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人工智能,就是抓住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的重心。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不僅讓中國具備了彎道超車的機遇,也賦能家電産品,推動了整個家電産業在互聯網時代的技術創新和産品疊代速度。但目前應用成熟的人工智能技術,大多為“交互方式”,距離真正的人工智能家電還很遙遠。對家電企業而言,如何在構建智慧家庭的過程中,将更多的人工智能技術商業化,并深度賦能家電産業才是關鍵。圍繞“AI”構建戰略高地,人工智能漸成家電企業布局重點
創新已經成為家電企業應對下行壓力的新動力,對于高度全球化和市場化的中國家電業而言,家電産品研發與技術創新将繼續收獲新的成果,轉型和升級是行業發展的主旋律。近年來,家電企業在保持對材料、核心部件等領域持續創新的同時,也經曆了物聯網、人工智能(以下簡稱AI)等技術的洗禮。2018年,人工智能家電層出不窮,主流企業幾乎都有涉足。在人工智能底層技術不斷完善的同時,各類前所未有的AI應用技術正在不斷賦能家電。
站在AI概念大熱的風口上,家電企業紛紛借此東風加快智能化轉型,大到人工智能冰箱、電視機、洗衣機、空調,小到智能音箱、機器人等産品不斷湧現。對家電企業而言,人工智能是否已經成為核心戰略?人工智能家電又是如何改變用戶生活?
AI底層技術發展,帶動家電科技創新
人工智能并不是新概念,甚至比中國人接觸家電的時間還要早。談及AI的發展曆史,美的集團中央研究院副院長徐成茂博士将其形容為“三起三落”,并深刻地影響了人類科學的發展。通過對采訪以及結合曆史資料,《電器》記者了解到,早在1948年發表的題目為《智能機器》的論文裡,英國人圖靈就第一次為世人勾勒出了人工智能領域的輪廓,并引入多種對于日後的AI研究至關重要的概念。但被世人熟知的第一次AI興起發生在1956年,多位科學家共同研究和探讨用機器模拟智能的一系列有關問題時,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這一術語,标志着“人工智能”學科正式誕生。20世紀80年代,美國、日本等科學家再次提及AI時,重點是計算機視覺。此後到2006年,機器學習是AI發展的重點,具體包括推理方法、算法、歸納邏輯等。徐成茂表示,該階段是“知識期”,這段時間知識工程和專家系統在歐美發達國家得到迅速發展,并取得重大的經濟效益。2006年AI熱度再次升級,很多應用開始落地,以視覺神經網絡為例,正确率達到65%;到2012年,源于深度學習(deeplearning)快速發展,視覺神經網絡正确率大幅提升,達到85%。不僅如此,這個數字進步的速度令人咋舌,在短短三年的時間内,微軟研究院用了高達152層的神經網絡讓正确率提升到95.06%。這個數字背後的意義在于,機器終于跨過人類視覺的94.9%的壁壘。随後幾年,人工智能技術逐步爆發,開始賦能更多的垂直行業。
國外市場研究機構MarketsandMarkets報告顯示,預計到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将達到1900億美元。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将令大小科技公司都獲得一份無限量的創新收益。國外數據公司CBInsights最新的報告也顯示,全球人工智能産業啟動資金總額中,中國企業占到了48%,而美國企業則為38%。中國初創公司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投資已經超越美國。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帶來的不隻是中國科技公司加速創新的熱潮,更重要的是,還将推動整個家電産業在互聯網時代的技術創新和産品疊代速度。
在長虹AI實驗室負責人展華益看來,人工智能發展分為計算智能、感知智能、認知智能3個階段,當前處于感知智能階段。現階段,人工智能将對消費類電子、教育、交通、制造、金融、汽車等行業産生重大影響。人工智能開始和垂直行業深度融合,面向垂直行業智能化升級的具體需求,緻力于解決實際問題,在家電裡的應用更是如此。
“家電行業正在積極地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滿足消費者需求,打造更為智能的産品。”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理事長姜風表示,“整體來看,人工智能家電的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這主要是因為目前人工智能技術本身發展成熟度仍不夠高,處于應用層面的家電同樣很難達到較高的成熟度。”
AI家電上線,加速融入用戶使用場景
從海爾、美的、長虹、海信、老闆等主流企業在2018年推出的産品來看,AI已經開始影響家電行業的技術發展。智能家電擁有大量的用戶使用數據,通過AI技術,有利于對産品持續進行改進,提升用戶體驗,最終解決用戶的痛點。作為家電行業的巨頭,海爾早已開啟人工智能布局,并在UHomeOS操作系統,物聯網、人工智能兩個技術引擎和定制交互、定制場景、定制服務等方面發力。可見,AI的發展已經帶動了家電科技的創新。以海爾聯合百度打造的馨廚冰箱為例,該冰箱通過全視角高清屏幕實現可視化交互,輕松實現食材管家、廚房超市、美食制作、海量菜譜、影音娛樂等多種互聯網功能,為用戶提供健康、互聯、高效、便捷的美食智慧馨生活。搭載DuerOS的海爾馨廚冰箱,告别傳統的複雜設置和操作,所有美食控溫都可通過語音交互實現。
長虹更是人工智能家電的堅定推動者,如今已經推出了全系産品。長虹CHiQ電視運用了融入遠場語音采集和聲紋識别的人工智能技術。其中,遠場語音采集讓聲音指令不必通過手機、遙控器輸入,隻需跟電視機說出語音指令即可,實現了更為流暢自然的交互過程。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則可以幫助用戶實現模糊搜索。長虹空調不僅有“耳朵”,還有了“眼睛”。長虹Q3Ts人工智能智慧眼櫃機是集圖像、位置、手勢、語音識别四合一體的全智能産品,不僅能聽懂用戶的話,還能看懂用戶的手勢,并可以根據用戶在房間内的位置來調節吹風的方向;圖像識别的應用,讓這款空調可以辨别家庭成員,并可切換到關愛模式,避免冷風直吹的潛在危害。長虹旗下美菱冰箱充分結合水分子激活保鮮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讓冰箱從被動保鮮變為主動控鮮,從變頻控溫、智能交互到智慧控鮮,甚至還能幫用戶搜尋菜譜。
在目前鏖戰正酣的世界杯上,多個球星的進球背景被海信電視霸屏,海信人工智能技術戰略也随之更加清晰地呈現。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海信的語音與圖像識别技術已經把電視機“操控”提到新的高度。以交互為例,海信推出的世界杯官方指定電視機不僅可以自動識别近千名球員的肖像,還可以根據播放的畫面自動判斷場景,自動切換到最佳畫質呈現。比如識别出正在播放足球比賽,電視機會自動轉場到運動顯示模式。可以說,海信在AI電視的“操控”上已經有了自己獨特的技術積累。
“海信基于圖像識别和大數據技術打造的全場景圖搜交互功能,可以做到0.1秒圖像識别、多人同步識别、95%主流明星識别和99%的商品識别,開啟了電視機圖像交互的新時代。”海信集團聚好看CEO于芝濤說,“海信全場景語音交互技術同時支持六大方言、聲紋識别、33種人物關系多維問答等高級人工智能語音服務,并首次把人工智能與足球解說結合起來,可以對此屆世界杯賽程、比賽時間、比賽結果、球員信息和球隊數據等信息做到随問即答。”
除了在大白電和消費電子,AI也在賦能廚電和小家電。智能廚房已經成為這個時代所有廚電企業發力的重心,産品的智能化需要緊貼着用戶的需求走,為用戶提供能夠創造價值的産品。老闆電器CTO王強認為,AI是家電行業發展的趨勢,無論傳統廚電還是互聯網企業的布局都将人工智能技術當做重點。他認為,智能廚電的重點不應該僅限于推薦菜單、語音交互,要通過深度學習收集用戶使用數據、習慣,了解用戶的使用偏好,把标準化的菜譜變成用戶喜歡的菜譜,通過控制火候的大小、吸油煙機與竈具的聯動,達到智能烹饪的效果。據王強介紹,老闆電器最新的ROKI智能烹饪系統,主打廚房生态系統,加入可以實時測溫的智能鍋,感知監測食材溫度,助力精确掌握烹饪火候,結合雲端算法,綜合判斷食材的熟化程度,降低烹饪加工的難度。
對于人工智能在家電行業的應用,展華益總結稱,目前主要落地在人機交互領域。當前的主流交互方式為語音交互,包括語音識别、遠場拾音、聲紋識别、語音合成等應用場景,未來可能發展到視覺交互和多模态交互。目前較多的功能性應用主要為電視機的語音識别、聲紋識别,冰箱的食品識别,空調的手勢識别、人體感知等。技術特點都是深入研究人工智能技術的某方面并挖掘用戶需求,形成一個實際的功能。
拓邦戰略總監劉天喜認為,人工智能将給家電行業帶來3個層面的變化。首先,家電設計會從面向單品轉變為面向智能系統;其次,人工智能會增強網絡效應;最後,加速産品創新疊代的速度。
颠覆家庭生活,AI賦能定義智慧家庭
采訪企業普遍表示,AI賦能後的家電,會給用戶帶來颠覆性的體驗和綠色健康的生活。TCL家電集團CTO邵懷榮博士表示,AI用在家電上是一種必然,聚焦在人機交互方面,帶來了很多颠覆性的變革,包括操作、控制、檢測運行狀态等,都會提升用戶體驗。他以冰箱門開關頻次為例,裝上傳感器,收集用戶全天的使用數據、分析頻次和喜好,了解用戶的使用規律,可以做到節能省電。因為冰箱的工作原理,每次開門都會造成溫度變化,而壓縮機每次快速運轉啟動時非常費電,如果能了解用戶的使用習慣,在開門之前提前1小時運轉壓縮機,就可以做到節能省電。再以空調為例,了解用戶使用習慣、家庭環境的溫度變化、用戶自身對溫度的需求,對企業而言就可以更好地設計産品。據介紹,TCL在産品上體現了新的交互方式、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也投資了芯片企業,将人工智能的成果轉化應用在C端産品上。大的戰略依然是通過“産品+服務”,用創新技術,引導用戶享受健康的生活方式。
實際上,人工智能家電對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會産生影響。徐成茂以美的人工智能電飯煲為例向《電器》記者介紹,現在的消費者在選擇電飯煲時,除了要求滿足煮飯的基本需求外,更加看中使用的便利性和米飯的口感。美的人工智能全自動電飯煲的推出,解決了消費者的這些痛點。據了解,美的電飯煲是一款具有行業革命性颠覆意義的全人工智能産品,其自帶儲米倉并連接了進出水管,可以實現從精确量米、精準進水、自動洗米到煮飯的全流程自動化。用戶隻需拿起手機在操作程序上用語音操控即可,真正做到“隻動嘴不動手”。此外,它還可以自動識别出市場裡常見的大米種類,并根據不同的大米适配不同的加熱曲線,确保在任何條件下都能達到用戶最喜歡的口感。
邵懷榮坦言,AI對家電的影響主要是催生了一批新品類,包括智能音箱、家庭服務機器人等,也給用戶的交互方式帶來了革新,比如語音控制等新奇技術應用。家電企業對AI的應用,目前主要集中在交互方式方面。另外,人工智能對行業的“研、産、銷”也有影響,比如提高良品率、提升智能制造等,但家電企業在這部分應用的較少。
應用尚不成熟,AI技術有待深度挖掘
展華益認為,家電企業對AI技術的應用整體處于半成熟階段,比如語音識别已成為當前智能電視的标配,應用非常成熟,而聲紋識别、人體感知、手勢識别等尚處摸索階段,還沒有成熟的應用場景。因此,針對核心AI技術,長虹堅持以自主研發為主、對外合作為輔的方針,成立了AI實驗室專門從事AI技術的研究工作,結合電視機、冰箱、空調、智能售賣機等産品的需求,在人臉識别、目标檢測、聲紋、TTS、NLP等方向做了大量深入細緻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采訪中多位企業負責人認為,人工智能在家電領域的應用确實有着廣闊前景,但說成家電轉型的核心技術,則有失偏頗。展華益認為,目前的AI技術隻能解決某一個特定的問題,如檢測、識别等,真正具備“思考”能力的AI技術還沒有出現。這種具備“思考”能力的AI就是所謂的強AI,需要解決推理、常識等關鍵技術。
邵懷榮表示,雖然人工智能家電提升了用戶體驗,但體驗是個“無底洞”,AI很難替代人類。尤其在模糊處理方面和人類的大腦無法相比,人類的思維很多時候是憑感覺判斷,而非線性的思維邏輯。換而言之,AI具備的是邏輯思維,而沒有感性思維,隻能模拟關于“0和1”邏輯和行為,而人類是有靈性的。
科大訊飛有關負責人則表示,目前,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為人工智能的崛起奠定b基礎,也讓中美兩國成為世界上既擁有AI技術準備,又擁有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基礎設施和産業構型的國家。目前,核心技術與産業的深度結合,讓當下成為AI真正爆發的前夜。但是,家電企業目前應用較多的語音交互也并不完善和成熟。他說:“目前的語音交互在多人對話r場景下,語音識别率很高,但離實際應用還有一些差距,它在質檢、安全等領域有很廣闊的應用,但是對于人類所希望達到百分之百的識别率來說,還有很多要提升的地方。”
清華大學微納電子系副教授尹首一表示,家電中的人工智能應該具備自然的人機交互方式、一定的自主決策能力和環境自适應的服務能力等幾個特點。以人工智能賦能家電行業的核心應該是“算法+芯片”協同設計的解決方案。就家電而言,在提高服務能力和用戶體驗方面,算法和芯片都非常重要,二者必須協同設計才能滿足需求。目前人工智能在家電中的應用還非常初級,停留在“增強的人機交互方式”方面,還沒有能實現“自然的人機交互”。他強調,要想更好地賦能家電,人工智能算法應該向家電應用場景“遷移”。這裡面涉及真實家電應用場景的數據收集問題,也涉及用戶的隐私問題。沒有高質量的數據,就很難提高真實家電應用場景下的服務能力。
姜風也強調,人工智能不是智能家電發展的全部。她認為,智能家電未來發展的方向主要有兩個:一是人工智能,二是物聯網。隻有實将兩種技術結合在一起,才能打造出真正的智能家電。這其中人工智能解決的是讓機器更聰明、更懂你,物聯網則讓萬物相連,為實現智慧生活打好基礎。
也有企業代表坦言,家電企業不能盲目布局AI,隻有全方的技術提升,才能保持家電企業在行業領跑及變革者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