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涉足共享充電寶,聚美優品是在水中撈月?

涉足共享充電寶,聚美優品是在水中撈月?

時間:2024-11-01 04:34:41

5月份,聚美優品宣布以3億元人民币現金投資深圳街電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完成後,聚美優品創始人陳歐将擔任街電科技董事長一職。此次豪賭共享充電寶,聚美優品能走出此前布局新業務卻無疾而終的尴尬局面嗎?

為什麼是共享充電寶?

繼共享單車之後,共享充電寶成為了又一項頂着“共享”旗号大火的項目。近日,聚美優品創始人陳歐宣布投資3億元人民币現金,入股深圳街電科技有限公司,并将出任董事長一職。陳歐還對媒體透露,未來三個月内,聚美優品将繼續注入街電科技幾十億元人民币的資金。據悉,街電科技的主營業務正是“Anker街電”城市公共充電寶租借服務。

令外界好奇的是,目前聚美優品的處境不佳,為何卻不惜重金押寶在前景并不明朗的共享充電寶上?在分析聚美優品的投資意圖之前,先來看看共享充電寶的現狀。

據不完全統計,自2017年以來,共享充電寶領域共獲得12次融資,總融資金額高達12億元人民币,是2015年共享單車剛出現時獲得的融資額的近5倍。其中10起融資案例發生在3月末到4月末之間,大部分是天使輪或A輪融資,甚至不乏IDG、順為資本和梅花天使等著名投資機構的加入。而聚美優品所投資的街電科技,在2016年已完成由欣旺達和IDG領投的A輪融資,目前已覆蓋北上廣深等二十餘個城市,鋪設的共享充電寶數量達20多萬台,用戶規模累計超過300萬,處于行業前列。

然而,質疑還是接踵而至。王思聰更是直接在朋友圈中怒“怼”了陳歐一把,表示并不看好共享充電寶項目。針對王思聰的言論,陳歐在微博上這樣回應:“謝謝思聰監督,不是每個項目都能做成,本來創業成功就是小概率事件,街電做不成可以做公益,但希望不要因為你的情緒不讓這個項目入駐萬達。”

投資上億元人民币,隻為“做公益”?顯然不太可能,那麼共享充電寶的前景到底如何?

發展前景頗受争論

對于共享充電寶的發展前景,業内看法不一。有人認為共享充電寶具有成本低和回本周期快等優點,不僅很快就能進入盈利期,而且能夠迅速占領線下流量。深圳來電科技創始人袁炳松曾算過一筆賬,稱一台成本價為90元人民币左右的共享充電寶,假如平均每天被借出0.7~0.8次,在不考慮場地的租借費用和櫃台成本的前提下,那麼大約45天就能回本。有投資方也認為他們的投資邏輯是成立的。作為小電科技的投資方,盈動資本合夥人蔣舜認為,共享充電寶是個價值百億美元的項目。

有人狂熱,自然就有人謹慎。熊貓資本合夥人梁維表示:“(共享充電寶)目前模式下我們是不會投的,這件事并沒有想象中那麼剛需。”謹慎派的大緻觀點是:充電寶并非剛需,且持有成本較低,便宜的充電寶也就幾十元人民币。另外,企業運營成本較高,共享充電寶的維護和移動等都是需要人工進行的。再從用戶層面來看,共享充電寶很可能被不良分子利用,植入病毒程序,從而對用戶信息安全産生威脅。

除此之外,能否盈利始終是共享充電寶行業繞不開的問題。在盈利模式上,共享充電寶主要靠租賃費用、押金費用或植入廣告來賺錢。但目前行業還處于投資方“燒錢”的時代,還沒有哪家企業真正實現盈利。

意圖多元化發展尋求破局

事實上,共享充電寶并不是聚美優品除了電商之外投資的首個項目。在此之前,聚美優品投資了外賣O2O項目“美天早餐”、上線了健身APP“better”。在2016年年初,聚美優品還高調宣布進軍娛樂圈,正式成立“聚美影視”,打造“時尚娛樂+電商”的新模式。而在投資街電科技的前幾天,聚美優品還宣布創立獨立品牌Reemake,推出空氣淨化器,并以此進入智能家居領域。

不難看出,無論是外賣、影視還是共享領域,都是目前資本市場上的大熱行業。聚美優品一直在追着風口跑,意欲在電商主業面臨瓶頸期、難以突破時,主動尋求多元化發展。隻不過這一次更為瘋狂,短短半個多月,聚美優品就進入到兩個完全陌生的行業。

雖然外界對它投資街電科技表示不太樂觀,但“兩利相權取其重”,相比去做智能家居,聚美優品投資共享充電寶似乎要更加合理一些。當下“共享”經濟正紅火,錯過了共享單車,卻正好來了共享充電寶的新一波熱潮。此時高調時切入,可以提升聚美優品和被投資公司街電科技的品牌知名度。連王思聰都主動“怼”了上來,這可是再好不過的廣告方式。在目前用戶流失和營收增長乏力的情況下,這次投資形成的熱點效應既可以提升内部士氣,還能為聚美優品帶來寶貴的流量和關注。

不過,共享充電寶的未來會如何發展,可能現在不好預測。僅就市場需求而言,共享充電寶可以說是共享經濟的一個深坑,但即便如也無法一棍子打死。可以确定的是,聚美優品的多元化發展已正式開局。但它能否靠共享充電寶翻身,目前看來仍是一個未知數。

看不懂聚美(優品)入局的邏輯,或許是在探索主營業務之外新的增長點。

——金沙江創投基金合夥人朱嘯虎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