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作為人類文明進步和工業革命的成果,一直處在世界科技發展和産業變革的前沿。經過200多年的發展,全球汽車産業正快速步入以電動化、智能化為主的轉型升級時代,全球産業格局正在加快重塑和調整。為順應全球産業變革大勢,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産業路在何方?
1月20日~21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2018年論壇在北京釣魚台舉行,本次會議以“把握全球變革趨勢,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在1月20日下午召開的高層論壇上,來自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交通運輸部、國家能源局等行業主管部門的相關領導,重點就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現狀、政策以及未來産業發展方向等作出了指導性分析和展望。
科技部萬鋼:發展新能源汽車是長周期過程
科學技術部部長萬鋼指出,2017年全世界的新能源汽車都取得了一個很大的發展,已經成為全球汽車産業轉型升級的标志。2017年全球主要國家的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了142萬輛,中國達到77.7萬輛,占新車銷售比例的2.69%。全球新能源汽車累積銷售已經突破了340萬輛,其中在中國行駛的電動汽車超過了50%。
未來的發展,必然是一個智能化、純電驅動的發展。純電驅動發展的方向,智能化最合适的載體是新能源汽車,在智能化動力系統方面,我們要重心更多地放在算法、芯片等這些最基礎的共性的關鍵技術方面。
整個行業應該實事求是地看到,内燃機在相當的時間中,特别是對于我國大客運、大貨運、大船運、大農業等領域,内燃機将會以獨立驅動或以混合動力的形式,還具有廣泛的市場要求。
所以,一方面,内燃機技術要将以提升燃油效率、降低排放為主線,逐漸在關鍵技術上面下力……從現在發展的趨勢上看起來,内燃機與電動化的相結合,将成為車用動力技術發展的一個新方向。
政府要繼續完善政策創新,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在财稅方面,堅定2020年電動汽車财政補貼退出的同時,财政部、稅務總局、工信部、科技部明确延長車購稅優惠措施,同時汽車節能積分制和相應的獎勵制度也快完成,加快碳交易制度、支持商業創新模式以及擴大新能源汽車的份額這個方面都還需要政策下力。
相關部門應該着手研究有關于新能源汽車綜合能力和超低排放的技術标準。因為我們越來越感受到,一個新能源汽車的綜合能力、綜合效率的提高,實際上和它的能量密度有關、和它采用的增程器的效率有關、和它的輕量化有關、和它的保溫管理系統包括和它的能量回饋有關,這些綜合的效益才能夠保證它得到最佳的效率,同時得到排放更加低的技術标準。
汽車産業的轉型升級是一個長周期的過程,我國的新能源汽車起步雖早,但整體實力優勢還是十分微薄的,行百裡者半九十,我們要繼續加強科技創新、産業升級、政策創新、業态創新,着力提高我們的供給制度,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工信部苗圩:抓好四個方面推動行業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表示,從世界範圍看,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各國汽車産業發展的戰略方向,去年美、英、德等國家市場滲透率均超過1%,跨國車企紛紛加大電動汽車領域投入,加強戰略合作,加速電動化轉型,新能源汽車已進入全球規模化發展的新階段。從我國産業發展看,在全球形成了一定的先發優勢,但一些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逐漸凸顯。
首先,充電基礎設施仍然是短闆。我國現在車樁比隻有3.5∶1,2020年規劃建設公共充電樁數量約50萬個,如果按照2020年200萬輛年産銷量和500萬輛保有量來看,不但沒有優化這個指标,還會進一步惡化這個指标。
另一方面,充電設施的布局也不夠合理,公共充電樁的使用率還不到15%,可持續的商業發展模式還沒有形成。存在着運營企業盈利困難和消費者充電價格偏高的雙向矛盾。政策體系仍需要完善。在貨币化支持政策逐步退出的情況下,使用通行便利等後續接替的政策需要提前研究,抓緊布局。
中央政府各部門之間,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支持政策的銜接還不夠充分。不同形式的地方保護主義仍然存在,部分城市設置地方目錄,導緻消費者選擇車型空間大大的壓縮,造成了市場的割裂,抑制了發展的活力。核心技術還需要進一步突破。從整車來看,我們真正意義上新一代純電驅動的平台大多還沒有納入企業的研發計劃,已有的平台大多是利用原來燃油車進行的改裝性平台。燃料電池汽車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還在拉大,以企業為主體,産學研用相結合的創新體系還亟待完善。
補貼政策調整勢在必行。如果我們推遲到2020年底一次性調整,還不如分段釋放調整的壓力,使大家能夠平穩渡過退坡的影響。同時要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的金融信貸、保險、租賃、二手車交易等營銷和服務體系,加快建立市場化的積分交易平台,提供多種交易方式功能,還要研究制定積分經濟管理的措施,激活積分交易市場。提前研究發布2020年後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的要求,加快建立商用車積分管理制度。科學技術部部長萬鋼指出,汽車産業的轉型升級是一個長周期的過程,我國的新能源汽車起步雖早,但整體實力優勢還是十分微薄。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表示,從世界範圍看,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各國汽車産業發展的戰略方向。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指出,基于新技術、新業态的加快突破,中國新能源汽車開始産業化發展。苗圩強調,下一步将從四方面着手。一是加強部門間政策措施的協調和銜接,科學統籌項目布局、資源儲備開發與循環利用,加快構建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二是實施創新驅動,加快動力電池、智能網聯汽車等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集中行業優勢資源協同攻關。三是健全政策體系,完善發展環境,做好财稅優惠政策的落實,推進充電基礎建設完善,加快建立市場化的積分交易平台,提前研究發布2020年後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四是堅持對外開放,加強國際合作交流,積極牽頭國際标準制定,在自貿區開展放開新能源汽車投資股比限制的試點工作,鼓勵和支持優勢企業加快融入全球市場。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表示,交通運輸部在城市公交、出租汽車、物流配送過程中優先推廣新能源汽車并将進一步擴大領域。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寶華表示,相關政府部門将從三方面加快新能源汽車産業培育和推廣。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執行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表示,面向未來的汽車是新能源智能化電動汽車。
發改委林念修:從五方面發力智能汽車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指出,基于新技術、新業态的加快突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開始産業化快速發展,同時也在智能化上發力。發改委将從五方面持續發力,進一步推動智能汽車行業加快發展:
一是加強統籌協調,全力推進改革創新。建立智能汽車創新發展統籌協調機制,充分調動和彙聚政府部門、龍頭企業、研究機構、行業組織等多方面的力量和資源,全力推進戰略實施,創立智能汽車中國标準體系。
二是推動跨界融合,大力培育産業生态。加強汽車制造、信息通信、互聯網等領域骨幹企業的相互合作,強化産業鍊的關鍵環節,加快智能化關鍵零部件及系統的開發應用,提升整車智能化水平,打造具有國際競争力的智能汽車品牌和領軍企業,圍繞智能汽車消費使用,積極培育定位導航、車用通信、信息安全、數據服務、智能出行等新市場業态和新商業模式。
三是鼓勵開放合作,合力開發全球資源。支持國内企業廣泛開展國際合作,通過聯合開發、合資合作等途徑,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經驗,加快海外市場布局,增強海外研發能力,拓展海外發展空間。鼓勵外資企業積極參與中國智能汽車發展,利用多雙邊合作和高層對話機制,加強産業合作交流、标準協調互認,構建協同創新體系。
四是堅持純電驅動,助力實現換道超車。大力支持制造裝備的自主創新,系統支持具備國際競争力的領軍企業加快發展。開展新能源汽車企業的清理規範,修訂《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優化産業布局和結構,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投資項目管理,探索在全國碳排放市場開展新能源汽車碳配額交易,建立市場化、法治化的長效激勵機制。完善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使用的政策體系,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實施“零排放行駛區域”等措施。
五是完善制度供給,着力優化發展環境。推進智能汽車測試生産、銷售使用等領域的立法進程,營造保障安全、促進發展的法治環境,推動智能汽車網絡服務、信息安全、共享出行、金融保險等領域管理政策制定出台,為智能汽車商業化應用積極創造條件。
交通運輸部劉小明:2020年交通領域新能源汽車應用達60萬輛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表示,交通運輸部在城市公交、出租汽車、物流配送過程中優先推廣新能源汽車并将進一步擴大領域,除港口和機場服務外,再加上汽車租賃和郵政快遞,交通運輸部提出新目标是,到2020年交通運輸領域應用新能源汽車将達到60萬輛。
積極推動自動駕駛、新能源汽車的研發與應用,促進交通運輸裝備升級換代,是提升交通運輸服務質量、提升交通運輸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載體。為此,交通運輸部就推進自動駕駛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提出三點意見:第一,交通運輸部始終高度重視并積極推進自動駕駛與車路協同同步發展。第二,交通運輸部始終堅持創新發展,統籌規劃新能源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應用。第三,交通運輸部始終堅持多方協同,創新驅動推進綠色出行優先發展。
而為了支持交通強國建設,交通運輸部将積極實施綠色出行促進工程。一是深入實施公交優先發展戰略。二是擴大綠色低碳出行服務供給。三是加強綠色出行宣傳教育。
國家能源局劉寶華:從三方面加快新能源汽車産業培育和推廣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寶華表示,截至去年底我國各類充電樁達到45萬個,其中全國私人專用充電樁24萬個,公共充電樁21萬個,保有量位居全球首位。
雖然充電基礎設施發展較快,但行業仍然面臨着基礎不牢固、發展不均衡不充分等問題。一是充電設施平均利用率相對較低,行業盈利能力低,商業模式尚未成熟,有待進一步探索。二是充電設施運營企業在整體産業鍊中處于弱勢地位,車企參與度相對較低,動力電池充電技術升級難以協調。三是充電設施總量雖然較大,但技術水平依然偏低。各類充電設施隻能實現單向充電,還難以與電網互動,私人充電設施無法提供智能共享服務。四是充電運營企業衆多,手機應用程序較多,運營商平台數據“互聯互通”水平有待提升。
下一步,國家能源局将會同相關部門和相關的企業,從三方面着手,突出抓好充電基礎設施創新發展,從而推動充電基礎設施發展邁上新的台階。
一是支持探索創新充電商業模式。借鑒歐州等國外的先進經驗,會同相關部委加大協調力度,督促車企深度參與充電運營服務,推動充電運營商與新能源出租車、網約車等企業加強合作,提高運營效率。鼓勵整車企業向充電服務運營商購買配套服務,更好發揮車企引領作用,促進車樁協同發展,提升用戶充電體驗;探索特許經營模式,吸引專業充電運營商負責運行維護,推動充電基礎設施專業化、規模化發展;配合相關部委,指導各地完善充電設施建設獎補辦法,切實發揮好獎補資金的導向作用。
二是加快推動先進技術研發。在進一步提高交流慢充、直流快充技術水平的同時,瞄準标準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發展方向,加快柔性充電技術推廣應用,加強無線充電、智能充電等關鍵技術攻關,盡快取得突破。支持私人充電設施開展智能化改造,提供共享充電服務。在重點區域開展充電設施與電網互動試驗示範,加強裝備研發,做好技術儲備,适應未來電動汽車大規模發展的智能互聯變革。
三是推動充電服務平台整合發展。積極發揮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等行業組織的作用,實現國家電網、普天新能源、特來電、萬幫等龍頭企業平台數據共享,在各運營企業信息平台基礎上,利用中央補助資金的杠杆作用,加快推動國家級服務平台整合發展,為新能源汽車用戶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充電服務。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認為,我們正在經曆一場偉大的汽車革命,我們必須跳出電動汽車,來評估它對未來經濟社會的影響。
中科院歐陽明高:新能源智能化電動汽車是趨勢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執行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表示,電動汽車高比能量動力電池的發展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比能量等性能指标其次。
電動汽車總體能耗偏高,節能潛力很大,節能的意義比燃油車更大。歐陽明高表示,續駛裡程增加需要依托電池的比能量上升,但是整車廠不能把電動汽車的技術提升全扔給電池廠,整車集成的核心技術就是降低電耗,電耗是純電動汽車整車集成水平最重要的體現。
歐陽明高指出,一年來,以無機硫化物固體電解質為核心的固态锂離子電池取得重要進展,但受到固界面穩定性和金屬锂負極可充性問題的制約,真正的全固态锂金屬電池技術還遠未成熟。固态電池的發展技術路線,從電解質的角度會從液态、半固态、固液混合,到固态,最後到全固态;負極會從石墨負極、矽碳負極,最後有可能到達金屬锂負極,但目前無法确認。
歐陽明高認為,面向未來的汽車是新能源智能化電動汽車,即電動汽車+駕駛智能化+充電智能化。駕駛智能化已經快成紅海了,但是充電智能化還是藍海一片,它比駕駛智能化可能難度要更低一些,推廣起來反而更容易一些,需要開辟另外一個能源智能化的大空間。
電動乘用車公共快充補電站發展大概分為三個階段:從目前到2020年,從小于60千瓦的快充到小于150千瓦的快充,我們推廣自用樁,同時研究以大功率快充為代表的各類充電技術;2020年-2025年,示範新一代充電技術,大規模的V2G示範應用;2025年之後,推廣新一代充電技術、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改造,實現新能源智能化,滿足乘用車的快速補電需求,同時帶來整個能源交通系統的革命。
百人會陳清泰:不轉型就會冒被颠覆的風險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認為,我們正在經曆一場偉大的汽車革命,支撐汽車革命的是新能源和信息技術的快速進步,倒逼汽車革命的是拯救地球減少碳排放和保護環境的緊迫性。我們必須跳出電動汽車,來評估它對未來經濟社會的影響。
陳清泰将此次汽車革命總結歸納為7點:第一,汽車這個曾經改變了世界的機器正在被改變。電動汽車快速增長,可能會在未來5年或者更長一點時間發生,它的基礎就是電動車的性價比要達到或超過燃油車,汽車革命已經到來,不适時轉型就會冒被颠覆的風險。
第二,傳統汽車自身痛點和這次變革重點。一方面,傳統汽車還不夠清潔,要轉向電動化、零排放。另外,傳統汽車的身軀已經十分強壯,但是它的頭腦卻略顯簡單,基本還停留在從A點到B點的移動功能,因此需要賦予它一個強大的頭腦,通過人機界面實時與外部世界保持更人性、有熱度的連接,成為比智能手機更加強大的超級移動智能終端。對于造車新勢力來說,汽車畢竟是一個每車零件數以萬計、廠家年産量以十萬計的高速移動、軟硬件結合的複雜機器,要保證産品的高質量、高一緻性和持續穩定的生産是一個難度很高的門檻,造車新勢力對此應抱有足夠的敬畏心理,虛心向傳統車企學習。
第三,孤立地把汽車動力從燃油轉向電力并沒有太大意義。
電動車要做到綠色減排,依托的是可再生能源的供電,而較大規模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則有賴于消納和存儲間歇性電能的載體,儲電能力不足,是我國可再生能源進一步發展的瓶頸。
車載電池是一個個移動儲能點,也是一個個移動微電源,通過能源互聯網的銜接,可以與再生能源形成最佳組合。目前雖然有各種儲能手段,但從靈活性、規模、成本等各方面看,車載電池是解決可再生能源間歇性的一條根本途徑。
未來的電動車因其數量龐大,總體有強大的儲電容量,足以保障可再生能源的充分發展。可以預期,最遲到2025年電動車性價比超過燃油車,太陽能和風能發電成本低于化石能源,到那時市場将以強大的力量推動這場汽車革命和能源革命,實現綠色出行、綠色生活。
第四,汽車革命引發的是一場體系化、生态化的變革。就像智能手機一樣,它不隻替代了功能手機,而且颠覆了如攝影、錄像、零售、支付、社交等衆多行業,催生了太多的新業态、新模式。電動汽車它不隻是用電能替代燃油,它更是拉動這一輪工業革命的支柱型引領型産品,它有極強的能力,廣泛吸納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大數據、雲計算以及新技術、新材料、電子電力、先進制造等方面的新發展、新勢能,成為衆多産業融合創新的一個大平台,促進技術進步和結構升級。
技術路線的變軌也會帶來能源原材料制造業、服務業和就業崗位的結構性調整,較大程度上會重塑産業生态。
第五,電動車+互聯網+自動駕駛将助推共享出行。
滴滴打車公司2012年成立,經過短短五年的運營,2017年當年在全國400多個城市為4.5億用戶提供了超過74.3億次的移動出行服務,平均每天超過2000萬次;而順風車、快車提供的拼車服務累計分享座位超過了10.5億個。共享汽車以不同的方式和服務滿足了不同人群的出行需求,這種趨勢還将以每年30%的速度發展。
在中國,互聯網已經深入人心,電動車+互聯網+自動駕駛與共享出行搭配,為重構城市交通出行、再造城市交通體系開拓了新視野、展現了新空間。
第六,未來的汽車,不僅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而且也存在巨大的想象空間和創新空間。
電動化隻是這次變革的1.0版本,要充分釋放未來汽車造福社會的潛能還有賴于網聯化、智能化和出行服務的創新。
我國電子信息企業和互聯網企業有很強的經濟技術實力,他們應該抓住汽車革命的曆史機遇,主動出機,出行服務企業要不斷創新服務模式,精心培育客戶群體,共同分享這塊超過10萬億的大蛋糕。
汽車企業要像上汽、長安那樣把互聯網合作夥伴請進來;而互聯網企業要像阿裡、百度、騰訊那樣把手和腳要伸進去,協同創造我國未來汽車更加美好的前景。
第七,政府要為未來汽車大規模進入市場做好準備。
未來的汽車作為支柱型龍頭産品,連接着能源革命、交通革命、技術革命和消費革命。它是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基本單元,是将綠色能源、智能電網、未來出行、新一代移動通信鍊接在一起的紐帶。
有機構預計,到2030年,我國電動汽車的産銷量将超過1500萬輛,不同級别的自動駕駛基本普及,保有量将達到8000萬輛。這個預測要變成現實,涉及能源結構的調整、智能電網的建設、基礎設施的升級、新一代移動通信的支持、産業鍊的調整改造、就業崗位的轉移以及法律法規的調整等等,可以說,這是一場波瀾壯闊的工業革命。而每一方面都是周期較長、牽動全社會的巨大系統工程,這些都是産業發展所必需,而僅憑企業又無法做到的。為此,政府需要未雨綢缪,做好頂層設計,給市場和社會一個應有的預期,有序地進行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