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象頻出
現在提到“做大平台”,很多平台首先想到的就是燒錢。而我們知道,在市場泡沫還沒有破滅的時候,正是補貼最為兇殘的時候,所以目前這類平台的紅包補貼層出不窮,從投資人身上獲得的錢,絕大部分都用在了紅包補貼之上。和當初的打車大戰一樣,這樣的補貼不僅僅是給消費者的,更是給老師的,這就導緻了在在線教育平台之上,刷單現象非常嚴重。甚至有新聞顯示,一些出色的在線教育輔導老師一小時的收入甚至超過了一些網紅主播。
而早在2013年,歡聚時代聯合創始人兼CEO李學淩就曾經樂觀表示:已經有傳統機構出來的教師,在YY上做到了月收入90萬元人民币。可以說,很多名師進入在線教育平台的原因很單純,就是為了提高自己的收入。
教師為了提高自己的收入而“跳槽”本身沒有錯,但是有些平台為了吸引人流,而瘋狂刷單,那就錯了。前段時間,網曝的在線教師工資清單中,一位輔導老師開設了高中物理在線直播課,9元人民币/課時,2617名學生購買,扣除20%的在線平台分成後,老師一小時的實際收入18842元人民币,這個數字有多少是真正學生買單值得懷疑。決勝網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戴政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我看來,在線教育本身就是一個僞命題,大多數機構靠刷單活下來,尤其是K12領域就不該出現這種教育。”
而面對這種亂象,知名教育媒體人鄭勇就曾經炮轟刷單,甚至讓“當年依靠在電線杆上刷宣傳單”的俞敏洪中了槍。他認為教育機構有了錢,就不會想着去做教育,而是想着把自己的資源變現為收入和數字,然後去問投資人要新一輪的投資。在這過程中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平台都沒有什麼損失,損失最大的就是“冤大頭”投資人。
勿忘教育質量才是根本
就和之前鄭勇炮轟的一樣,教育平台有了錢,想到的就不再是教育,而是怎麼把左口袋的錢放到右口袋裡,把投資人的“婚前财産”變成自己的“婚後财産”。但是殊不知,一個平台想要真正意義上做大做強,靠的還是教學質量行成的口碑效應。
目前看來,在線教育平台面臨着以下幾個問題,它們都關系到在線教育最根本的“教育”二字。
首先,缺乏優質教師資源和社會認可度。作為一個新興行業,這隻能靠時間來硬磨資曆。然而現在不少平台和教師都是一年一簽合同,平台錢給得少了點,優秀師資力量就直接跑了。結果就是粉絲群也跟着一起跑,就平台而言,教學質量當然得不到保障。
其次,教育行業的特殊性沒有被真正理解。教育行業是一個強互動性行業,老師不能隻是幹巴巴地在台上講,而是應該與學生産生互動。而在在線教育平台,一個老師動辄就要面對成千上萬個學生,在此過程中,互動就變得少之又少。這樣的行為,顯然很難被學生所接受。
最後,則是技術創新不夠,進而導緻用戶的實際體驗不佳。在線教育缺乏強制性,所以學生經常想來就來,想不來就不來,結果就是學生漏課現象層出不窮。所以很多學生堅持不了多久就會因為跟不上老師的進度而流失。
這些問題在傳統教育領域其實都不是問題,但是到了互聯網時代,就變成了限制整個行業發展的重要問題。要知道,如果不解決它們,互聯網創業者們又談何“互聯網思維”呢?
盈利困境
現在,互聯網市場已經不是“有一個想法就能騙到天使投資”的時代了。很多投資人捂緊了錢包,隻想選擇更有盈利前景的産業。而在線教育領域正處于一個殘酷的擠泡沫階段,投資人面對這一領域甚至産生了唯恐避之不及的想法。
這時候,隻有能夠證明自己有盈利能力的平台,才能夠繼續在這個資本寒冬之中活下去。
目前在線教育平台盈利模式其實和絕大多數互聯網直播平台差不多—要麼收門票,要麼收打賞,說白了收的還是“人頭稅”。這種傳統單一的盈利模式,實在很難讓投資人感興趣。
除此之外,在線教育平台是要做B2B還是C2C這也是一個大問題,目前主要流行的自然是起步更為簡單的C2C,但是這樣帶來的一個問題就是一個老師跑了,一群學生就會跟着老師一起跑。而B2B的門檻雖然高,但通過平台和某個教育機構簽訂合約,可以将教育機構的師資力量打包放到平台上去,以此來讓學生更有針對性地選擇合适的科目或者老師。
相對而言,B2B所體現出的優勢就在于教學質量也許不突出,但是很穩定,能滿足絕大部分學生的需求。而目前看來,B2B也許更符合在線教育市場的未來發展趨勢。
多個創業團隊先後“殒命”,有人将2016年形容為在線教育的“死亡潮”。整個行業,迎來了發展的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