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中華民族的血脈榮光
本刊記者于昊
在甯波的天一閣,藏有一部工匠神典,名叫《魯班營造法式》。這部誕生于明代的古書,凝練着古人在木工行業的智慧。收藏至今,它已成為木工、建築等行業的史學聖典。
這部書之所以流傳至今,不僅因為魯班的傳奇,更是因為“工匠”文化在中國千百年來的傳承。
“工匠”以及“工匠文化”絕非舶來品,隻是在中國近代的動蕩和變革中,淡出了這浮躁世界的視線。其實,工匠和它代表的精神在中華大地從未間斷。在近期精彩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中,我們就看到在故宮的圍牆内,那些終其一生修複文物的工匠們。時間流過他們的人生,流過他們的後輩,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正是發源于中華民族上古年間的“工匠精神”。
我們有必要在這裡對中華民族發明的“工匠”一詞進行解讀,即使它似乎在日本被發揚光大、在德國被實踐出精華。
匠,在《說文解字》中,釋義為“匠,木工也。”這是一個會意字,從匚,指盛放工具的筐器;從斤,就指的是工具筐裡放着斧頭等工具,表示從事木工。此後随着木工之外的手藝逐漸增多,匠被廣泛用于書籍之中,泛指工匠。
在“匠”的基礎上,工匠一詞随之産生。工匠,被釋義為“有手藝專長的人”。中國古代有“士農工商”四民之謂,其中的“工”就是工匠。在先秦著作《逸周書·文傳》中,周文王教育太子發:“凡土地之間者,勝任裁之,并為民利。是魚鼈歸其泉,鳥歸其林,孤寡辛苦,鹹賴其生,以遂其材。工匠以為其器,百物以平其利,商賈以通其貨。”
戰國著作《管子》曾對“四民”有總結,稱“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民”。由此可見,至少從周朝開始,工匠就已成為中華文明的代表之一。而那時候,日本還是個荒島,歐洲還是古希臘蠻荒的城邦年代。
此後,在東漢王充的《論衡·量知》中有載,能削柱梁謂之木匠,能穴鑿穴謂之土匠,能雕琢文書謂之史匠——工匠在那時已成為各行業掌握手藝技巧的人的統稱。
工匠所代表的精神也早在《淮南子》中就表述過——“士農工商,鄉别州異,是故農與農言力,士與士言行,工與工言巧,商與商言數。”——工匠的特點在于“巧”,能工巧匠脫胎于此。“巧”則是精巧的意思——精确、巧妙。
時下總被當做宣傳口号的“匠心獨運”,正是“巧匠之心”。翻譯成當前的詞彙,正是精益求精、追求創新的工匠精神。
在研讀“工匠精神”的時候,我無意發現了一個經常聽到的獎項——“中國建築工程魯班獎”。這一獎項獎勵中國建築中的優秀工程,以“工匠之神”魯班的名義。魯班有多神,在這裡無需贅言,“班門弄斧”這一成語足夠說明問題。但在這裡,必須要提到魯班的另一種神——工匠精神,至今人們仍在成語中、獎項中、收藏的古書中使用“魯班”,這本身就是對“魯班精神”的緻敬,也是對他所樹立的工匠标準的緻敬、更是對他傳承至今的工匠精神的緻敬。
所以,源于中華大地的“工匠精神”,在如今現代工業的機器轟鳴聲中重拾,既是對中華文明的血脈傳承緻敬,又是對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時靈魂的召喚。
當人類曆史上又一次工業革命到來之際,中國制造和中國的工匠精神會成為曆史的标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