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科階段,王成弟讀的是醫學、金融學雙學士,在深入學習的過程中,王成弟發現自己對“呼吸”比較感興趣,他把碩士和博士階段的方向偏重于此。華西醫院的内科,尤其是呼吸内科博導較多,專業實力也強,王成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土壤。
學習好不是大神的全部,王成弟更希望能将所學的醫學知識盡可能發揮出來,幫助到盡可能多的人。
王成弟的團隊憑着《SMARTMED雲病理共享平台》在第二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榮獲金獎
義診愛上醫
大學期間,王成弟先後9次跟随“博士快車”團隊赴邊遠山區參加義診實踐。王成弟每次義診,會在邊遠山區住上三五天,但平均到每個病人大概也就幾分鐘的診療時間。他知道這樣短暫的診療時間是遠遠不夠的,所以遇到比較棘手的病人就留下自己的聯系方式,便于後續的跟蹤診療。在研究生階段的一次義診中,王成弟遇到一位有嚴重心理障礙的病人,這位患者在家庭離異後一度懷疑自己有呼吸、消化、循環、内分泌等方面的疾病,甚至多次産生自殺的念頭。王成弟勸說患者做了全套體格檢查并記下了他的聯系方式。那段時間,王成弟每天堅持與這位抑郁症患者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溝通半小時,堅持了一個月左右。階段性的心理療法後,患者好像完全變了一個人,恢複了正常的生活節奏。
病人咨詢後滿意的笑容還有一句句感謝的話語,使王成弟感受到學醫帶來的成就感。就這樣他漸漸愛上了醫學,不知不覺一路堅持下來了。
“雲病理共享平台”
2016年,在四川大學副校長步宏教授的指導下,王成弟的“SMARTMED雲病理共享平台”獲第二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金獎,這不僅是對項目的認可,也是對王成弟能力的認可。
“雲病理共享平台”的誕生源于王成弟在社會實踐中的細緻觀察和深切思索。王成弟在華西醫院實習、上門診,包括随“博士快車”到邊遠山區義診的過程中,發現來華西醫院的病人,之前其實已經跑了很多家醫院,得到一堆診斷結果,他們為了求醫吃盡苦頭,費盡周折。于是,王成弟想到一種解決方案:以智慧化的醫學軟件,把腫瘤的病理切片,用人工智能的軟件進行分析,輸出一個精确量化的結果方便醫生診斷。這個平台就是将病人看病從傳統機械時代帶入數字時代和人工智能可量化時代,使優質的醫療資源得以下沉,讓醫生進行更加精準的診療,進而實現醫生高效、診斷精準、患者滿意。
從2015年産生想法,到2016年開始試運行,如今“雲病理共享平台”在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都江堰市中醫院都有試點,還有多家醫院在試運行階段。當然,新生事物被大衆接納必定要曆經時間的打磨。為了讓平台進入醫院與大衆見面,王成弟在前期做了很多工作,指導老師步宏教授和包骥副教授也都來幫忙。兩位教授在成都地區,乃至在醫療界有一定的影響力,步宏教授是中華病理學會主任委員。“雲病理共享平台”通過他們的學術影響力慢慢推廣展開。
目前“雲病理共享平台”處于初步研發階段,需要大數據比對、深度學習,這不是一蹴而就的,這一領域在國際上也在探索階段。王成弟的團隊主要是提供産品,比如數字病理切片掃描儀,還有人工智能軟件,在醫院不盈利的情況下保證免費使用,在醫院盈利的情況下收取一定的成本費用。團隊技術指導老師鄭衆喜教授用自主知識産權研發的設備,與“雲病理共享平台”配套使用。王成弟的團隊在創新創業大賽中屢獲佳績,他的目标明确:讓醫學服務盡可能多的人搭建成才孵化器
2016年7月,王成弟創辦了公司——思唯特爾成都醫療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健康生活,快樂學習”是公司的宗旨和服務的核心,前期以公益服務為主,後期主要做線上咨詢,收取一定的咨詢服務費。公司主要做青少年的健康知識傳播與推廣,同時做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孵化器。“前期主要是針對醫學生進行職業生涯的指導,我們開設線上教育咨詢平台,通過微信直播、一對一在線咨詢、典型案例推送等方式,為在讀醫學生和準備報考醫學的高中生,提供學業和職業生涯發展建議。”王成弟說。助人、自助是他的一貫做法。
創業,王成弟早有準備。本科階段他攻讀了醫學、金融學雙學士學位,金融學知識的學習,讓他在創業時能把控财務業務。研究生階段,适逢“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熱潮,學校、社會積極為大學生創新創業創造條件和機遇。四川大學是全國首批雙創示範基地,通過雙創課堂、實踐訓練基地、雙創科技園等多種渠道方式,着力構建大學生“雙創”良性生态,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身處其中的王成弟躍躍欲試。
有學校場地、資金的大力支持,有馬芳副教授的精心指導,王成弟攜“智慧醫療時空分流項目”、“思唯特爾精子唾液酸酶檢測項目”入駐四川大學華西校區創業孵化中心,創立了思唯特爾成都醫療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并擔任公司法人,注冊資本100萬。公司擁有多項國内技術發明專利,其産品在男性不育症診斷、輔助生殖、精子篩查、婚前醫學檢測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人多力量大,王成弟在做項目、創公司中,深感人才的重要。他最近創辦了一個協會——華西精準醫學創新研究協會(PMCA),彙集同學一起交流學術思想,探索科研能力的培養,提升創新創業的實踐。協會打算給每位醫學類同學配優秀博士/博士後/助理研究員/青年千人等進行一對一指導,給每位非醫學類的同學1個項目并有專業指導教師做指導。
首屆有120人報名,7位評委近7小時的面試後,還通過咨詢候選人的同學、輔導員老師等做第三方評價,評委們商榷考量後招取30名正式會員,另設46名候補會員。說起用人标準,王成弟認為首先是要品行好,做事認真。考入四川大學的同學們水平都不差,考入華西特别是八年制的,高考分數已接近清華北大線,所以能力之外靠譜踏實很重要。
王成弟忙碌到停不下來,4月同時啟動了9個項目,包括:sweetcare生命孕育體驗館肺結節的人工智能、頤+智慧養老、3D生物血管打印、互聯網+移動教學等。他目标明确,堅持将所學最大程度轉化,讓醫學服務盡可能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