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貨店的“牛奶箱”
“我們把不便透露給親密的人的憂愁,交付給陌生人,然後在毫無交集的人生裡,尋求一份安穩。”在南開大學旅遊學院星空衆創空間,門口擺放了這樣一塊小黑闆,上用“呆萌”的字體寫着《解憂雜貨店》中熟悉的台詞;店内,一台工作中的咖啡機平添了些許氤氲,幾處看似随意擺放的玩偶更是帶來幾分童趣和暖意。這裡原本是一個關于咖啡的學生創業團隊的店面,但由于團隊主創人員或畢業或出國,其創業性質逐漸減弱,而社團功能以及原有的一些研磨咖啡的機器保留下來。喜歡咖啡的孔繁盛加入了該團隊并兼職做起了“解憂雜貨店”。
孔繁盛介紹,由于自己平時上課和實習等工作,不能經常照看“店鋪”,于是在2017年的時候和計算機與控制工程學院的女友宋瑩開通了一個微信公衆賬号。“不論你有什麼憂愁,我們都将認真傾聽,并且與你同在。”他們寫了這樣一句話作為簽名檔,通過公衆号平台接收大家留言的煩惱,并一一認真答複。“這個公衆号平台,就像是小說中浪矢爺爺的‘牛奶箱’。”孔繁盛說。
“距考試隻有三天了,但還有很多知識點沒背……”“又要過年了,可我不想回家,回去就有數不清的争吵……”“去年這時我在為‘二戰’做準備……中間無數次想要放棄,還好我沒有……”留言中,既有咨詢建議,又有講述心路曆程,更多是傾訴當前的苦惱。而每一條長長的留言都配有更長的回複。
“我回答的學業問題比較多,宋瑩回答感情問題比較多,我們把适合公布的留言和解答公布出來,涉及隐私的就隻放在後台。”作過兼職輔導員的孔繁盛對于“解答問題”并不陌生且逐漸有了自己的心得:一般大一會迷茫,大二多咨詢學業,大三很多咨詢感情,大四會咨詢實習或者就業。
孔繁盛帶過的學生們有些也“偷偷”關注了他的微信公衆号并留言。“我不會刻意猜測或‘揭穿’誰對誰,我們是‘熟悉的陌生人’。”孔繁盛笑着說,“我希望他們都能比我優秀,這會證明我的建議是對的。”
一年隻營業一天
“我想,一個人在由幼稚走向成熟的過程中,一定會有那麼一些‘執念’和‘心結’寄托在一些物品上,讓他們不想扔掉卻也不想記起……不如讓我來替他們保管這些。”孔繁盛說,他的解憂雜貨店一年隻在線下正經營業一天,卻在那天和宋瑩做了一件瘋狂卻溫暖的事。
2017年的最後一周,孔繁盛用微信公衆号推送了這樣一條帖子:“這是一個私密的活動,參與者将隻有你和陌生的店鋪老闆。我們希望你可以帶上一樣舊物,你隻需要告訴老闆,為什麼想要把這樣東西寄托在這裡;你也可以隻留下一封信,然後轉身離開……在2017的最後一周,丢掉該丢掉的,忘記該忘記的,2018就灑脫一點,隻做最好的自己。”同時,該帖也注明:“很遺憾,解憂雜貨鋪一年隻營業一天,營業期間僅接待33位訪客,畢竟鋪子不大,裝不下滿天的憂愁。”
帖子一經推出,一小時内浏覽量就接近了兩千。孔繁盛和宋瑩按照留言報名先後順序,選取了33位訪客,然後精心布置了不大的店鋪,甚至在店鋪中搭建了一個帳篷,隻為了讓訪客更有安全感。
活動如想象般順利,收集的舊物有來自異國的前任用中文寫着情詩的溫度計;有下決心戒煙而帶來的煙盒;甚至有人帶來一個QQ賬号和密碼,希望代為保管與之相關的所有記憶……“其實33個人的問題很相似,我們的回答也很相似,我不知我的建議是否能夠幫到他們,我能做的,隻是一個好的傾聽者。”孔繁盛說。
孔繁盛曾仔細觀察每一位訪客:他們每個人進門的時候都是憂郁的,離開的時候隻有一個人仍然憂郁。那是一位大一的學弟,不喜歡自己的專業,轉專業又存在困難,于是每天上課都感受着“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痛苦。從他身上,孔繁盛仿佛看到了當年的自己。“我非常理解但卻幫不到他,隻給他分享了自己的經曆。盡管我犯過的錯誤、走過的彎路不希望他們再犯、再走,但有些痛苦,需要親身體驗并努力克服,才能真正獲得成長。”孔繁盛這樣說。
小說《解憂雜貨店》中開啟時光隧道的三個小偷寫信幫别人解憂,反而解決了自己的憂愁,填補了自己内心的‘破洞’。對此孔繁盛深有同感——他也曾有内心的“破洞”。如那位前來咨詢的大一學弟一樣,孔繁盛大一時也非常不喜歡自己的專業: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設計師。面對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已經習慣“優秀”的他不但不曾掙紮,還把不喜歡的事做得非常漂亮:他成為“學霸”、拿獎學金、保研……他以為“忍忍會過去”,然而現實的“漂亮”仿佛加劇了與理想的距離,讓他越來越感到“窒息”。他也曾向父母朋友傾訴,但發現他們并不能夠真正理解他内心的憂郁,甚至覺得這是“無病呻吟”。
一次偶然,孔繁盛發現一家校園咖啡店招聘兼職,便走了進去,每天簡單重複地磨着咖啡豆思考着人生,向陌生的咖啡店老闆、陌生的店客訴說着内心的情緒,從中竟能感受到些許理解和溫暖。
“咖啡店老闆學曆不高,但閱曆豐富,為人也真誠直率,他給我講各種各樣的人和事,還鼓勵我去旅行,積極探索和實踐。”孔繁盛回憶,後來咖啡店被拆了,從此再未見過那位咖啡店老闆。
來南開後,名校的光環不但沒有治愈他的憂郁,反而陌生的環境讓他更加孤獨。有一段時間,他甚至想放棄學業,徹底“放飛自我”,一個人到杭州去追求喜歡的設計行業。
此時,孔繁盛的導師劉波教授發現了他的異常。“老師啟發我去發現真正想要的東西,鼓勵我勇敢追求;但是這種追求不能盲目,‘想要什麼,首先基于你有什麼’。”導師的敲打讓孔繁盛重新陷入思索。
貼心的女友也感受到孔繁盛一段時間以來的低落情緒,“專業不是夢想的絆腳石,而應成為實現夢想的利器,何不基于專業,找到一個可以和理想相結合的方向?”宋瑩鼓勵他利用課餘時間學習設計。這些讓孔繁盛豁然開朗起來。他報了一個設計方面的培訓班,也開始積極地對待學業。“完成了‘必須’的任務,剩下的時間都可以自由支配,比起每天憂郁地度過,何樂而不為?”孔繁盛發現,盡管白天做實驗、晚上去上設計課很辛苦,光往返路程就要花上三個多小時,但因為有了喜歡的東西,整個人都變得明媚起來。
經曆了内心的掙紮并最終走出痛苦,讓孔繁盛感受到成長。2017年底,“一年隻營業一天”的解憂雜貨店中,孔繁盛送走第32位訪客時已經淩晨,第33位訪客久久沒有走進店鋪。孔繁盛隻當是爽了約,但逆光中,卻走進一個高大而熟悉的身影——“看來現在的你已經不需要我的幫助了,我很欣慰!”兩年沒見、大孔繁盛5歲的咖啡店老闆居然成為他的第33位訪客!孔繁盛震驚着、溫暖着、笑着、也哭了,内心有太多的話想對他說……
責任編輯:鐘鑫
正是這些經曆,讓孔繁盛決定要将解憂雜貨店一直做下去。‘我希望,能夠帶給更多人真誠的建議和溫暖人心的力量。’孔繁盛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