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盤“可口”的冷飯
冷靜下來想想,這款特别版iPhone6居然是眼下最具性價比的iPhone。最要命的是3399元人民币的定價,和造型一緻的iPhone6S低配相比便宜了1000多元人民币,不得不讓人感歎蘋果對中國用戶的從衆消費心理的精準把握。
此次的廉價版iPhone6限定了銷售渠道和地區,且毫無營銷活動配合,說明這應該隻是一次臨時性的清庫存行為,而不是長期性的銷售策略的轉變。如果是兩三年前,廉價iPhone6恐怕真能讓國産手機廠商們擔心一下。不過,如今風向變了。
束手無策的蘋果
蘋果2017财年Q1營收784億美元,是曆史最佳記錄。如此大好局面下,曾經最耀眼的中國市場卻成為唯一一個營收下滑的地區。
蘋果2016年在中國的出貨量比2015年同比下降了23.2%,市場份額下滑12.8%。有趣的是,iPhone的平均售價卻維持在了688美元高位,說明最新款的iPhone仍卻保持了熱銷。較低價位的市場被其他廠商侵占,才是蘋果出貨量和市場份額下滑的主要原因。OPPOR9在去年銷售2000萬台超過了iPhone6s,拿下單品銷量冠軍,正好印證了這一點。
蘋果不是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恰恰相反,iPhone5C和iPhoneSE就是典型的針對市場價格長尾現象的策略。隻可惜不知是出于保護旗艦機順利銷售考量,還是不合時宜的高傲,iPhone5C和iPhoneSE在造型上甚至都難以打動消費者,最終慘淡收場。付出的代價不僅僅是是财務上的難堪,更重要的是給了國内廠商最寶貴的成長時間。
以2017年年初的CES和MWC大會為界,可以清楚的看出蘋果在中國市場的窘境。3000元人民币級市場已被華為、OPPO等國内廠商牢牢占據,不僅是市場份額,口碑上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現在華為的“雙攝”,小米MIX的工業設計,OPPO的拍照和快充,都給了消費者選擇他們的理由。從産品上來說,3000元人民币檔的iPhone已落下風。
iPhone6“死而複生”雖不能看成蘋果市場策略的轉變,但作為一次投石問路也有一定價值。廉價版iPhone6與iPhone5c和iPhoneSE不同,選擇的是配置稍低,但在造型上盡可能維持了身段。而恰好這就是OPPP、vivo等廠商采取的策略。
據了解,現在有一大半的APP開發者都涉及濫用權限的問題,但濫用權限并非開發者直接造成,而是濫用第三方廣告插件所造成的結果。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創始人胡延平就曾表示,“為賺取廣告費,一些APP開發商會與移動廣告平台簽合同,在APP中内置廣告代碼。有廣告商利用APP安裝時獲得的權限,盜取用戶信息。”
Facebook此舉,于内于外,好處多多
我們再回過來看這件事,就在向該廣告代理公司發送暫停中國區工具類應用郵件之前,Facebook公布了2016年四季度财報,财報顯示其來自亞太區的廣告收入為13.37億美元,占Facebook該季度廣告收入總比的15.49%。因此,此次暫停中國區工具類應用廣告投放的決定,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Facebook未來的營收。
那麼,Facebook這樣做又是為何?筆者認為,暫停廣告投放的決定,或許與Facebook想要提高用戶體驗有關。盡管在過去的一個季度裡,Facebook擁有了17.4億移動端月活躍用戶,但包括馬克·紮克伯格在内的Facebook高管,都曾不無擔心地表示,過多的廣告内容或許會造成用戶流失。
Facebook的“壯士斷腕”,無疑影響了中國APP“出海”的步伐。有海外代理商人員表示,諸如獵豹、UC等廠商的海外戰略成功後,國内跟随者衆多,經常出現不顧用戶體驗,甚至通過惡意推廣來獲取用戶的行為,Facebook的整治行動或将改善這一局面。
GooglePlay、AppStore、Facebook等應用商店和社交網絡,是海外互聯網最重要的優質流量來源之一。這些官方商店的推薦,更傾向于應用的産品質量和創新,而它們的動向無疑表達出了清晰的态度:對于互聯網廣告内容的監管将在未來趨于嚴格。
在Facebook“臨時禁令”之前,中國的明星APP無法通過AppStore或GooglePlay審核,或者被下架的新聞就屢見不鮮,其中最為人所诟病的就是“為了快速獲取用戶,采用了誘導用戶安裝甚至恐吓用戶”等Google明令禁止的惡意推廣方式。
在海外運營推廣産品,本質上和國内區别不大。歸根結底,除了做好産品赢得口碑,最直接的方式依然還是通過渠道分發獲得流量。創業者在初期要快速獲得用戶,想要走捷徑的心情可理解,但不能不擇手段。要知道,海外的違規成本較國内更高,處罰更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