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葡萄東遊記

葡萄東遊記

時間:2024-11-05 01:53:28

清代鼻煙壺,葡萄藤紋樣毛銘敦煌研究院研究員英國倫敦大學藝術考古博士

誰,把葡萄帶到了中國?張骞高舉使節、騎馬西行離開長安城時,壓根沒有料想:他和使團走過的路,後來擁有了一個如詩如畫的名字:絲綢之路。他更沒想到,自己會變成被後世中國人追慕的偶像。沒錯!今天但凡有人提到絲綢之路,幾乎百分之百無法繞過“張骞”這個名字。我們甚至可以這樣形容:張骞就是絲路的第一代言人。從來沒出過遠門的張骞,出關中、過河西、走戈壁、越天山,一次說走就走的“去看看”,為方興未艾的漢帝國,打開了“那麼大的世界”。史書并沒有描述張骞的相貌,後世關于他的畫像、雕塑、扮演者,都是面目英俊、形象魁梧。因為外交成就突出,文人和人民群衆趁熱打鐵,把因道路暢通而帶來的文明傳播成果,附加到英雄張骞的身上,比如:舶來的葡萄。明代中醫藥學大咖李時珍總結,張骞至少帶來了紅花、胡麻、蠶豆、大蒜、胡荽、苜蓿、胡瓜、石榴、胡桃、葡萄等十種異域植物。事實證明,這不過是“英雄光環”的加持!無論是司馬遷的《史記》,還是班固的《漢書》,都提到了異域的葡萄(蒲桃)、苜蓿、石榴,但都沒有明确如何傳入。張骞第一次出使大夏,被匈奴扣留十多年,倉促的旅途中,幾乎沒有機會将異域植物或種子帶回。第二次出使烏孫行程順利,但隻帶回了馬匹數十匹。《史記》《漢書》提到葡萄種植,已經是張骞死後好幾年的事情了。但是,東漢有位文藝青年王逸,信誓旦旦地認為,張骞将葡萄帶入了漢地:“張骞周流絕域,始得大蒜、葡萄、苜蓿。”(賈思勰《齊民要術》之《種蒜第二十九》轉引自王逸集)文學家的這一說法,不想後來被晉代博物學家張華、北魏農學家賈思勰以及唐宋諸多文史家們轉引,李時珍最終毫不猶豫地采信前輩說法,将葡萄的傳入,歸入張骞名下。當然,張骞的偉大不會因為不是葡萄的引進者而被貶低。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沒有他和同伴的努力鑿空,中國人吃到正宗的葡萄,一定會推遲許多年。葡萄東傳溫柔而驚人的遠征葡萄的名稱,最早見于西漢記載,最初為“蒲陶”,後來又有“蒲桃”“蒲萄”“葡萄”等寫法——語言學家,從其發音解讀為古波斯語的音譯,也有學者考證來自古希臘語。是誰,最早将野生葡萄培養馴化為我們最熟悉的葡萄呢?具體年代、地點無法确知,但我們可以肯定:葡萄,對于中國來說,是徹底的舶來品。從地理環境和現有确切物證、資料來看,Vitisvinifera——葡萄的故裡,應該在地中海沿岸——中國人熟悉的葡萄往事,跟漢武帝時期的開拓有關。不過,葡萄從西向東的旅行,早在古埃及、古希臘時期就已經開始了。比漢武帝西拓更早、促進東西方深入交流的行動,是馬其頓君主亞曆山大的東征。公元前329年到前323年,年輕的亞曆山大向東方遠征,建立了盛極一時的帝國:西起希臘馬其頓,東至印度河流域,南臨非洲尼羅河第一瀑布,北界歐洲多瑙河與中亞錫爾河,真正打通了從愛琴海到帕米爾高原的通道。帝國如昙花一現,但亞歐大陸各地曆史上首次進行彼此交流。在交通開拓史上,它的意義不亞于中國人通西域,且時間早了200多年。相比狼煙血腥的刀劍,葡萄的蔓延溫柔無聲,但這長長的藤蔓,作為開疆拓土的衍生物,隻要有合适的土壤和氣候,都會留下自己的後代。中國漢代的葡萄,并非直接來自地中海沿岸,而是從曾經被希臘化影響的古波斯、中亞地區“中轉”而來。葡萄的“東征”,如此溫柔,卻如此能量驚人!相比直接食用,葡萄一路征服各國人民的,是它釀出的瓊漿玉液——葡萄酒。“玉碗盛來琥珀光”、“葡萄美酒夜光杯”,葡萄酒的光影,映照着古埃及、古希臘、古波斯、古羅馬的鏡像,也流出了盛世的漢唐榮光。亞曆山大港、羅馬、君士坦丁堡、巴格達、撒馬爾罕、吐魯番、敦煌、長安、洛陽、金陵,一路都是葡萄藤的蔓延,和葡萄酒的清香。唐人吟唱:“石榴酒,葡萄漿,蘭桂芳,茱萸香。”絲綢之路,不也是葡萄之路嗎?從象義上說,葡萄藤更是堪稱絲路的代言者:葡萄藤就像東西綿長的道路,枝杈就是道路的支線,花、果,則是一座座輝煌的城市、鎮子、村落。最絢爛的古文明,寫在人類的史書中,也藏在一根又一根葡萄藤裡。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的人神狂歡葡萄的培養曆史可上溯至7000多年前:它的藤蔓沿着亞歐大陸的溫帶延伸,無聲地完成了任何帝王都做不到的遠征和旅行。穿越7000多年歲月,讓文明的初聲與今人完成對話。确切的實物資料表明:葡萄的香甜,彌漫着北非的古埃及。葡萄栽培的曆史幾乎和人類文明史一樣悠久。古埃及第四王朝的象形文字中,已有葡萄和釀造的形象。新王國底比斯墓室壁畫(碳14測定為年代為公元前1400年左右)《葡萄盛宴與女貴族》中,葡萄與尼羅河葦叢中打來的野鴨一起成了席上的珍馐。古希臘人把葡萄從埃及引入歐洲,并舉行一年一度的酒神節。夏日的愛琴海邊,海風繞着白衣少女的腳踝,纖足踏上清涼的大理石神廟。葡萄豐收的季節,酒神狄奧尼索斯引領人們縱酒狂歡,詩歌和悲劇濫觞于繁蔭的葡萄藤下。女先知點燃聖火,遊吟藝人撥響豎琴,歌劇班在蘆笛聲中輕聲合唱,人們頭戴長春藤冠,身穿獸皮,手拿神杖,擡着巨大葡萄酒甕遊行。可以想象,古希臘薩摩斯的美酒,曾令女詩人薩福的香腮酡紅,也曾令荷馬慷慨淚下,還曾助菲底亞斯完成雕塑,而跟中國墨子同時代的蘇格拉底,則微笑着飲盡一杯毒酒,從容就死。葡萄酒輕盈泡沫裡,蘇格拉底是否看到了他的希臘夢——雅典牢固的民主與城池?狄奧尼索斯(Dionysus)是希臘神話中的植物神和酒神,大神宙斯之子。傳說,他曾向古希臘人傳授種植葡萄和釀酒的知識,并從地下引出葡萄酒泉。傳說中他曾登上一條海盜船,被海盜們釘上铐鐐,準備當奴隸賣掉,但是铐鐐卻自行脫落,從船帆上垂下了葡萄藤。狄奧尼索斯常在手中拿一枝茴香枝,杖上纏繞着長春藤(ivy),杖的頂端綴着松球,希臘特稱這種神杖為Thyrsus。杖上的刺雖足以傷人,卻無大害,以免酒鬼們酒後争吵互傷。希臘古典時代對酒神的祭祀,變成了無節制的狂歡暴飲。嚴格的猶太人在儀式中,就改以香橼果(citronfruit)代替松球(cedarcone)。公元前329年,亞曆山大遠征粟特、大夏和印度北部,把希臘化文明帶入亞洲,從此葡萄開始在粟特人中流傳。希臘學家羅念生考證認為,漢時的“蒲萄”二字發音,直接源于希臘文botrytis。

森林之神西勒諾斯的雕像:手持葡萄酒杯與葡萄果實(梵蒂岡博物館)古埃及,盧克索,皇家農業大臣的墓葬壁畫:葡萄收割和釀酒場景(公元前十五世紀)

葡萄見證了狂歡也引發過悲劇亞曆山大本人是個嗜酒如命的人,曆史上有人把古都波斯波利斯的焚毀,歸因于他的酒後之怒。另一場醉酒的悲劇則發生在撒馬爾罕(希臘古稱馬拉甘達)一次狂歡的盛宴之後,醉醺醺的亞曆山大拔劍刺死了他多年的摯友,曾經将亞曆山大從獅子口中救出的克萊提斯。後者,一言不發,無辜地倒下了。今天,烏茲别克斯坦撒馬爾罕地區,曾發掘出亞曆山大時代焦紅的宮殿廢墟,出土了馬廄遺迹和士兵們的存糧粟米。考古隊員沒有找到克萊提斯的遺骸,但他沉默的哀傷,和翌晨醒來的亞曆山大追悔的痛哭,似乎還滲透在深深的泥土裡,回蕩在月色下的斷壁殘垣中。1965年,俄羅斯考古學家從公元前2世紀的中亞古城尼薩(今土庫曼國境内)遺址,帕提亞王國(中國古稱安息)的宮殿遺址,出土了60多枚象牙角形杯,或稱“來通“(Rhyton)。這些象牙來通體型巨大,并不是用來日常飲宴,而是用來在酒神節祭祀用的。從尼薩遺址可以看出,遠離地中海的中亞,已經流傳着亞曆山大帶來的希臘葡萄文化。地中海的葡萄,很容易跨過狹窄的地峽(今蘇伊士運河),進入紅海沿岸。紅海沿岸出土的漢白玉浮雕豐收女神——提喀Tyche的像,持盛滿葡萄的豐饒角,年代為公元三到四世紀。多籽的葡萄,成為豐收的象征。豐饒角源出希臘神話,代表天神宙斯的乳母牝山羊Amalthea,象征豐饒。這種文化傳至貴霜帝國統治下的犍陀羅地區(今巴基斯坦境内),這裡的石雕和銀碗上,就裝飾有手持葡萄和谷物的希臘女神提喀Tyche像。驚人的是,這種類似的畫面後來出現在新疆尼雅出土的棉印花布上。學者孫機先生認為,尼雅棉布圖案來自于貴霜王朝,并進一步推論中國的棉布是東漢時期由貴霜國從絲路傳入新疆的。葡萄在古代中國作為異域奇珍,帝王們近水樓台先得月。為了讓葡萄在中原結出碩果,盡可能多在有生之年享用,不惜在皇家黃金地段開辟園圃。于是,這外來戶越來越多搶占本土灌木、喬木,甚至那些草本植物的家園和地盤。漢武帝曾如此癡狂于葡萄,“漢使取其實來,于是天子始種苜蓿、蒲陶肥饒地……”(《史記∙大宛列傳》)曆史學家孫毓堂先生1939年寫的長篇史詩《寶馬》,說的是漢将李廣利征大宛,獲得天馬,并揚威西域。如果沒有李廣利,浸淫着希臘文化的大宛蒲萄和蒲萄酒,就不可能從遙遠的阿姆河、錫爾河畔,随着絲路的駝鈴,來到漢武帝的深宮。不過,漢代的使者隻帶回了葡萄種子,并沒有獲得大宛人密而不傳的釀葡萄酒秘方——我國中原地區開始釀造葡萄酒,要晚到隋末唐初。唐太宗的“葡萄酒狂歡節”琵琶長笛齊相和,羌兒胡雛齊唱歌。渾炙犁牛烹野駝,交河美酒金叵羅。——唐代岑參《酒泉太守席上醉後作》唐太宗從西域得來戰利品葡萄種子,收成之後釀酒,與群臣共飲,甚是滿足——這是大唐帝都首次嘗到葡萄酒的味道。“及破高昌,收馬乳葡萄實,于苑中種之,并得其酒法,帝自損益造酒。酒成,凡有八色,芳香酷烈,味兼醍益,既頒賜群臣,京中始識其味。(《太平禦覽》卷八四四)葡萄釀酒技術大獲成功,唐太宗高興地宣布京城“賜脯三日”,直喝到家家扶得醉人歸,算是舉辦了一場東方的葡萄酒狂歡節。唐太宗在長安百畝禁苑中,辟有兩個葡萄園。著名園丁郭駱駝為種葡萄發明了“稻米液溉其根法”,記載在他的《種樹書》裡。武則天最愛“海獸葡萄鏡”唐代長安光宅寺有普賢堂,原屬官葡萄園,因尉遲乙僧所繪的于阗風格壁畫而聞名,“本天後(武則天)梳洗堂,葡萄垂實則幸此堂”。深有佛緣的武則天,在長安近旁的扶風法門寺和臨潼慶山寺,留下許多貼身衣物珠翠供養佛菩薩。從她臨朝到開元時期,最為流行一種聞名海内外的“海獸葡萄紋鏡”——宋朝文獻稱為“海馬葡萄鏡”,清代文獻稱為“海獸葡萄鏡”,有圓有方有葵形。這裡的獸具體是什麼?有說是獅子,又說是寶馬,有說是傳說中神獸。海獸葡萄鏡,也成為銅鏡之中謎團最多的一種。後世留存的衆多帶有葡萄紋的銅鏡,多出自武則天當政期間,它們之中,一定有一枚曾瞻仰過女皇陛下的容顔吧?貴妃醉酒喝的是葡萄酒我本是晉人,種此如種玉。繁葩組绶結,懸實珠玑蹙。馬乳帶輕霜,龍鱗曜初旭。釀之成美酒,盡日飲不足。——劉禹錫《葡萄歌》葡萄酒之于盛唐慶典,如同今日香槟在歐洲宴席上。太原是唐朝衆多胡人聚居之地,那裡種植出了優質的釀酒葡萄,每年進貢“燕姬葡萄酒”入宮。梨園弟子奏起龜茲樂,胡姬跳起柘枝舞,楊貴妃則“持琉璃七寶杯,酌西涼葡萄酒”——因為葡萄,東方與西方變得如此親密無間。葡萄,見證了大唐之盛,也見證了安史之亂:“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經曆時代盛衰變遷的唐人王翰,這首《涼州詞》,把葡萄酒、琵琶和西征的邊關勇士連在了一起。安史之亂後,另一位詩人杜甫路過西域時則感傷道:“一縣蒲萄熟,秋山苜蓿多。關雲常帶雨,塞水不成河。羌女輕烽燧,胡兒制駱駝。自傷遲暮眼,喪亂飽經過。”盛唐雖然遠去,但葡萄對中國人生活和文化的滲透,并沒有結束。首先,葡萄酒,繼續發酵。唐代蘇敬的《新修本草》雲:“凡作酒醴須曲,而蒲桃,蜜等酒獨不用曲”。葡萄皮表面本來就生長有酵母菌,可将葡萄發酵成酒。元代詩人曾寫過一首詩,說的是當時的自然發酵釀酒:“翠虬天橋飛不去,颔下明珠脫寒露。壘壘千斛晝夜春,列甕滿浸秋泉紅。數霄醞月清光轉,濃腴芳髓蒸霞暖。酒成快瀉宮壺香,春風吹凍玻璃光。甘逾瑞露濃欺乳,曲生風味難通譜。”其次,葡萄品種越來越多。經過千年繁衍,葡萄在華夏大地留下了更多身影。各地多有葡萄栽培,既有外來品種,也有本土化的培育。明人徐光啟的《農政全書》卷30中曾記載了我國栽培的葡萄品種有:“水晶葡萄,暈色帶白,如着粉形大而長,味甘。紫葡萄,黑色,有大小兩種,酸甜兩味。綠葡萄,出蜀中,熟時色綠,至若西番之綠葡萄,名兔睛,味勝甜蜜,無核則異品也。瑣瑣葡萄,出西番,實小如胡椒,……雲南者,大如棗,味尤長。”第三,葡萄紋飾遍地開花。瓷器、繪畫、雕刻、織造品上,葡萄紋飾和葡萄内容,從“胡化”逐漸完成了“中國化”。絲綢之路——堪稱一條神奇的葡萄藤,一路上葡萄有關的遺址、聚落就是一串串晶瑩的葡萄果。葡萄雖小,卻在亞歐非各大文明地區留下了風姿綽約的身影,與文明中心奇妙地同進退,共興衰——成為絲綢之路西端向東方輸出的标志性物品。帝王們和都城一同湮滅為廢墟,而葡萄依然風靡溫帶大陸。葡萄的生命,超過任何一個君王,任何一個帝國。責任編輯:方丹敏

葡萄的植物學銅版畫(1612年)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