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初識金老師,是通過他的文章、照片和網絡上的簡單交流,潛意識裡形成了一個大概的人物模型:花甲騎行客、模型收藏者。無論從他的文風、内容還是對摩托車模型背後的時代信息解讀上看,作者必定是一個有着豐富閱曆的摩托車愛好者,也是筆者對其“花甲”印象的由來。
初見金老師,筆者潛意識中的人物模型被從頭至尾地推翻:精神、幹練、略帶書生氣的叔叔形象—很難将眼前這位和機械感十足的摩托車及摩托車模型聯系到一起。深入了解後發現,和他在一起不會冷場,因為隻要你喜歡摩托車,就可以和他聊上一整天。他就像一座擺在你面前的寶藏,等着你一點一點地去收獲知識。
律師、心理咨詢師、服裝銷售……他曾經扮演過的社會角色繁且雜;攝影、紫砂壺、白玉文玩……他的愛好文武不一。用他的話說“隻要是我認準的事,任何人都左右不了,除非有一天我不再喜歡它了。”有人稱這種行為叫“任性”,但在他身上,我更願意用“明達”這個詞。因為身為佛學弟子的他深知這種所謂的任性不過是不再執着的體現,不喜歡了,便不再執意地扮演下去。但自1984年接觸第一輛摩托車以來,他對摩托車的喜愛便沒停過;自1998年看到第一台摩托車模型以來,他對摩托車模型的喜愛也沒再收斂過。“任性”和“明達”原本相互矛盾的個性就這樣在他身上演繹得異常融洽。
說起他的摩托車和收藏生涯,電影《逍遙騎士》和“哈雷文化”是繞不開的話題。1969年上映的《逍遙騎士》可以說是開創美國公路電影的鼻祖之作,受影片影響,摩托車和摩托車旅行成為越來越多的人追求自由,釋放自己的新選擇。和同時代的很多年輕人一樣,他的内心對自由也有一種莫名的向往。八十年代,正在上大學的金老師觀看了這部電影,随着鏡頭的切換,金老師被影片中的哈雷摩托車那種誇張的騎姿深深吸引:“原來摩托車還可以這樣騎!”自此,一顆種子算是紮在他的心裡。
常有人說:喜歡一個人,始于顔值、陷于才華,忠于人品。對金老師來說,喜歡哈雷-戴維森這個品牌則始于騎姿、陷于外觀、忠于文化。“自由、個性、進取、品味”是大衆較為認同的普世哈雷文化,但金老師則對所謂的哈雷文化有不同見解,他的總結是“自由、個性、堅持、創新”。“堅持”指哈雷-戴維森在堅持做摩托,堅持一百年來隻做一件事;“創新”指哈雷戴維森在造型和機械技術方面不停創新。金老師認為之所以哈雷-戴維森可以在曆經百年起伏後仍可以屹立在當今摩界,堅持和創新是必不可少的。這八個字的金氏哈雷文化在他身上也被诠釋的淋漓盡緻—享受自由、追求個性、堅持騎行、創新收藏。
金老師喜歡摩托車,更喜歡哈雷摩托車,或者說更喜歡承載着哈雷文化的哈雷摩托車。天性使然,人們往往對喜愛的事物有種天生的占有欲。但對于摩托車來講,即便你實力再強,這個想法依然難以成行。1998年,金老師偶然間看到一台摩托車模型,這台模型仿佛為他打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雖然不能把所有摩托車都買一台,但摩托車模型卻是按照一定比例仿真的,如果能把所有的哈雷摩托車模型收集起來,也是滿足自己的一種方式。”就這樣,金老師還沒來得及從一個“坑”中出來,又跳進了另一個“坑”。
踏入收藏界至今十九年,金老師的收藏範圍已經由早期的摩托車模型拓展到車模、哈雷收藏級皮帶扣以及相關收藏品,近700台車模和130餘件其它藏品在兩面展櫃中秩序擺放。大氣的背景圖片和多彩的場景襯托下,每台車模和藏品都在講述着不同的曆史和故事。随手指出一件,金老師就會在旁邊個中趣味向你娓娓道來将。
金老師有個小目标,建立一個“摩托車模型博物館”,來到館裡的車友會了解世界上很多有關摩托車的人、車、事。來過館裡,車友們會更清楚自己為什麼會喜歡摩托車。“它們是時代的縮影,是曆史的沉澱,是文化的傳承。”
感謝微信公衆号“MO範兒”提供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