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人工智能(AI)行業飛速發展,讓很多以前隻能在科幻電影中見到的畫面變成了現實。2018年,人工智能在家電領域的應用也愈加豐富,通過人工智能、物聯網(IoT)、大數據、芯片等關鍵技術,家電企業正通過“産品+服務”,加速構築智慧家庭和生活新格局。
什麼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如何賦能家電産品?未來人工智能将給家電行業帶來哪些改變?
針對這些問題,本刊特邀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鐘義信,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理事長姜風,TCL家電集團CTO、TCL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邵懷榮博士,進行深入探讨。
什麼是人工智能?
鐘義信:
人工智能實際上是研究、開發用于模拟、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它的最終目的是研究出可以模拟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以及應用。
說到人工智能的曆史,它的誕生其實發生在1956年之前。早在1943年,國際上一些人就開始“真刀真槍”地研究人工智能,而且對其産生了興趣。因此,實事求是地說,人工智能的曆史并不是從1956年開始的,1956年的貢獻是産生了“人工智能”這個學術術語,形成了一個“有名有姓”的學科。真正的研究曆史是從1943年開始的,神經網絡模拟人腦新皮層的結構,形成了結構主義的人工智能。雖然結構主義人工智能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太曲折、太困難,要實現一個和大腦新皮層那樣複雜的人工神經網絡談何容易。由于結構主義人工智能實現起來太困難,1956年學術界就開辟了“功能主義”這條新路。人們當時就認為,用計算機作為硬件平台,針對要解決的問題來編制軟件,就能解決問題。但是功能主義人工智能的發展也碰到了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需要檢索的數據量太過龐大,并且硬件平台也不具備選取所需數據的能力。因此,學術界開創了第三條路——行為主義人工智能研究。行為主義的通俗說法就是“刺激-響應”,也就是“感知-動作”。目前,我們應用的大多數人工智能都是基于這一理念進行開發的。比如,向空調發出開關指令,空調收到指令後進行相關操作。向電視機發出檢索指令後,電視機根據語音内容查找相關内容,這些都是基于行為主義人工智能的開發。
邵懷榮:
人工智能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涉及機器人、語言識别、圖像識别、自然語言處理和系統等,是一種新的能以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給出反應的智能機器。就像計算機剛發明時那樣,人工智能的目标是和人一樣,具備五感、思維、推理和邏輯能力。
人工智能大緻經曆了3個發展階段。1956年,麥卡賽、明斯基、羅切斯特和申農等科學家共同研究和探讨用機器模拟智能等問題時,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标志着這門新興學科正式誕生。到20世紀80年代,美國、日本等科學家再次提及人工智能,那時的重點是計算機視覺。從20世紀80年代到2006年這段時間,機器學習是人工智能的發展重點,具體包括推理方法、算法、歸納邏輯等。2006年,人工智能熱度再次升級,很多應用開始落地,以視覺神經網絡為例,識别正确率達到65%,2012年達到85%。3年後,微軟研究院用高達152層的神經網絡,讓機器的正确率提升到95.06%,機器終于跨過了人類視覺94.9%的正确率壁壘。随着理論和技術日益成熟和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大,人工智能可以對人的意識、思維等信息過程進行模拟。
在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背後,是計算能力的提升和大數據的采集、存儲以及應用等技術的發展,還有算法的改善,以及在語音交互、圖像識别等領域的快速發展。另外,經過多年的發展,人工智能在技術、性能、成本等方面都進入可以應用、落地的階段。
2人工智能如何賦能家電産品?
姜風:
家電企業近兩年陸續推出了一些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産品,部分産品甚至已經作為商品上市。例如,在AWE2018上,空調、電視機、吸油煙機中具備語音控制功能的産品不在少數,還有不少家電企業展示了能夠識别食物的冰箱、識别衣物的洗衣機等。家電行業正在積極地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打造更為智能的産品。其中,語音識别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人工智能技術,為家電提供了一種全新的交互方式,也收獲了較高的消費者接受度。
整體來看,人工智能家電的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這主要是因為目前人工智能技術本身發展的成熟度仍不夠高,處于應用層面的家電同樣很難達到較高的成熟度。人工智能技術給家電帶來的是軟實力的提升,讓原本硬邦邦的機器變得更了解消費者,進而更好地服務消費者。随着與人工智能技術融合的深入,家電必将變得更聰明、更人性化。我們來看智能音箱的發展,這種産品如今不隻是播放音樂的設備,還依托人工智能等科技實現了功能的延伸,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消費者家中的管家。智能冰箱同樣如此,不僅具備保鮮的功能,還可以根據冰箱内的食材為消費者推薦菜單、提示食物保鮮期等。
邵懷榮:
不要将人工智能技術看得高高在上。對家電而言,人工智能就是一種技術、一個多方面的應用。目前主要解決人機交互的問題,涉及家電比較核心的技術,如機械、材料等本身的問題,則是不能用人工智能解決的。
從産品品類來看,人工智能對家電的主要影響是催生了一批新品類,包括智能音箱、家庭服務機器人等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産品。從人機交互的角度來看,人工智能也給用戶的交互方式帶來了革新,比如語音控制等新奇技術的應用。人工智能對行業的“研、産、銷”也有影響,比如提高良品率,提升智能制造等,但在這方面家電企業做得較少。
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在家電的落地主要是語音交互、計算機視覺、手勢識别等。總體來說,人與人交互溝通的方式是什麼,人工智能的目标就是什麼,人機交互也會朝着這個方向發展。人工智能用在家電上是一種必然趨勢,将其說成是行業轉型的重點則有點誇大。聚焦在人機交互方面,人工智能應用在很多家電品類上,确實很方便,包括操作、控制、檢測運行狀态等,都會提升用戶體驗。
3未來人工智能将給家電行業帶來哪些改變?
鐘義信:
人工智能要實現的最終目标,是人類的勞動力得到充分解放,隻需要将需求或者所遇到的問題添加到人工智能系統中,它便會自動處理你所遇到的問題或者滿足你提出的需求。此時人的精力将集中于發現和提出問題,而不是解決問題。以現階段的行為主義人工智能來說,你進了家門,發現房間溫度較高,人工智能空調就會自動打開,調至合适的溫度,這是一個非常基礎的應用場景。
如果再提升一下需要處理問題的複雜程度,就可以描繪出未來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的輪廓。例如,人的肚子“餓了”也就是“需要食物”的問題出現,人工智能系統在得知這一問題後開始自動處理。首先,冰箱提供食物,然後廚房電器烹饪食物,最後再經由裝盤、輸送環節,讓食物出現在用戶面前。其中,“取出食物、烹饪食材、輸送食材”是處理問題的完整邏輯,而“食材儲存、食物烹饪、食物轉盤輸送”是處理該問題所需的基礎知識,人工智能最終實現的是完全能夠自行運用“知識+方法”的能力處理所有問題,這就是人工智能的未來狀态。
姜風:
人工智能技術在家電領域的落地應用,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而且融合的程度将不斷加深。
在這個過程中,将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得越好,将技術與産品結合得越好,能用技術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的企業,将脫穎而出。企業要重視在這一領域的積累,特别是應用人才隊伍的建設,保證人工智能技術能夠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
同時,冰箱、洗衣機、空調等家電,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較為成熟,在一些硬件層面甚至已經做得比較極緻,産品未來進一步發展将從軟件方面尋求突破,而人工智能無疑是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人工智能不是智能家電發展的全部。我認為,智能家電未來發展的方向主要有兩個:一個是人工智能,另一個是物聯網。隻有将兩種技術結合在一起,才能打造出真正的智能家電。這其中人工智能解決的是讓機器更聰明、更懂你,物聯網則讓萬物相連,為實現智慧生活打好基礎。
邵懷榮:
人工智能家電的未來,是物與人的融合,家電和人的自然交互,做到主動智能,默默了解、潤物細無聲地分析、應對用戶需求,讓家電變得有情感、有生命以及有個性。人工智能給用戶帶來的更多是健康、便捷的生活方式。以冰箱門開關頻次為例,裝上傳感器,收集用戶全天的使用數據、分析頻次和喜好,了解用戶的使用規律,可以做到節能省電。因為,冰箱每次開門都會造成溫度變化,而壓縮機每次快速運轉啟動時是非常費電的,如果能了解用戶的使用習慣,在開門之前提前1小時運轉壓縮機,就可以做到節能省電。再以空調為例,了解用戶的使用習慣和家庭環境的溫度變化以及用戶自身對溫度的需求,企業就可以更好地設計産品。用戶得到的,就是非常好的體驗和服務。
TCL在新産品設計上應用新的交互方式、大數據等,也投資了芯片企業,将人工智能的成果轉化應用在C端産品上。大的戰略依然是通過“産品+服務”,用創新技術,引導用戶享受健康的生活方式。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鐘義信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理事長姜風
TCL家電集團CTO、TCL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邵懷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