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縱橫》:您在報告中提出要“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的驅動力”,原因是什麼?
付炳鋒:首先是宏觀戰略機遇的影響,黨中央國務院提出了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提出創新驅動、“一帶一路”、"中國制造2025"等重大戰略,為汽車産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此外,國家實施五大發展理念,推進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為汽車建設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也創造了重大的戰略機遇。
前不久,《中國汽車産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明确提出了我國汽車産業中長期的戰略目标和任務,也把智能網聯汽車和新能源汽車作為引領産業轉型升級,建設汽車強國的突破口。目前國家意志形成了政策帶動市場,市場拉動企業,企業和行業共同技術進步的局面,這是制度自信的表現,而制度自信也是我們産業發展強有力的推動力。
而從企業的社會責任來看,也對行業的發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環境污染不斷加劇,中國汽車工業已經進入“低碳化”為主題的産業和産品結構調整的升級階段。經過“十一五”、“十二五”乃至“十三五”的推動,中國汽車工業在節能和新能源方面,尤其是新能源方面和智能網聯方面,應該說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
但是,中國汽車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數同比在全球也是最高的,數字也比較驚人。這也給我們在智慧城市、智能汽車等方面的發展提出了更多要求。交通擁堵成為各大城市的突出問題,也是全球一線城市要亟待解決的問題。從行業競争地位上看,在新一輪技術革命大潮中,中國汽車企業與全球各大企業已經是同台參與、共同進步。在技術法規方面,世界的一些組織提出來與中國協調發展,在技術上要相融,要創造一個共同繁榮的局面。這也是中國汽車工業發展30年,走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形成的新格局。這之前,我們是以技術引進為主,總被說成是“引進了技術,丢掉了市場”。今天,大家可以非常欣慰地看到,在新一輪技術革命到來的時候,中國汽車工業、中國汽車企業,可以和全球知名的企業走到同一個平台上共同發展。
當然,産業生态的變化也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互聯網時代技術革命,給企業和産業的發展帶來了深刻變革,也創造了許多新的機遇。從供給側結構改革來看,産品技術不斷在提升。同時,給汽車制造業也帶來了深刻的變革,智能智造将徹底打破以前大批量生産的模式,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個性化定制。實際上真正能給企業帶來效益的,就是要滿足消費者的個性需求。大家知道,過去幾十年,西方的汽車行業的産業價格很低,購買的客戶也不是很多。而真正掙錢的是個性選擇的配置。今天,在智能網聯的大環境下,汽車産業如何滿足個性化需求,這是一個亟待需要跟上的課題。
同時,共享出行,為汽車産業向服務型轉變,也提供了巨大的空間。過去我們做OEM是以制造、銷售為主題,未來逐漸将以使用、服務、出行為主題。汽車産業過去的傳統方式是以造車和賣車為主,這已經不是未來我們所要走的道路。未來,汽車一定是一個跟互聯網深度融合的産業,汽車行業将提供更豐富、更有價值的服務。
《汽車縱橫》:要發展“智能網聯”有哪些關鍵要素?
付炳鋒:法規标準的完善,受到國際的高度關注,中國在标準法發展的時候,一定要和國外的協同發展。除了車輛本身涉及到的控制預警,還有信息識别、互聯等的技術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跨行業的相關标準的體系建設,這裡包括通訊、定位、智能城市以及法律的保護、社會的安全、個人的安全、信息安全等。應該說,到目前為止,我們在智能網聯方面一些标準在形成,專業層面在積極探讨。我們也知道,發改委最近也對智能網聯的長期戰略做了部署,要統籌協調,要給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帶來積極的影響。
此外是基礎設施的推動,智能網聯汽車離不開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的建設,以及基于大數據平台的數據快速處理和互相的傳遞。由超算技術支撐的智慧城市的生态系統,也可以保證城市的交通安全高效的運轉。
從空間覆蓋上來看,大家能夠看到更加精确的定位和足夠帶寬的網絡覆蓋,這将給汽車在出行過程中傳遞出更加豐富的一般性信息。智慧城市和智能交通的建設、實時的傳遞智導服務,使得汽車可以感知到無限的外延空間。現在在汽車行業大家做得最多的是,給汽車開發它的感知系統。開發這些系統的極限目标都是希望做到汽車和駕駛者(坐在車上的人)一樣的聰明,一樣的反應敏捷,這僅僅是在車這一端技術上的要求。但大家也知道,我們在道路上行使時,三米以外的事情我們也不一定知道,當我們在走到一個路口的時候,不一定知道前面是怎麼分線的,當我們進入一個隧道的時候,我們也不知道這個隧道是否擁堵,我們就紮進去了。
未來,在智慧城市和智能交通的時代,人們的感知空間将得到無限擴展。所以我們需要的已經不再是看得到的空間,而是能想得到的空間。駕駛者要想了解什麼,我們的智慧城市、互聯汽車就能提供什麼樣的服務。所以為實現智能交通和打造智慧城市,也必将要進行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進行通訊設施的建設,形成方便、快捷、高效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
當然,我們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也非常關注一個問題,就是未來,我們的車究竟要複雜到什麼程度?車上的智能電腦能不能達到人的敏捷判斷程度?要實現這種判斷,我們所付出的成本是多少?所以,我們感覺未來的交通,我們應該是建立在高度文明的交通秩序下的。如果忽然前面的車上飛下來一塊木闆,這個事情就非常複雜了。所以應該是一個高度文明的交通秩序,而不是現在出現的混亂現象。
《汽車縱橫》:就是說,汽車的發展與智慧城市的發展也相關?
付炳鋒:車與智慧城市在技術層面融合的課題,也值得我們探讨。我們感覺不可能把每一台車都裝上一個像人腦這麼智慧靈活快捷的反應周邊事物的電腦,那樣的話,我們車将非常複雜。所以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的建設,一定是和智能汽車有一個比較合适的技術結合節點,這是值得思考的一些觀點。
實際上,谷歌在開始探讨智能駕駛的時候,是在車上放一個感知器,他希望能感知周圍的一切,然後在車裡面處理,處理之後再做出迅速的反應。而我感覺,除了這個之外,我們應該有一個可以使人的感知無限擴大的、整個城市的快速大腦,所以,在未來,超算可能會成為智慧城市的重要的技術支撐。大家知道超算技術在中國發展得特别快,随着空間技術的發展,中國的超算“太湖之光”,已經達到了比當今美國最快計算機還要快兩倍的速度。我們相信,未來我們的智慧城市,每一個城市都有一個超算電腦,可以準确地定位每一台車,可以實時、準确輸出城市的情況。那麼,我們的車也不用做得那麼複雜,我們不用出那麼多的成本。
所以,應用示範的推廣,在智能汽車發展過程中也是一個必要的條件。在國家積極倡導,以及各級政府的支持下,智能汽車應用示範的活動在全國各個地方都廣泛開展起來了。從不同的層面進行示範測試,這是智能網聯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和組成部分,是一個互動的、相輔相成的發展過程。據說英國在智慧城市的應用示範方面更加開放,我想,也應該借助國外的一些開放制度,促進我們智能交通的建設。
《汽車縱橫》:能否請您介紹一下一汽在“智能網聯”方面發展的規劃。
付炳鋒:一汽在2015年發布了“摯途”戰略,明确了發展的目标,标志着一汽已經形成系統化的智能網聯汽車、自主創新、技術路線和規劃。作為老牌的傳統企業,一汽也非常重視企業的轉型方向,我們将深耕智能網聯技術,積極創新服務出行。未來,我們緻力于成為優秀的汽車智能和移動出行服務的提供商,同時,我們也在積極和相關産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
在跨境融合方面,我們在發揮自身優勢的同時,也在構建與學校、科研院所建立聯合機制,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攻克智能網聯汽車的内腦、感知、學習等一些技術。通過與其他企業的共同創新,着力解決智能汽車核心部件和重要基礎設施的一些關鍵點,打造國内智能汽車産業生态。
此外,我們也在探索新的業務模式,基于大數據挖掘個性化需求,建立個性化的顧客溝通服務體系,通過建立衆創衆包平台,提供個性定制産品和服務,建立服務型的經營模式——這一點實際上對傳統制造業影響非常大,過去我們汽車企業能給用戶的是非常有限的。未來,在互聯網環境下,可以加快企業和用戶之間的溝通,加快整車企業和零部件企業的溝通,整車企業将為用戶不斷提供他需要的個性化産品,同時也可以在用戶使用汽車産業的生命周期内,對客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甚至,我們也在探索開發,可裝修、可翻新的一些技術。
可以這麼說,未來的“個性化定制”一定不是今天汽車産業的這種模式,也不是今天汽車開發的模式,它一定是在最大限度從設計上創造了所能滿足客戶的各種需要,同時這也将帶來汽車“四大工藝”的革命性變革。我們不大可能再用“四大工藝”大批量生産,然後把這個車交給經銷商,經銷商再送給客戶。可以說,“智能網聯”也涉及到老牌企業在制造領域将來的深刻變革。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一汽願與行業中的所有參與者攜手共進,共同迎接新的産業生态的到來。
鍊接:
2015年4月20日,中國一汽發布“摯途”互聯智能技術戰略,明确指出中國一汽将在2025年實現智能商業服務平台運營。戰略的發布标志着一汽成為國内首批發布完整互聯智能戰略的車企之一。面對汽車行業“互聯網+”的浪潮,中國一汽表示,将把“摯途”打造為國内領先國際一流的互聯智能技術。
中國一汽用“摯途”二字作為互聯智能技術戰略名,有着深刻的含義:“摯”常指“親密、誠懇”,代表了中國一汽對包含客戶在内的“摯友”們的尊重,“摯”也意味着“心手相牽”,是“互聯網+”與汽車行業緊密融合的生動寫照;“途”是戰略路徑,也是“藍途”的延續,中國一汽将在“藍途”戰略平台基礎上,全面實施“摯途”戰略,打造基于互聯網+的智能化技術創新平台。
面對汽車行業“互聯網+”的浪潮,中國一汽緻力于把“摯途”打造為國内領先國際一流的互聯智能技術,希望“摯途”能成為:客戶默契的互聯、信賴的駕駛、親密的服務。為了實現這個目标,中國一汽依托于強大的自主創新實力,已形成了包含:“基于互聯網+的設計、制造、服務一體化技術平台;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與底盤機電一體化技術平台;整車和總成電子控制嵌入式軟件技術平台;汽車智能移動技術平台;D-Partner+信息服務技術平台”在内的五大技術支持平台。
在未來的十年内,一汽“摯途”将從當前的“摯途”1.0發展為“摯途”4.0。為此,中國一汽制定了詳細的技術發展規劃——目前,“摯途”1.0已應用到紅旗轎車上,具備ACC、AEBS、LDW等駕駛輔助功能,為客戶提供“輔助駕駛”(ADAS)。
2018年實現“摯途”2.0,這是中國一汽互聯技術應用的一個裡程碑式的節點,将發布紅旗品牌互聯智能乘用車和解放品牌互聯智能商用車,具備單任務短時智能托管、D-Partner2.0的車輛智能服務功能,完成智能互聯生态圈布局。
2020年實現“摯途”3.0,中國一汽将發布高速公路代駕産品及深度感知和城市智能技術,具備多任務長時托管和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提供功能。
2025年實現“摯途”4.0,中國一汽将實現智能商業服務平台運營,高度自動駕駛技術整車産品滲透率達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