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柏銘007圖小唐
谷歌或将加強控制,“小弟”們有所警惕
谷歌旗下的移動操作系統Android在目前的智能手機市場占有超過八成的市場份額,其早年因免費授權給手機企業使用,并允許手機企業進行定制的開放态度赢得了手機企業的歡迎。不過可能是因為Android碎片化以及希望從中獲得更多收益等因素,谷歌正在收緊對Android的控制權。
谷歌早已要求手機企業在設備中預裝GMS(Google移動服務),并要求廠商将這些應用放在主要的頁面上。不僅如此,有傳言指出谷歌将限制手機企業對Android進行定制,雖然目前尚未明确提出這一要求,但是已有這樣的動作。隻能在未解鎖手機上使用的GooglePay很明顯是針對root的打擊,而針對智能手表的Androidwear已明确禁止手機企業對其定制。
由于谷歌退出中國市場,中國手機企業在國内市場可以對Android進行深度定制,剪除谷歌的全部應用并植入中國市場的應用。這當中小米算是個中翹楚,其MIUI系統就是基于Android進行深度定制,一度被認為是中國最好用的手機系統。據小米的内部文件顯示,2015年通過MIUI獲得的互聯網服務收入達到了5.64億美元(約合37.1億元人民币)。在軟件服務方面的收入讓中國手機品牌可以忍受硬件業務的低利潤,并以高性價比為武器挑戰蘋果和三星,如果無法對Android進行定制,中國手機企業的競争力就會受到重創。
此前,華為高級副總裁餘承東在微博上表示:“谷歌打造的Android操作系統和生态極大促進了智能終端的發展并讓消費者受益,隻要Android系統保持其開放性,華為智能手機就會永遠使用該操作系統和生态,并基于Android系統在性能與體驗上做些改進,以更好滿足各國消費者需求。”
這一模棱兩可的回答,也許是華為對于谷歌的提醒,繼續使用Android的前提是谷歌仍然對其保持開放,反之則會加大自主系統的研發力度。
Tizen有前車之鑒,自主系統困難重重
開發一個手機操作系統并不容易,三星的Tizen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2009年第一款采用Android系統的手機面世,同年三星推出BADA系統,兩個系統推出時間雖然差不多,但即使是在三星的強力推動下BADA都未能獲得順利發展。2012年Intel和三星合作,将雙方擁有的MeeGo系統和BADA系統合并成為Tizen系統,2015年三星推出采用Tizen系統的智能手機僅獲得大約300萬部出貨量,大約占三星整體出貨量的1%,這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更是可以忽略不計。
開發自主系統尤其困難的是建立應用生态,由于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早已形成了強者恒強的态勢,市場份額大部分集中在Android和iOS系統上,而BlackBerryOS、WindowsPhone及Tizen等操作系統占有的市場份額不到3%,這導緻應用開發者普遍沒有為其它系統開發APP的意願。例如,中國的兩大互聯網公司騰訊和阿裡巴巴就因為WindowsPhone系統的市場份額太低而停止了該平台上《微信》和《支付寶》APP的更新。
自主研發,不是套殼就完事
開發手機操作系統,對于财富500強中排名第129位的華為來說,資金不是問題。技術方面,除了挖來諾基亞智能手機開發團隊的工程師外,還在去年底招攬到參與第一款iPhone設計的美國頂級用戶體驗設計師AbigailSarahBrody,加上華為自身擁有數萬技術研發工程師,似乎準備得相當周全。
但是要全新開發一個手機操作系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蘋果iOS的最底層是基于UNIX的二次開發,Android的底層則是基于Lunix的二次開發,但本源都在于UNIX,兩者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取得的成果,它們開發成功這兩大手機操作系統都花了數年的時間,華為重新開發一個手機操作系統願意花如此長的時間打造麼?不僅如此,建立系統的應用生态需要花費難以估算的時間和資源,更是讓開發自主系統難上加難。
華為開發自主操作系統,需要從底層開始研發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自主系統,不僅僅是給Android“套個殼”而已。之前阿裡巴巴号稱自主研制的YunOS操作系統就被人指出不過是将Android系統的ART虛拟機重抄了一遍。
華為手機目前已經成為全球第三大以及國産第一手機品牌,穩妥的做法顯然是繼續使用Android系統繼續提升市場份額,或許布局自主系統隻是它分散風險的“B計劃”,又或許這次傳出消息,隻是為了向“老大哥”谷歌争取第三方廠商的權益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