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任是無情也動人

任是無情也動人

時間:2024-11-05 02:01:30

在《紅樓夢》中,曹雪芹塑造了許許多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這些人物形象不同于以往“好人皆好,壞人皆壞”的設定,他們在大觀園之中更加飽滿立體,極具生活化。正因為紅樓衆人,尤其以寶黛钗為首的主要人物不帶有标簽,拒絕臉譜化的“衆生相”,使得《紅樓夢》充滿恒久的藝術魅力,在這二百多年間讓無數人為之癡迷,也被衆多學者反複研究。其中“薛寶钗”的形象一直頗受争議,就我所看到的研究論著中大多貶多于褒,可我認為,深受封建禮教主流思想的影響,薛寶钗的形象難免具有“封建衛道士”的色彩,可在這之下她也有“晶瑩雪”般的動人之處。

在《紅樓夢》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中,寶钗掣得牡丹“豔冠群芳”的花簽,提有詩“任是無情也動人”,這是曹雪芹借花簽評薛寶钗,我也認為這句“任是無情也動人”對于寶钗是再貼切不過的了。

寶钗的“無情”,不僅僅是相對于“風流多情”的“無情”,又有一種生性裡的“空無”。這種空無正如薛寶钗的閨房般,“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無”。當寶玉聽聞戲中的魯智深唱到“赤條條來去無牽挂”怔怔地落下淚來,寶钗即說“壞了,這個人悟了”,可見寶钗站得更高,也早早地悟得了生命的空無。同樣在被封建社會包裹之下,賈寶玉和林黛玉的離經叛道,更顯不羁,薛寶钗似乎無甚旁的追求,因為她的空無早就放棄了掙紮與抵抗,随波逐流般遵循着封建禮教,按部就班地演繹了一個封建主義下“無情”的深閨女子。

薛寶钗的“動人”之處首先在于她的外表。書中寫道“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如水杏”,這無疑是個美人。觀其做事,寶钗平日聰慧理智,大方得體,進退有度,作為“山中高士晶瑩雪”的薛寶钗,她像雪一樣冰冷無情,也有冰雪的晶瑩聰慧,而“山中高士”可以代表寶钗做人的兩方面,其“隐”在于“入”。“隐”自然是指薛寶钗奉行的裝愚守拙之道。當寶钗受王夫人所托,協理榮國府的“不幹己事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表現就是最好的解釋。二“入”,薛寶钗在能避的時候避,在能顯的時候顯,在能幫之處伸以援手。在生日宴上深知賈母愛熱鬧戲文,喜吃甜爛之物,便依賈母素喜者說了一遍,得了“賈母更加喜歡”;還有未曾點透便明湘雲的難處,夜邀至蘅蕪院,自掏腰包辦螃蟹宴為解湘雲之急。有人說是虛僞,有人說是曲意迎合,可我認為這樣懂得人情世故,無關善惡。換位想一想,賈母未免猜不到這是薛寶钗故意順着說來的話,也知是小輩懂事孝順;史湘雲也感到有了一個想她所想、急她所急的好姐妹。生日宴上大家歡喜,螃蟹宴上大家盡興,都是皆大歡喜的結果。薛寶钗的妙人妙語對于榮國府的上上下下來說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紅樓夢》中的人物非出場定型,他們随着時間的流逝、環境的變化,心境性格也有變化。薛寶钗恪守封建禮教,遵從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教化,還多次以此規勸他人,在第四十二回中,寶钗為了規勸黛玉時曾說過:“諸如這些‘西廂’‘琵琶’以及‘元人百種’……我們卻也背着他們看,後來大人知道了,打的打,罵的罵,燒的燒,才丢開了。”原來寶钗也看過這些個禁書,她也有枉顧封建禮教的時候,她也有過少女情懷,因薛老爺死後,母親無依靠,哥哥是個不成器的,薛寶钗俨然是封建大家庭薛家的一個“家長”,寶钗在這樣的封建生活的壓迫中放棄了,放棄了她的情懷,也放棄了她的才情。

薛寶钗這樣複雜矛盾的形象,正是她的動人之處,引得無數人對此熱議不斷。薛寶钗不像寶玉、黛玉一樣對封建叛逆,而是選擇理智順從地随波逐流,卻依舊難逃“金簪雪裡埋”的悲劇命運,也印證了《紅樓夢》的深刻寓意。

責任編輯:張蕾磊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