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首先想請您談談您的人生軌迹、您的創業經曆以及您是如何賺到第一桶金的?
李銀計:我是1976年參軍到北京衛戍區當兵的,6年後退伍回到家鄉。那時家裡很窮,記得我當時拿了全家僅有的5元現金(這是真的,不是在講故事),作為路費,帶着我們平鄉生産的自行車飛輪出去推銷。飛輪很便宜,每隻僅0.8元,背出去坐火車到河南市場可以賣2.5元一隻,第一次我背了300隻,以後每周出去一次。我拿貨時不用付錢,賣不完可以退貨。一隻飛輪可以賺1.7元,刨去0.2元成本,實際可賺1.5元,這樣每月就能賺2000元。在1982年,這個收入算很高了,我就是用這種方法賺到了第一桶金。
有了第一桶金後,我就産生了一個念頭:搞低端産品不行,要提升技術水平,走高端路線。要走自己的路,不做拼力氣的事情,不做假冒僞劣産品,要做對社會、對百姓沒有傷害的産品,從長遠角度來選擇産品、設計産品。自此我便開始了自己的創業旅程。
記者:這可能和您在部隊鍛煉這麼多年,所受的教育有關。
李銀計:關鍵在于我選擇的是一種正确的思想,直到現在我也沒有認為這種思想有什麼問題。
記者:貴公司現在生産哪些産品?
李銀計:現在我們公司的主要産品是機械模具。為什麼做模具?因為平鄉一開始有很多做小五金的人,後來開始做自行車零件,但做法很初級,産品很粗糙,大都是家庭作坊。而這種家庭作坊要升級,其瓶頸就是模具。于是我就選擇了這個行當,想為平鄉自行車産業升級做些貢獻。當然選擇這個行當也由于它是自行車産業鍊中的重要一環,而那時平鄉卻沒有人做這個。所以我覺得它是有未來的産品,是能給企業帶來生命力的産品。
1986年我買了一台當時在國内最先進的機床,開始向産品規模化目标發展。至1988年,我們的機床發展到了6~8台,我們的産品很快地輻射到了周邊地區。所以,在1990年之前我們主要是服務于自行車零部件企業,以沖壓和小壓鑄機加工為主。當時在平鄉,大大小小的企業無一家是我沒有服務過的。
記者:那您為什麼選擇模具,而不是跟着其他人一起做自行車?你有這方面的基礎嗎?
李根計:各人的想法、出發點都是不一樣的。說心裡話,我當時很看不起平鄉的自行車産業。因為那時候的環境太差、品味太低,産品沒有技術含量、沒有生命力,也沒有幾家企業能夠真正做好産品的,隻是一味的低價運作。所以,為了追求自己的夢想,我一直都隻做服務,不做産品,但即使這樣也感覺仍有做不完的事。直到1995年,平鄉縣的李縣長希望我在縣城建一所工廠。于是,我在縣城買了一塊地,蓋了工廠。當時地也很便宜,才9000元一畝。
等一切就緒時,李縣長又跟我說,你要做一個與自行車相關的工廠,帶頭做一些精品出來,如果平鄉的自行車長期沒有好的産品,就永遠走不出去。類似這樣的話,他跟我說過3次。最後一次,我向李縣長保證,我會用2年時間做一個好産品出來。
從1996年到1998年,我真的用了2年時間,做出了獨一無二的自行車打氣筒。當時我想,我不要求賺多少錢,隻是想做一個有品位的産品。平鄉要想把産業做起來,一定要出現幾家能夠做好産品的企業。
1998年我拿着自己研發制造的打氣筒參加了幾次展會。記得1999年我在北京展覽館參展時,有一位老先生非常有趣,他說:“小夥子,你的産品成功了,可能你自己還不知道你完成了一件重大的事情,你把打氣筒這個産品革新換代了”。我問他這個産品好在哪裡?他說,我們的産品結構變了。因為當時的打氣筒都是上海八一廠生産的需要加油的那種,使用時一不小心就會把油弄到衣服上,洗也洗不掉。而我生産的打氣筒,沒有油。我們采用的是發動機原理,經過反複試驗、多次失敗以後才研制成的。打氣筒的關鍵技術是密封材料的使用,我們先用金屬密封材料,又用橡膠密封,做多次試驗,結果都失敗了。我曾帶着邢台長城汽車制造廠的研發隊伍做實驗,花掉了150萬元但沒有成功。研發團隊的幾名骨幹都有些洩氣,這看似簡單的工藝,卻很難做成功。但我不甘心,又從邯鄲調來一位高工和我一起研發,他原來是模具廠分廠廠長,後來任機械廠的廠辦公室主任。我想既然失敗的路已經走到底部,一定離成功不遠了。在這位高工的幫助下,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我們終于在1999年五六月份試驗成功,做出了新一代的自行車打氣筒,2000年正式投放市場。
記者:請介紹一下您的這款打氣筒有什麼特點?用的是什麼材質?
李根計:我們的産品用的是鋁管,密封圈用的是一種特殊的膠。
所以,這個産品是我們民族的産品,哪怕再小的産品,能做出換代産品也是一種貢獻。
記者:您有沒有申請專利?
李根計:申請了,我們的打氣筒加起來的專利差不多有100項。2000年申請了幾項,2005年申請了36項,到2016年專利到期後我又重新整理申請了30多項。其中有2~3項都是發明專利。
記者:您當時為什麼要做打氣筒,有什麼樣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李根計:首先,是多了一個替代産品。其次,它有很多特點:傳統的打氣筒需要打30次才能打滿,我們的打氣筒打11次就可以把新輪胎打爆。當時我們的打氣筒成本是8元,批發價19.8元,雖然賣了高價,但還是供不應求。我們在一個省找一個代理商,全部用現金拿貨,排一個月的隊才能拿到貨。
記者:當時市場上還有其它品牌嗎?
搞低端産品不行,要提升技術水平,走高端路線。要走自己的路,不做拼力氣的事情,不做假冒僞劣産品,要做對社會、對百姓沒有傷害的産品,從長遠角度來選擇産品、設計産品。自此我便開始了自己的創業旅程。
公司盈利了,但是問題也出現了。我的合作夥伴北京歐耐公司負責人提出與我分手,不久我們就分開了。于是我們停用歐耐打氣筒的品牌,改為昊峰、鑄盛、BMB等,開始了第2次市場創業,這也是公司發展中遇到的重大轉折點。李根計:說到品牌還有一個故事。2000年我把銷售公司設在了北京,品牌叫歐耐,銷售公司叫北京歐耐經貿有限公司。在作市場定位時,我們主要讨論如何從戰略角度提升品位,讓市場接受我們的産品?在開會讨論定價問題時,大家意見不一,提出12元、13元、14元、15元的都有,而我要求一定要把價位定在19.8元,不能改變!這主要是考慮到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為經銷商留出必要的利潤空間;二是提升企業實力;三是要讓市場能夠接受。
但我們的開頭很難,公司開了3輛車,出去轉了3個月隻賣了100隻打氣筒,有些股東開始打退堂鼓了。後來我自己去了江西等地,一共走訪了800家經銷商。經過40多天的努力,打開了局面,開始有了起色,以後每單大都是1000件,出現“賣瘋了”的狀況。
之後我們又采用了一些促銷手段,擴大品牌影響。比如買打氣筒送自行車、洗衣機、電冰箱、空調、手機、傳真機……當時我還買了10000輛捷安特自行車作為禮品,送給客戶,在市場上引起很大反響,有人稱其為“歐耐現象”、“打氣筒現象”。大家紛紛議論,“你怎麼可以把8元錢的打氣筒賣到19.8元,而且能控制市場不亂套。”其實我的目的就是要讓更多的人認識我們這個新産品、新品牌。
這就是2000年~2006年這6年間我們做市場的故事,這6年我們把上海的知名打氣筒品牌擠掉了,把永康的一些假冒産品擠掉了。包括現在市場上的珠峰氣筒、明珠氣筒等目前都用我們的内管。我們當時提出的口号是:“世界氣筒看中國,中國氣筒看平鄉”,相當自信!那時我們的産品已經替代了市場其它産品,花了5年時間驗證了之前那位老先生所說的話——做了一款換代産品,對傳統氣筒進行革命性的改變。
記者:您能再描繪一下當時的替代産品和原先市場的産品有哪些明顯的不同?有哪些特點?
李根計:特點,第一是輕;第二是充氣量大;第三,盡管價格高于市場普通打氣筒,但性價比高、經久耐用;第四,清潔無油。當時我們征集的一句廣告語很有意思,令人印象深刻:“歐耐氣筒,幹淨沒油,打爆地球!”,當然這話有點誇張。
我們為全國的自行車提供了10年免費服務,修車鋪的氣筒用壞了,經銷商依然為他們更換新的,讓産品的使用價值得到充分體現。
6年後,公司盈利了,但是問題也出現了。我的合作夥伴北京歐耐公司負責人提出與我分手,不久我們就分開了。于是我們停用歐耐打氣筒的品牌,改為昊峰、鑄盛、BMB等,開始了第2次市場創業,這也是公司發展中遇到的重大轉折點。
在衆人都坐等河北歐耐和北京歐耐打仗時,我們并沒有打起來,因為我把目光轉向了國際市場。經過實地調研後我發現,國際市場的發展空間很大。
記者:記得在2006年我曾和您一起去科隆展觀展。
李銀計:對,那是我第1次去科隆展參觀,2007年就開始正式參加科隆自行車展了。當時我一個人帶了2個大皮箱奔赴異國,但是接單後第一批貨發出去卻虧了不少錢。記得當時客戶拿來的一隻打氣筒樣品問我能不能做,我說可以。對方給出2.1歐元的報價,最後以2.3歐元成交。收到款之後我們就立刻組織生産,但當貨發送後,我們忽然發現産品有缺陷,于是主動把全部貨物撤了回來。回來後又重新加工,這一折騰一共賠了20萬元。雖然虧了錢,但或許是我的這種态度感動了客戶,從那次之後,對方再也不會擔心我的産品有質量問題,而且我們的業務往來一直保持到現在。
記者:請您再講講公司研發團隊情況。
李銀計:這幾年通過不懈努力,我們獲得了國家高級技術企業稱号,建立了河北省政府、發改委命名的企業技術中心,河北省工程大學與我們共同組建了鑄造類工程實驗室,并在今年建立了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工程材料學院院長丁洪濤的院士工作站。到目前為止,我們的工程技術人員共有70人左右,員工總人數530多人,其中負責打氣筒制造的員工占到一半以上。
記者:現在像打氣筒這樣的産品已經沒多少利潤了,您還在做嗎?
李銀計:我們還在做。首先,我們的打氣筒替代産品研制出來的時間并不算長;其次,這個産品可以“救命”,可以維持企業的生存。行業形勢再不好,打氣筒的銷量還是比較平穩的。目前,我們打氣筒主要的銷售對象是歐洲品牌的戶外用品商店、超市。有30多個國家近4萬家商店都有我們的産品,包括沃爾瑪、亞馬遜等。一年下來,做到200~300個出口貨櫃沒有問題,這樣公司每天平均可以出一個貨櫃。
記者:每個貨櫃放多少量呢?
李根計:各地不一樣,歐洲的貨櫃可以放7000~9000隻,東南亞地區可以放2萬多隻,印度地區可以拆成散件,放5萬多套。
記者:散件過去,由你們組裝還是他們自己組裝?
李根計:他們組裝。如果我們組裝,一個隻賺兩三角錢。
記者:過去利潤挺高的,為什麼現在這麼低了?
李根計:這是因為現在市場競争比過去更激烈,而且沒有好的機會。原來用過的促銷方法也已經過時,所以現在更要講品質、講信譽。而出口方面還是有利潤的,最近,我們在南非建了海外倉庫,有5000m2,加上800m2的展廳,主要做自行車相關産品,這個點可以覆蓋整個非洲市場。我相信中國的打氣筒和自行車行業一定會有很好的未來,因為這是綠色産品,是有生命力的。雖然如今大家都說打氣筒和自行車這個行業不好做,但看看歐美發達國家的情況,我相信中國的打氣筒和自行車行業一定會有很好的未來,因為這是綠色産品,是有生命力的。
記者:那現在你們的銷售方式有沒有變化?
李根計:我們已經擁有穩固的銷售渠道,除了一部分直銷以外,我們正在努力開發網絡銷售等渠道。在高端自行車專賣店,打氣筒賣到150元已是正常現象。
記者:現在的消費者在什麼情況下才會買你的打氣筒,是買了新車以後,還是舊的需要更換?或是在某些特定情況下?
李根計:打氣筒在中國是用來應急的充氣工具,不講究品味。而在歐洲,則完全不同,家庭成員基本上每個人都有1~2輛自行車,每個家庭都有2~3個打氣筒。哪怕一年隻用一次,也不會去借别人的用,平時挂在牆上像工藝品一樣。
記者:那您的産品就要講究外觀了?
李根計:隻要客戶提出,我們可以根據他的需求把打氣筒做成任何外觀式樣。
記者:剛才您主要談了出口情況,那你們現在國内的銷售情況如何?
李根計:相比出口,内銷隻能算是一般般。
主要是主流産品市場銷售下滑,修配行業也受到影響。以前很多人把修配當做主業來做,而現在年輕人願意做這一行的越來越少,這也成為了行業的新問題。
很多五金店都不賣打氣筒了。就像老款自行車,賣一輛賺20塊錢,肯定沒人賣了,要賣就賣5000元的新款自行車,每天能賣2輛就賺1000元。
記者:您除了做自行車打氣筒還做别的打氣筒嗎?
李根計:汽車、農用車、電動自行車用的打氣筒,我們都做。
記者:前面您說“世界打氣筒看中國,中國打氣筒看平鄉”,是否現在世界上能做打氣筒的也就是你們了。
李根計:中國做打氣筒的第1梯隊是台灣的品牌,包括歐洲的SGS等都是台灣企業制造的;我們屬于第2梯隊;其他企業就是第3梯隊了,第3梯隊的特點是量大、價位低。
記者:有沒有統計過,您的産品在世界上占的份額有多少?
李根計:也不算多,現在全世界一年氣筒的銷售量約6000萬個,我們大概占10%。
記者:在與合作夥伴分手後,為什麼敢于選擇陌生的國際市場,走出去?
李銀計:我覺得外國人能夠做到的,我們為什麼做不到?自行車産品科技含量相對不是很高,為什麼我們做不好?隻要多動些腦筋、多花點精力,把産品做的精一點不就行了嗎?所以我們要走出去,要和外國人打交道。中國人、中國企業與世界是平等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事實上在國外,即使語言不通,我也沒有感覺受到歧視。除非你自己沒有底氣,你做不好産品,無論在國内、國際都不行。而隻要把産品做好、路子走正,别人都會願意跟你打交道。
日用消費品是不可替代、不會淘汰的,在國外市場發展空間很大。走出去,用一種與國際接軌的觀念對待工作,實實在在做人,規規矩矩做事,認認真真做産品,做到了這些,對我們就沒什麼障礙。
記者:到了國外是一個新的環境,一切從頭開始,這個過程您是如何走過來的?
李根計:其實2006年我們去歐洲時,也是我首次去歐洲。當時公司出了這麼大的事(指與北京歐耐公司分開),再拼下去就要拼個你死我活,真的沒有意思。适者生存,那我就走另外一條路吧。我在國外也沒什麼膽怯,對方如果覺得我的産品不好,就請退貨,該換的換,該修的修,直到徹底解決問題。這就是我的态度。
記者:這說明您是很自信的。
李銀計:自信是根本。人和人、中國人和外國人打交道都一樣,關鍵要自信、自重,這很重要。我們不能做對不起自己,對不起國家,沒有素質的事。如果這樣,人家怎麼會尊重你呢?你自己不自信,不敢與别人交流,别人怎麼能相信你?不相信你,又怎麼跟你做生意?
我們和國内同行也經常交流,哪怕是技術上的問題我也會談,我覺得這沒什麼問題,多交流不僅是将自己的心得告訴人家,還可以從人家那裡學到對自己有用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