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4
5
6
71博物館内魯迅雕像。
2“北京魯迅博物館”匾額。
3魯迅故居。
4八道灣故居模型及老照片。
5魯迅收藏的部分文物。
6魯迅購買的日本木雕刀,銅織懷爐、象牙煙嘴、老花鏡、繡花壺套等生活用品。
7魯迅博物館陳列廳。
魯迅在北京的住所
魯迅的一生與北京有很深的淵源,和西城地區更是有着不解之緣。自1912年起,他在北京生活了14年,先後在四個地方居住,在此期間留下了大量的文學作品。魯迅在北京的第一處住所是位于西城區南半截胡同7号的紹興會館,其始建于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原名山陰會稽兩邑會館,主要招待浙江山陰、會稽兩縣進京趕考的舉人。魯迅最初入住“藤花别館”,後搬到了“補樹書屋”,這一住就是七年半的時間,也正是在這裡,魯迅寫下了《狂人日記》《孔乙己》《藥》《一件小事》等名篇,就連“魯迅”這個筆名也是在這裡誕生的。如今的紹興會館已成為民居,唯有門口的牌子證明這裡與周圍其它的房子并不相同。如果幸運的話,還能在門口遇到住在附近的老人,他們會熱情地侃侃而談,講述這座故居内鮮為人知的往事。
1919年,魯迅與弟弟周作人一起買下了八道灣11号的一座三進的大四合院,他在這裡住了不到4年的時間。在這裡,他們一家其樂融融,魯迅也留下了《阿Q正傳》《風波》《故鄉》《社戲》等不朽作品。李大钊、蔡元培、郁達夫等人也經常造訪此地。後來,為了遠離兄弟紛争,魯迅搬到了磚塔胡同61号(現為84号)的房子内。在短暫居住了不到1年的時間,魯迅就和母親及原配夫人朱安來到了他在北京的最後一個住處——宮門口二條19号(北平西三條21号)。至于這些居所原來是什麼模樣,隻能在陳列廳中的老照片裡尋找答案了。
陳列廳裡讀魯迅
魯迅出生在浙江紹興一個逐漸沒落的士大夫家庭,祖父因科場案锒铛入獄,父親又長期患病,家道中落,少年魯迅常出入于當鋪和藥店,倍感世态炎涼。在南京,他入免費的新式學校學習,閱讀包括《天演論》在内的科學和文藝書籍;在日本,他受到了藤野先生的關懷和教誨,卻在看過有中國人被指為沙皇軍隊的間諜遭日軍殺頭、圍觀的中國人神情麻木的紀錄片後,深深感到“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隻能做毫無意義的示衆的材料和看客。”遂棄醫從文;在杭州、在紹興、在南京,他先後任教、任職;在北京,他緻力于中國古代小說研究和古籍校勘并撰寫發表大量小說、雜文,成為五四運動中鬥争最徹底、影響力最大的作家;在廈門,他任廈門大學文科教授;在廣州,他有更多機會學習馬克思主義,也目睹了更殘酷的殺戮和更應用的犧牲,他徹底轉換了自己的立場,同被壓迫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在上海,他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的領導工作、投入各種社會活動、倡導新興木刻運動并編輯出版多部刊物。
魯迅博物館的陳列廳以時間為脈絡,以地點為線索,展示大量的照片、實物資料,介紹魯迅的一生。這些展品中,有“紙張很黃;圖像也很壞,甚至于幾乎全用直線湊合,連動物的眼睛都是長方形的”魯迅“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有魯迅名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範愛農》、《奔月》等的手稿;有許廣平從廣州寄贈魯迅的金星石圖章;有魯迅購買的日本木雕刀、銅織懷爐、象牙煙嘴、老花鏡、繡花壺套等生活用品……一張張、一件件都記錄着他的生活。魯迅用自己的文字書寫着他人生的篇章,展現着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的民族之魂,指引着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展館複原了三味書屋的模樣,書房内“中間挂着一塊匾道:三味書屋;匾下面是一幅畫,畫着一隻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樹下。”坐在旁邊的椅子上,仿佛置身于古老的書屋,讀書、習字,又想悄悄跑到外面玩耍,這也許就是當年魯迅學習時的場景與心境,在這裡閱讀到的不是偉大的魯迅先生,而是一個剛剛走出百草園,走進三味書屋的孩童。
1
2
3
4
51院中兩棵高大的白丁香。
2“老虎尾巴”。
3起居室。
4院内悠閑的花貓。
5複原的“三味書屋”。
6走出陳列室,前往魯迅故居。
不凡人的平凡生活
走出陳列廳走到魯迅的舊居,這是魯迅1924年春自己設計改建的小四合院。正是在這裡,魯迅完成了《華蓋集》《華蓋集續篇》《野草》以及《彷徨》《朝花夕拾》《墳》中的一部分文章。院子雖然不大,卻處處蘊涵着老北京的韻味。“我的院子裡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還是棗樹”被奉為魯迅文章中的經典語句之一,這個小院中就有一處與其有着異曲同工之妙的場景。這是兩棵樹,一棵是白丁香,另一棵還是白丁香,而且它們都是1925年4月5日魯迅親手所植。也許是較少修剪,它們長的比一般的樹高大些,茂密的枝葉遮擋了小院的天空,陽光透過空隙照射進來,留下一地的斑駁,甯靜而自然。
故居從建築到室内的陳設都是比較簡樸的。中間是起居室,兩旁一側是會客室兼藏書室,一側是廚房。由于門口擋着隔闆不能走進觀看,隻能将起居室看個大概,目之所及是外屋整齊的桌椅、潔白的面盆,而魯迅的寫字台及朱安的床榻在微微探身後方依稀可見。起居室的東屋是魯迅母親的卧室。魯迅的母親慈祥剛毅,思想也比較開通,雖然沒有正式上過學,卻每日讀書看報,對魯迅的成長有着很深的影響。盡管社會動蕩,可在這間屋内,魯迅與母親促膝而談,其樂融融,溫馨而幸福。西屋為魯迅原配夫人朱安的卧室。魯迅奉母親之命,迎娶了朱安這位比自己年長三歲、又沒有文化的裹足女子。朱安的一生是孤獨的,她盡心侍候婆婆,卻無法走近丈夫,即使共同生活在這狹小的院落,這對宛若陌生人的夫妻也基本沒有交集,這就是舊時女子的悲哀。小小的房間烙印着朱安寂寞的身影,在夜深人靜之時,唯有昏暗的燈光陪伴着這位溫婉懂禮的女子。起居室北面一間是魯迅的工作室兼卧室。從旁邊的小門繞到後面,便看清了這間凸出的“老虎尾巴”,名字雖霸氣,其實就是正房最中間位置接出來的一間屋子,這擱現在也算是違規搭建了吧。透過玻璃向内望去,據說這裡的物品都按當年的樣子擺放,到處遺留着魯迅的氣息。魯迅在這裡工作、休息,亦留下了許多不朽的名篇。
這不大的小院裡,魯迅感受過親情的溫暖,咀嚼過包辦婚姻的苦澀,也品嘗過新生愛情的甜蜜,就是在這裡,一位女子走進了他的内心,并陪伴他走完了人生剩下的時光,她就是許廣平。許廣平曾是魯迅的學生,她仰慕這位博學多識的老師,也給魯迅寫過信,有時還登門谒見,向魯迅求教。這位學生會的總幹事,亦是學生運動的骨幹,在魯迅的教育和啟發下,思想不斷提高。後來許廣平因避難住進了西三條這間小院裡,隔離了外面動蕩的時局,這裡留下的是他們攜手并肩的決心與愛情滋生的美好。
如今,人已不在,但這個幽靜的四合院,牆還是青灰色的,門窗依舊朱紅,丁香樹仍然生長,故居中展示的每一件物品都保留着原來的樣子。透過古樸的門窗,望向有些昏暗的屋子,讀出了不同于書本上記載的魯迅,不同于從文字上認識的魯迅,好像看到了一位不平凡人的平凡生活。朝花夕拾,閱讀魯迅,體味民族之魂。
随着城市的建設,許多曾在曆史上留下過筆墨的名人故居已消失不見,隻能通過珍貴的照片,看到昔日的景象。閑暇時分,到故居走一走,領略不曾經曆過的那個年代的獨特風景,感悟文化西城帶來的特有魅力。
6TIPS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成門内宮門口二條19号。
時間:09:00-16:00(周一閉館)。
門票:免費,需持身份證入館。
交通:19路、21路、44内、44外、84路、387路、490路、606路、618路、691路、694路、特12内、特12外、特4路阜成門北站下車,向東200米;地鐵2号線,出B口,向東110米,再向北17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