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莉/文
這家2014年底獲批開業的網絡銀行,因2015年初李克強總理見證了其第一筆貸款的發放而火了。
2014年12月16日,獲得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稅務登記證的深圳前海微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兩天後,微衆銀行官網正式上線,并在首頁寫下了“我們是銀行?我們是互聯網公司?我們是互聯網銀行!”的宣傳語。
作為國内首家互聯網銀行,微衆銀行一直緻力于将前沿技術和創新運用于科技、金融和互聯網業務,服務個人、微小企業,明确提出不設立物理網點和櫃台,所有獲客、風控、服務都在線上完成,從其辦公室内的标語“科技、普惠、連接”便可見一斑。
“我們希望把互聯網平台以及傳統金融機構都連接起來,為用戶提供傳統金融機構的金融産品,也幫傳統金融機構通過互聯網獲取更多元化的客戶,這個定位與傳統銀行非常不一樣,所以我們是一家有強大金融科技能力的銀行。”微衆銀行副行長兼首席信息官馬智濤如是說。
去IOE和SaaS+
早前,在IBM、Oracle和EMC三巨頭構成的數據架構主導世界的情況下,中國金融行業尤其是銀行業的IT均是基于IOE而建設的,形成了巨大的依賴性,如果将架構替換成新的解決方案成本很高,不能說不用就不用。因此,去IOE的道路艱辛。
然而,從拿到牌照起,微衆銀行隻用了短短兩年的時間完成了在金融業深耕數十年的大型銀行都未能走完的路——吸收了在互聯網發展多年的IT架構經驗,實現了完全基于開源技術以及分布式架構搭建的IT體系,實現“去IOE”。
馬智濤曾在平安負責IT長達十年,對傳統金融機構的包袱和憂慮深有感觸。在他看來,微衆銀行能做到這點與一出生就自帶的輕資産、重科技的定位有關。
首先,作為金融業新兵,微衆銀行可謂白紙一張,沒有任何積累也就沒有任何曆史包袱,對IOE架構依賴度低,更容易脫離IOE架構,不需要被傳統架構和賬戶遷移風險局限。
其次,相對于傳統行業,互聯網公司的IT架構早已實現去IOE。騰訊作為發起企業,可以算是微衆銀行的技術後援。
在微衆銀行成立之初,核心團隊從未動搖的念頭就是先夯實技術基底。于是,與傳統銀行不同的是,微衆銀行最先成立的便是技術團隊,之後才逐漸有了更多的業務部門。
馬智濤介紹,最先加入微衆銀行的不是業務人員,而是技術,現在科技團隊超過400多人,占全行人員一半左右的規模。另外,對傳統銀行的IT開發人員來說,業務部門會先把需求提出來,而微衆銀行基本上是由IT團隊來提需求,比如系統應該怎麼樣建,怎麼設計。“所以我們沒有真正經營産品需求提出來之前,IT架構就已經根據我們對于業務定位的解讀和對未來業務發展方向的判斷先搭建出來了。經過這樣一種創新的開發模式,我們可以更快速,把我們體系搭建起來。”馬智濤透露,微衆那會希望把互聯網平台以及傳統金融機構都連接起來,為用戶提供傳統金融機構的金融産品,也幫傳統金融機構通過互聯網獲取更多元化的客戶基于這種架構,花了一年時間,微衆銀行就把一個比較全面的作為一家銀行該有的存貸彙三大業務涉及的IT系統都搭齊了。另外,微衆銀行在傳統風控手段的基礎上,引入神經網絡、決策樹和機器學習等國外新型風險識别模型和算法技術,陸續建立社交、人行征信、商戶授信和反欺詐等系列模型,并在模型中注重運用消費、社交行為等動态數據以及通過文字和圖片解析的非結構化數據,實現了基于大數據的風險模型構建,完善自身的風控體系。
近年來,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讓金融服務突破了時空限制,銀行客戶的行為開始從線下向線上、移動端遷移,為區域性中小銀行帶來不小的挑戰。微衆銀行正在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開啟與銀行同業間的技術合作。
自7月14日起,江蘇昆山農村商業銀行的客戶打開手機銀行,可以看到一個“微衆·理财”入口,點擊進去,實際上就可以直接與微衆銀行進行連接,整個操作都是運行在微衆銀行的體系裡。客戶在接受開戶的條款後,就直接可以在昆山農商行的手機銀行裡開出微衆銀行的二類賬戶。如果對“微衆·理财”專區的産品有興趣,可以直接在昆山農商行的App裡購買微衆銀行代銷的産品。這在以往是不可能實現的操作。
其實,微衆銀行是将“微衆·理财”SDK(應用軟件包)嵌入到合作銀行的App内,合作銀行的客戶不僅可以體驗其自家App的服務,還可從其App内部進入微衆銀行App,體驗微衆銀行提供的服務。這種模式既不改變合作夥伴對客戶的接觸渠道,也不改變客戶對自己資金的管理習慣,還省去了重新下載App、注冊、充值等繁瑣環節,讓客戶方便、快捷地獲得微衆銀行提供的産品和服務。
在SaaS(軟件即服務)基礎上,微衆銀行衍生出“SaaS+”(軟件即服務+行業)的方式,為合作銀行輸送科技創新能力,幫助合作銀行降低其建設自有系統的資源成本和時間成本。
如今,除昆山農村商業銀行外,微衆銀行已和國内10多家銀行确定了科技輸出項目的合作意向。
BaaS雲服務
在金融科技的話題裡,區塊鍊是繞不過去的熱點。這個通過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體維護一個可靠數據庫的技術方案,能夠讓區塊鍊中的參與者在無需相互認知和建立信任關系的前提下,通過一個統一的賬本系統确保資金和信息安全。
近年來,區塊鍊技術正在走進政府決策、金融機構、大型企業的視野,目前區塊鍊的應用範圍包括數字貨币、支付清算、信貸融資、金融交易、證券、保險、租賃、物流、醫療、公證等領域。
如今,區塊鍊技術的具體應用形式基本集中在三類:一是公有鍊,就像比特币一樣,沒有限制,你如果要加入,隻要下載軟件,認可了協議,就成為區塊鍊的組成部分,成為區塊鍊裡每一個參與者賬戶的記錄主體,徹底去中心化;二是私有鍊,需要獲得許可,僅單獨個體或機構享有該區塊鍊的使用權和控制權;三是聯盟鍊,介于公有鍊和私有鍊之間,由一定數量的特定成員組成,任何新加入的成員都需要經過現有成員的許可。所有成員以某種共識機制來确定區塊的打包權,即記賬權。成員之間可以事先制定聯盟鍊内的運行規則,以算法來保證任何單一成員都無法篡改信息或惡意寫入虛假信息。
同很多探索區塊鍊技術可應用性的企業一樣,微衆銀行也進行了相關研究。5月31日,微衆銀行聯合平安銀行、招銀網絡、恒生電子、京東金融、深圳市金融信息服務協會等25家機構,發起“金融區塊鍊合作聯盟(深圳)”,希望打造一個金融行業的區塊鍊研究基地,并将合作推出各種區塊鍊金融和泛金融應用,從而加速推動區塊鍊技術的實際應用與發展。
“區塊鍊要真正套嵌在金融場景中,還有很多低層、基礎工作需要做好,所以我們之前有很多思考和取舍。”馬智濤說,“我們認為一個比較能夠落地的嘗試是聯盟鍊,可以讓一些可以互信的金融機構,參與到這裡面來,然後大家共同去開發一些比較符合這個主張的應用。”
實際上,聯盟鍊還是有很多底層工作要做,包括标準——誰能夠進來,怎麼進來,進來之後,到底在哪個環節做加密、解密等。馬智濤認為,如果這些标準不定好,本來區塊鍊強調的一些安全體系,可能也會被破壞,反而會構成很多風險。
微衆銀行“微粒貸”采取聯合貸模式,就使用了區塊鍊技術。微粒貸聯合許多傳統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與衆多商業銀行一起放貸。“事實上,傳統做法是我們有一個賬本,他們有一個賬本,然後我們每天進行對帳。現在我們想法就是,把這個賬本放在區塊鍊上,雙方共同維護。”馬智濤介紹,這種模式的風險在受控範圍,因為都是微衆銀行的合作銀行小聯盟。“同時可以通過這個應用把區塊鍊底層技術完善,跑通跑順,在區塊鍊整個運維過程當中,遇到困難、挑戰也可以及時發現和解決。”
在籌備過程中,微衆銀行就跟騰訊雲進行合作,在金融雲領域開展嘗試。如今,微衆銀行将騰訊雲作為其Fintech的底層技術支撐,一起設計構建分布式金融系統的基礎平台。雙方推出BaaS(區塊鍊即服務),将搭建的聯盟鍊體系放在騰訊雲上,供聯盟成員使用。BaaS可幫助成員們構建合法合規,能較大提升區塊鍊交易性能且不需消耗大量計算資源。
另外,對于開發者來說,BaaS可以提供友好、簡單、跨平台的應用開發API,加速開發流程,并提供圖形化管理台和區塊鍊浏覽器,改善區塊鍊的創建和管理的操作體驗。
“現階段還需要把很多區塊鍊技術低層搞好,先從一些風險比較低的場景上嘗試,技術成熟後再進一步探索未來使用和發展空間。”馬智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