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種松詩碑
2.土牆詩碑
3.乾隆詩碑(遠景)清晨是最适宜繞未名湖而行的,陽光明媚卻又不刺眼,草木的香氣沁人心脾。未名湖畔極具詩情畫意,是燕園文物景觀的精粹之所在。
在未名湖西岸山坡外側,立有一乾隆詩碑,碑兩側分别刻有乾隆丁未(五十二年即1787年)仲春禦筆“土牆”詩和“種松”詩。
詩碑原在圓明園山高水長樓之西北部。山高水長樓是專門設宴招待外藩之處,也經常舉行比武賽箭。樓西面的開闊地帶,是供皇家子弟和衛戍部隊習練武藝的大操場。“土牆”詩作于乾隆五十二年,記錄的是乾隆十三、十四年,在此地展示精湛騎射術的回憶。“種松”詩将柳與松加以對比,插柳易于速成,松柏培植二三十年尚不可觀,但松柏更适宜作百年後的觀賞之材。種樹如此,育人更如此,眼光應當長遠。兩首詩相映成趣,當年頗有激勵皇家子弟和衛戍部隊精進武藝的意味。現如今放置在北大校園中,面對來來往往的學子,詩碑似乎又有了更深的含義。
土牆
苑西五尺牆,築土卌年矣。
昔習虎神槍,每嘗臨莅此。
木蘭斃于菟,不一蓋已屢。
土牆久弗試,數典忍忘爾。
得新毋棄舊,可以通諸理。
土牆一首
丁未仲春中瀚禦筆
種松
清明時節宜種樹,拱把稚松培植看,
欲速成非關插柳,挹清芬亦異滋蘭,
育材自合求貞幹,絜矩因之思任官,
侍百十年讵雲遠,童童應備後人觀。
種松戲題
丁未仲春中瀚禦筆
沿小路向東南,不過幾步,便見梅石碑。顧名思義,碑身刻着一峰玲珑的奇石和一株蒼老的梅樹。關于此碑的故事,真是跌宕起伏。
宋高宗趙構在德壽宮頤養天年,玲珑的芙蓉石是宮中有名的一景。石頭旁種植了一株古老的苔梅,梅石相映成趣。
到了明代,德壽宮已經蕩然無存,苔梅也已枯死,而那塊芙蓉石卻還兀自站立着,引來不少才子為它賦詩作畫。其中,明代錢塘派畫家藍瑛畫得最為傳神,後來刻上了石碑,立于石頭旁,再配上清初孫杕畫的苔梅,成了名副其實的“梅石雙清”碑。
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到了杭州,去德壽宮遺址找尋,看到那塊撲地斷殘的梅石碑和矗立在雜草叢中的芙蓉石,他歎了口氣,撫摩良久不願離去,賦詩一首:“傍峰不見舊梅英,石道無情迹怆情。此日荒涼德壽月,隻餘碑版照藍瑛。”乾隆回京後,芙蓉石也被送至京城。
因為原碑殘敗,乾隆命人重新摹制了兩塊梅石碑,一塊從北京送回到杭州,以存舊迹;一塊和芙蓉石一起放進了圓明園,在長春園專門設一座“茜園”安放,并為石頭取名“青蓮朵”。
圓明園被毀後,梅石碑仍保留在茜園遺址,20世紀20年代移至燕京大學。“青蓮朵”與梅石碑天各一方,原置于中山公園中,現存中國園林博物館。1964年12月,杭州的梅石碑毀于一旦。1992年,北京大學将梅石碑移到了臨湖軒旁邊的濃蔭深處,并按照資料重建了碑頂和碑座,按照當年一碑一石的格局,在石碑旁仿照“青蓮朵”重新立了一塊太湖石。1996年,北京大學镌刻“梅石碑記”一文,記錄這段曆經800年的傳奇逸事。
逆時針繞湖而行,在未名湖北岸的小土坡旁,隻見一面四扇屏,上有字迹:“畫舫平臨蘋岸闊”“飛樓俯映柳蔭多”“夾鏡光徵風四面”“垂虹影界水中央”。四句組成兩幅佳聯,文字上下分别有荷葉卷邊紋,石屏面水背山,别有一番景緻。這是乾隆禦筆題寫的兩幅對聯,雖然經過幾百年的風吹雨打,至今仍然清晰可辨。乾隆石屏風,每一扇自成一景又聯為一體,與未名湖的湖光塔影依依相望,為景色增一份雅緻。
石屏風原是圓明園福海南岸“夾鏡鳴琴”的遺物,鑲嵌在一座高大的亭橋兩面。亭橋下為出水口,流水激蕩作響,猶如铮铮的琴聲,故曰“鳴琴”。圓明園先後遭到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的浩劫和焚毀,這四扇屏風被埋沒在廢墟殘垣之中。燕京大學建校時被發現,于是安置于未名湖的北岸。
從未名湖的西北角登湖心島時,要經過一座特别的橋,橋為五孔,方形橋墩,平闆式橋面,橋墩上的花紋格外精美,其名為方外觀西式平橋。這座石橋原位于圓明園西洋樓“方外觀”門前,“方外觀”為一座清真寺,是乾隆皇帝的容妃(傳說中的香妃原型)做禮拜的地方。另外,在西門内北側有七塊漢白玉石雕西式番草橋石,與五孔橋雕刻花紋一緻。
登上湖心島,在島東側有一石舫。坐在石舫上賞湖光塔影,甚是惬意。乾隆年間,乾隆賞賜給和珅的淑春園正是此處,和珅在園内大肆興建,造島造湖。這座石舫,意圖仿制頤和園内所建的“清晏舫”,在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毀于一旦,僅剩基座。現如今,石舫是北大學子拍畢業寫真時,不可或缺的一景。許多人選擇坐在石舫,面朝未名湖,永遠定格自己的背影。夜幕降臨,三五好友坐在石舫上徹夜長談,也是不少北大人的回憶。
在未名湖西岸小土山上有個小小的六角亭,其名鐘亭,有鐘有亭。鐘——古色古香,下端鑄成八瓣荷花狀;亭——圓頂六角,上有彩繪。大鐘上刻有“大清國丙申年八月制”,為頤和園舊物,當年慈禧太後在頤和園檢閱北洋水師時所制,後成為燕京大學報時用校鐘。
繞回到綠柳如煙的未名湖西畔,定會被一隻造型靈動的石魚吸引目光。石魚的尾巴翻轉向上,對天空張開大口,由黃褐色細石精雕而成。
此魚原是“諧奇趣”西洋樓中的一個物件。圓明園在慘遭劫掠之後,翻尾石魚在流散之中被七貝勒爺,當時的朗潤園主人載濤買下,放置在朗潤園中。燕京大學1930屆學生畢業時,将此石魚買來,作為留念,以表達對母校的敬愛。
作别未名湖,行至燕南園北側,兩塊高大的石碑分列道路兩旁,這便是莳花記事碑了。二碑均為漢白玉,螭首龜趺,碑身周邊雕有龍紋圖案。一碑立于乾隆十年(1745年),另一碑立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碑文表明此二碑原豎于花圃與花神廟之側。據侯仁之先生考證,花神廟原來大緻就坐落在今天湖南岸自臨湖軒到博雅塔的位置。廟宇後來毀于大火,現在僅存一座廟門,就是如今那座立于湖邊的赭紅色建築。當然,将其視為花神廟碑,僅僅是根據碑文的推測,至于當初立于何處,如何流落于此都沒有明證。
責任編輯:徐玲玲
4.茜園梅石碑
5.諧奇趣翻尾石魚
6.方外觀西式平橋
7.莳花記事碑(側面)
8.鐘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