、舞台美術不斷地變化,符合當下審美。二十年三十年就在不斷改動中走了過去,很來勁,很銳利,也很迷人。

手記

“要是你們能等到烏鎮(戲劇節)就好了。”我見到孟京輝時,他正在上海排他改編的《茶館》。這是第6屆烏鎮戲劇節的開幕戲,10月18号就要首演,這期間他“沒有别的心思”,拒絕了其他所有采訪。從縫隙裡抽出的這兩個小時,孟京輝的狀态的确與戲劇節期間迥異。作為烏鎮戲劇節發起者之一,自2013年開始,10月的其中兩周,戲劇觀衆熟悉的“老孟”會出現烏鎮各個角落,維護劇場秩序,接受許多采訪,忙碌但狀态松弛。

他在烏鎮接受采訪時常會發生在名為“戀愛的犀牛”的咖啡館。顯然,《戀愛的犀牛》仍然是孟京輝所有戲劇作品裡最受歡迎且名氣最大的一部。《戀愛的犀牛》之前,孟京輝以“先鋒”“前衛”著稱,從1989年到1999年的10年間,這一身份由《等待戈多》(1991)、《思凡》(1992)、《我愛XXX》(1994)和《愛情螞蟻》(1997)等作品,一步步确立起來。1999年歲末,在《先鋒戲劇檔案》的編後記裡,孟京輝寫道:“10年過去了,我們确實改變了戲劇。”

他所說的“改變”,不僅是指他的作品創造過的演出紀錄,恐怕更是指将先鋒戲劇帶入主流文化,甚至,促使中國戲劇創作者們為人們帶去“間接影響”。

公認為中國當代戲劇開端的作品是林兆華的《絕對信号》,那是1982年。上世紀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的10年間,孟京輝與牟森兩位由文學進入戲劇的導演,卻也共同引領了中國當代戲劇的整整10年。爾後,當牟森離開戲劇圈,孟京輝的作品越來越受到市場歡迎,陸續又有《兩隻狗的生活意見》,自2006年首演後,成為孟京輝戲劇工作室的又一代表作。

下一個重要節點則是2008年。這一年,《戀愛的犀牛》即将迎來第十個年頭,同時,孟京輝找到一家孤獨的單體電影院,改造成“蜂巢劇場”,這個劇場給一位話劇導演帶去安全感。在這個大本營裡,孟京輝辦起了北京青年戲劇節,“先鋒”從一種戲劇美學意識,成為孟京輝的姿态和品牌。“青戲節”與年輕戲劇人發生密切關聯的理念又進入烏鎮戲劇節,以“青年競演”單元出現。這讓烏鎮戲劇節不隻是一個單純的國際劇目演出承辦者。

烏鎮戲劇節由陳向宏、黃磊、賴聲川和孟京輝共同發起,經過五屆,已經“被培育得很好”。最開始邀請劇團到中國演出,他們隻知道北京和上海。短短5年已獲得國際認可。這種認可怎麼體現呢?孟京輝跟我舉了個例子,今年他去俄羅斯參加金面具戲劇節,到聖彼得堡大劇院,負責人跟他說:“莫斯科劇院去年去了,今年又要去,明年怎麼也該到我們了。”

在孟京輝的“先鋒時期”,有人批評,後來連“先鋒”都落伍了,沒人提了。有人開始批評“商業化”。在孟京輝自己眼裡,批評他“先鋒”的人是沒頭腦,批評他“商業”的人是不高興。商業與否,孟京輝都持續受到關注。他按照自己的方式走,這麼多年,越走越寬。(駁靜)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