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器》雜志“加西貝拉杯尋找中國家電業的工匠精神”大型走訪活動中,來自到美的集團中央研究院的先行研究高級工程師張輝是一個特例。在他身上,傳統工匠的那種執着于某一項工作的特點并不突出。但是,讓《電器》記者感觸至深的是,作為一名“身懷絕技”的工匠,如何能夠找到一個合适的平台讓自己的技能得到充分發揮,在張輝身上得以充分體現,這也是每一位“工匠”值得思考的問題。
張輝加入美的的時間并不長。2014年美的集團組建中央研究院後,張輝才從一家跨國企業“跳槽”到美的。很顯然,張輝對這次跳槽極為滿意,對美的的一切都有極大的認同感。“美的在很多方面比較像跨國企業。比如開放和積極向上的氛圍。”張輝說,美的與跨國企業最大的不同在于“人一下子變得忙碌了很多”。“來美的不就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價值的嗎?”說到這一點,張輝的語氣變得極為堅定,“退一萬步說,從跨國企業來到國内企業,我還是有一點小小的‘民族心’在裡邊。做出點成績,說得高一點叫情懷,說得低一點叫成就感。所以,來美的我是義無反顧的。”實際上,作為流體力學博士,張輝當初選擇家電業,也頗有些“良禽擇木而栖”的味道。“我的很多同學都從事航天事業,他們有他們的成就。來到中國家電業,我也會有我的成就。”張輝認為,目前,中國家電業是他看到的唯一一個能在全球嶄露頭腳,能夠靠技術和實力确立自己全球地位的制造業。“中國家電業已經走過‘溫飽階段’,它有更廣闊的視野,也應該有更高的目标。”張輝說,“我們掌握了所有的技術點,下一步要做的是融彙貫通。這個過程中更重要的是思維方式的變化,在核心技術上建立自信,從多年習慣的‘跟随’變成創新性的‘引領’。”
“自2016年初開始,美的中央研究院就要求我們與九大事業部對接,去解決事業部的技術難題。我負責冰箱和廚房電器事業部。這項工作中最簡單的思路就是與行業内最高檔的産品對标,彌補自身産品的不足。”對于自己的忙碌,張輝這樣向《電器》記者解釋,“以冰箱事業部為例,主要在做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我們的‘爆款’産品在原有基礎上、在不提高成本的基礎上對其技術指标進行全面提升,比如制冷性能、噪聲、能效指标等。二是全新産品平台的開發。比如美的計劃2017年上市新冰箱項目,我需要牽頭拉動中央研究院的相關資源,與事業部對接。第三項工作的壓力最大,就是要建立冰箱事業部标準化、模塊化的技術平台。”在廚房電器事業部,學流體力學的張輝盯上了吸塵器。“家電是最能反映消費者生活水平的産品。吸塵器在中國普及率還不高,是非常有前途的産品。”張輝說,“作為美的,如果做好産品定位、用戶研究,用核心技術去支撐,完全有理由把吸塵器做得更好。”除吸塵器外,張輝還在幫助廚房電器事業部做吸油煙機項目。2015年底,美的推出的高端“爆款”天幕系列吸油煙機,張輝就傾注了大量的心血。“通過對風機和葉輪進行技術提升,這款産品做到吸力大的同時,風量也大。實際上,用戶想要的不是大風量,也不是大吸力,而是靜音和排煙好。從這一點出發,我還會在吸油煙機上繼續努力。”張輝笑着說,“與事業部對接的項目都是從跟随到引領的突破性項目,其實技術點都在,要做的隻是用方法和工具讓這些技術在産品上落地。”
對張輝來說,與各大事業部對接的過程很顯然是愉快的。“2016年初,當中央研究院要求我去冰箱事業部解決技術問題時,我連冰箱事業部的大門在哪裡都不知道,壓力很大。但是,當我到達冰箱事業部時,幾乎可以立刻融入他們的團隊,投入工作當中。美的的務實、開放、合作、團隊的活力讓人對工作充滿激情。”張輝說,“這就是美的的魅力。”
采訪結束後,與張輝一起到美的中央研究院食堂一起吃飯。一位同事見到他,遠遠地跑過來打招呼說:“張輝,好久不見。”“是啊,不停地在出差。”張輝回答說。聲音響亮而充滿笑意。很顯然,這句“不停地在出差”不是抱怨,而是“理工男”心中的一種幸福,一種為在忙碌中實現自己價值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