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透過五牌樓看前門箭樓。天街上的步行街
前門大街是北京南中軸線最北端的大街,是古禦道上的大街,是天子行走的大街,因此曆史上被稱為天街。天街開設成商業步行街是當年北京的一條重大新聞,正式開街的時間應是2009年的10月。這是北京在王府井步行街開設之後的第二條步行街,振奮不敢說,好奇心肯定是濃濃的,熟悉的前門大街變成什麼樣了?
我沒趕開街的熱鬧,但那會兒你隻要去前門商業步行街,開街的熱鬧就一準兒會蹤着你,那裡天天都像開街,不計日子的狂歡節,840米長的步行街被好奇、雀躍、亢奮、歡騰的人填得難尋一塊空曠之地,外地人多、市民多、老外也多,都來開眼瞧新鮮。經整饬拆改,說不清哪部分是重建哪部分是新建哪部分是複建的前門大街,辟為步行街的部分全部煥然一新,禦道鋪了石闆,石闆鋪的還不是一種,正中,也就是中軸線的中心線上鋪的是較寬的白石闆,兩側是小長條的青石闆,再兩側又是一種樣子。街面拓得很寬,街北端出現了一座東西向跨街而立的古典式大牌樓,六根立柱,柱為沖天柱,五座樓,每樓都是四坡頂,木結構,朱漆彩畫。兩側的建築不是中式古典小樓就是西式洋樓,北端五牌樓周圍以中式古典小樓為主,兩層,雕梁畫棟的,越往裡走西式洋樓越多,整體就像民國時期中西結合經典豪華商業建築的大荟萃,如建築博物館一般。路燈是鳥籠式和撥浪鼓式的,花壇是故宮的大銅缸型或石缸型,還有一樣特别醒目的,就是有軌電車道和铛铛車。铛铛車是前門步行商街唯一能通行的車,它載乘客,行駛路線是從步行街北端到南端再駛回來,兩條軌道,可以雙車并行,也确有兩輛有軌铛铛車,卻隻有一輛載客行駛,直去直回,除了入庫,軌道是不拐彎兒的。有了它,竹筒倒豆子直來直去的歇後語可以改為前門商業步行街的铛铛車——直來直去了。這铛铛車不是新的公交車種,它是懷舊産品。在前門啇業步行街上它也不能算公交車,隻能說是懷舊旅遊車、體驗車。它的出現是刻意要把所有來前門商業步行街的人們帶回前門外的20世紀20年代到50年代,打一張刻骨銘心的懷舊體驗牌,推舉懷舊時尚。我看到這铛铛車和鋪設在步行街上的軌道很興奮,它勾出了我大腦皮層深處的記憶。我頭一次見到這種铛铛車時是5歲,剛剛從河北的河間縣農村來到北京,過不了幾日就成為正式的北京市民了,一身的黑粗布棉衣,是個手爪子老鸹筋一樣黑黑的五官很端正的“小夥”,就是沒開過眼,除了高粱谷子玉米棒子紅杆子土坷垃黑屎殼郎留各莊到天津的小火輪基本什麼沒見過,有軌電車道和铛铛車一下子抓住了我的眼球。我站在火車站外的廣場上久久地盯着它。那是我來北京後見到铛铛車的第一次,也是前門步行商街開街前的幾十年裡唯一見到的一次,因此才成為特寫式的記憶畫面定格。我的孫子頭一次看到铛铛車時是4歲多,快5周歲了,與我頭一回見到铛铛車的年歲差不多。他此時當然沒有對铛铛車的回憶,隻有好奇,纏着我非要坐。我沒有理由拒絕,他猴急猴急地盯着我買了票,一把搶過去就跑到車門前,上車搶了座又坐不踏實,看車内看車外又到司機那兒想問司機點什麼,看司機沒空搭理就對身邊的人發感慨。車開得很緩慢,街景徐徐展開,乘務員就是導遊員,一路講解。我不知道他是聽了還是沒聽,聽了又是否聽得懂,隻知道那不時發出的铛铛聲讓他格外興奮。這是響着鈴铛跑的車。
響着鈴铛跑的有軌電車,在北京是出現在1924年,剛出現時隻有一條行車線,就是正陽門到西直門。這是條試營線?運營到1930年,發展到6條線,1940年又增加了一條線,共7條線。它在前門出現時北京還沒有無軌電車。1959年3月,有軌電車在北京退出了曆史舞台。原因是,無軌電車比它先進,沒那麼死的限制,非鋪設軌道不能行駛,速度也快些。有軌電車噪音大,車速慢,路上鋪設的軌道影響城市改造,還讓自行車一不留神别到軌道裡把騎車的人摔出去,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前門商業步行街上的有軌電車倒沒這些問題,它是步行街規劃中的一部分,除了遊客,沒人跟它争道,而一旦有人擋在了它的前面,它便铛铛地響起了鈴铛,讓曆史的響聲呼喚遊客的自覺,為它讓道,并享受那鈴聲帶來的愉悅。
2铛铛車站牌。
3從老匾和說明牌裡捕捉信息。
4建築的旋律。前門,幾百年那風花雪月的建築群
整個前門商業步行街都是懷舊型,主打的是懷舊時尚牌。隻不過懷舊是懷的何時的舊、懷的是什麼舊而已。
前門大街是從正陽門開始的,前門是正陽門的俗稱。正陽門是一組建築,包括正陽門城樓、正陽門箭樓、甕城、甕城裡的關帝廟、觀音廟、正陽橋、五牌樓。甕城、關帝廟、觀音廟、正陽橋都消失在曆史的煙雲中,五牌樓也是消失的正陽門建築之一,現在的是按原貌複建的,真正的老正陽門,隻有正陽門城樓和箭樓。正陽門城樓是明正統二年即公元1437年出世的,那是它的始建年代。距今已有580年的曆史。它高42米,面闊7間,進深24米,重檐三滴水的歇山頂,上鋪灰筒瓦,綠琉璃剪邊,朱紅樓閣,上下兩層,上層前後檐都是菱花格的隔扇門窗,下層是塗朱的磚牆,南北兩面明間和東西山面各有一座供人出入的大門。現今它與箭樓被東西向的柏油公路隔開,那條路東稱前門東大街,西稱前門西大街,總稱前三門大街。此兩街實際應是北京一環路吧,是沿内城老城牆走的,但内城老城牆線上的公路在東、北、西三面都叫二環,唯南二環推到了外城南城廓線上,北京就沒有正式的一環之說。若把内城環線視為一環,它與二環的大部分是重合的。
正陽門箭樓始建的時間比正陽門城樓晚兩年,是明正統四年(1439年)出世的,高36米,樓頂也是灰筒瓦綠琉璃剪邊重檐三滴水的歇山頂(滴水是古建瓦作的術語,是筒瓦底瓦的檐頭瓦,它比普通的筒瓦多一個如意形的下瓦唇,防止滴水時回水。三滴水是對三層檐屋頂的一個叫法)。正陽門箭樓共有94個射孔,分布在東、西、南三面牆上及兩檐間。箭樓北面建有抱廈,抱廈面闊五間,有三個門可通到城的台頂。在城台的東西兩側原有半月形的城牆把城樓和箭樓連接成一個整體,這就是甕城。甕城内有小廣場。箭樓、甕城、城樓在冷兵器時代是個嚴密的防禦體系。防守時向攻城敵兵射箭、扔滾木礌石。城樓有懸燈示警的說法,懸一燈是告訴皇宮現已兵臨城下,懸兩燈是告之戰鬥激烈,懸第三盞燈是告訴皇上:對不住了,皇上,俺們挺不住了,城門馬上失守了,您看您是怎麼逃命吧!
一般甕城都有箭樓,箭樓是不設門的。正陽門箭樓卻與衆不同。它開有券門,門洞深深,南北通透。前兩年這個門洞還是向遊客開放的,随意通行,現在已用鐵栅封閉了,出于保護文物的目的吧。這是中軸線上的門洞,封建時代專供皇上出入的門洞,平時是不開的,官民出入走月牆兩側的子門洞。子門洞也是曉開夜閉,管理嚴緊。門洞東是觀音廟,門洞西是關帝廟,明萬曆年間修的,均為一層殿的小廟,香火卻極旺盛。箭樓南是護城河,河上架石拱橋,名曰正陽橋,正陽橋前就是北京牌樓之最的五牌樓了,其匾書“正陽橋”三個大字。在今天,說護城河和正陽橋,不但外地人,就連絕大多數的北京人恐怕都感到驚訝,無法想象那該是一道什麼樣的風景。明嘉靖年間修築了外羅城使有前門樓子的這道城牆成了内城牆之後其前還會有護城河和橋嗎?若有,北京城南豈不是雙護城河?内城外的護城河和橋又是消失于什麼年代?有護城河和正陽橋的前門是不是既壯美又秀麗?
1複古小樓。
2今天,從畫作上才能見當年内護城河的風貌。
3滿月下的前門箭樓。
4古典奢華的誘惑。
5寬闊的前門商業步行街。還有一個問題讓我困擾。明正統是明英宗朱祁鎮的年号,朱祁鎮是明成祖朱棣身後的第三位皇帝,而明北京城在明成祖遷都北京之前就有了。作為皇都都城的正門,正陽門是何等重要的一座城門,為什麼到明英宗時才有的呢?這可是中軸線上的城門,是直對皇城城門和紫禁城城門的城門,是皇帝去天壇、山川壇(先農壇)祭祀必走的城門。天壇和山川壇都是朱棣照南京城的規制建的,他和其後的仁宗皇帝、宣宗皇帝都要過中軸線上的城之正門去天壇、山川壇祭祀的,他們那時沒有中軸線上的這座城門嗎?或者當時中軸線上的城市之門不在這個位置上?明滅元後,徐達改建過北京城,那時南部城牆的位置确實在後來明皇都南城牆之北一點,相隔着近2裡的距離,徐達沿用了元大都的南城牆和城門,而南部城牆向外擴了近2裡,則不是明英宗時的事,而是明永樂十七年(公元1419年)的事。外擴,不會隻築新牆不設門的,正門沿用了元大都正門的名稱麗正門,但那也是一座明代新建的正門,新麗正門有城門才對,明正統初年隻能是在明永樂舊麗正門的基礎上改建、增建、擴建什麼的,用始建一詞讓人匪夷所思,它隻有在英宗朝徹底拆除了明永樂十七年新建的麗正門之後新建了正陽門,此說才會成立。這不應該是一樁謎案。
明英宗繼位後北京城确有一次大規模增修增建工程,正陽門的模式可能就是那個時期創建的,此前的北京前門規格比較低,永樂皇帝雖然遷了都把北平作為都城,但一直謙卑着稱之為“行在”,後繼的兩位皇帝也沒敢動形制和規模。宣宗宣德皇帝死時英宗還是個孩子,地位受到威脅,其母張太後和輔佐的大臣為振皇威固皇權才決定株除“行在”痕迹,大興土木,完備國門禮制,強調北京才是京城吧?皇宮皇城正面的正陽門比其它城樓都高大雄偉。但無論如何我都無法理解它是始建,好像其前這裡是一片無牆無門的荒野似的。
眀英宗後的正陽門屢經廢興,毀了蓋,蓋了毀,毀了又蓋,其周邊更是這樣。北京古代建築研究所的研究員向公衆提供1900年前門箭樓南的一張圖片,從圖片上能看到像是在施工中的正陽橋和護城河,五牌樓東側,是龐大的建築群落,古樓高聳,建築密簇,步行街新改建的樣子與之有點相似,可能在規劃時是以能找到的曆史照片做了藍本的。1老字号都一處。
時空裡,商街風景難畫難描
今天你到前門箭樓前,西側,會看到一組新起的樓舍,貼弧形公路有道小景觀,有碑刻名月亮灣。它有廣場有花壇有長池和流水還有浮雕矮牆。以為是點綴性的城市花園,看說明才知道,它更大的意義是紀念,是提示告訴遊客,這裡曾經是像月亮灣一樣的護城河。新建的樓房高大雄偉樣式别緻,那是個建築組群,有招牌,叫北京坊。它橫陳在西河沿街南,與西河沿街上留存的民國建築融為一體,在正對月亮灣的樓門上方能看到北京勸業場的字樣。北京勸業場是開業于清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的老字号,開張時以展覽各地工業品為主要任務,也賣商品,是清政府效仿外國陳列推銷啇品的百貨公司,民國初年遭遇了一場大火,重建後更名為勸業場,隻準賣國貨,并規定私人可以在其内租地攤。它首創了北京商場銷售的新模式?坐落在廊房頭條的西洋樓體大商場要借北京坊複出了,過往的風景要回來了。
前門大街是自明代就開始了的商街。廊房是明代的主要商區,明代也不隻是廊房哦!一道又一道的商業風景。
我讀古董商人寫的一本書,看到他對前門甕城商街的描述很是震驚。甕城裡有過商街,“東曰荷包巷,西曰帽巷”,還有一條繡花街。甕城裡有街有巷,還開着買賣,是買賣街買賣巷,這景狀實在無法想象。現在,原甕城内的位置,是小型的花園、快速1路公交北端的總站、設多條路栅都不顯窄的公路,場地很寬闊,但這裡曾經建屋成街成巷,我的腦子還是缺乏這方面的想象力。
前門外的商業發展史中有很多讓今人匪夷所思卻又覺得很有意思的風景和故事。元大都時期,麗正門一帶有集市和商鋪,但規模較小。當時的商業中心在鼓樓、羊角市、積水潭一帶。運河上的漕運給那裡帶來商業上的繁榮。明代,漕船不許入城了,商業要尋找新的突破口,正陽門外就成了首選地之一。有兩個因素促成了這裡的商業發展,一是明初政府為改變由于長期戰亂造成的人口稀少市場蕭條的局面,大量地移民,并在正陽門外建廊房招商:“召民居住,召商居貨,謂之廊房”。廊房形成街巷胡同,最終形成4條,長抵煤市街。幾百年來,别處街巷胡同多易其名,唯明初廊房之名保留至今。再有就是正陽門裡承天門内建起吏、戶、禮、兵、刑、工部等一幹中央一級的辦事衙門,官員們或在正陽門外選擇住宿地以求上下班方便,或總有所需之物就近求購,他們和眷屬的消費需求也促進了正陽門外這一帶的商業繁榮。明代的書肆多集中在西河沿,讓西河沿成了氣候;不管大戶小家,家家要自己磨面磨刀,打磨廠制磨的制磨刀石的聚成了三裡長的街。打磨廠商街問世,并從此成為一條著名的街。相繼又有鮮魚口、大栅欄、珠寶街、糧食店等等。前門正街更是商業氛圍濃濃,多元化地蓬勃發展。
有意思的是今天已遠離人們日常生活的荷包。荷包市首先出現在甕城裡。它本是家庭繡工,婦女皆要會的,封建禮教要求婦女“三從四德”,四德為婦德、婦言、婦容、婦功。這婦功中就包括婦女會做針線活兒,織布、紡紗、繡花什麼的。男孩女孩訂親,男方家長是要看女方女孩的針線活兒的,繡花荷包是必備品。真就有不會繡的,不會繡也不能讓她窩在家裡嫁不出去,家長就到荷花巷去挑去買,權當是女兒繡的蒙混過關。反正娶了你就不能再退,沒有如假包換那一說。當然更多是買了當樣子做參考的,交流學習互促提高。再有,富貴人士講究把繡花荷包系在袍褂之外當飾物,是對美的一種追求。繡活又不隻是荷包,香袋、褡裢、肩套、枕套等等都是施展繡功的舞台,有需求有市場,商市上的生命力還挺旺盛。明嘉靖年修築外城以後,城區推到永定門了,前門外不再是關廂城外,而是外城内最繁華的商業區了。清軍入關,占領北京城,内城的漢民一律被遷往外城,漢民的許多店鋪被攆到前門外落戶,清廷還不許在内城開戲院、妓院、會館。結果是,前門外的商業反倒是多元化地發展起來。住在這裡的漢人自身要消費,内城的旗人也要到這裡來消費。消費需求是商業發展的原動力。
連皇上都來。
在前門商業步行街的主街上,鮮魚口把口的地方,我們能看到一家挂着“都一處”匾的燒麥館,門口塑着三個清代裝扮的三個男人。這組雕塑在告訴我們“都一處”的來曆,“都一處”的故事。話說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大年三十的晚上,前門大街的整條街都十分清冷了,官府已封印,戲樓已封台,早已辦完年貨的各家各戶都在家聚着過三十兒,吃年夜飯沒有現在的全家跑到街上飯館子酒樓大飯店吃的時尚,街上搞餐飲的店鋪餐館也就都上門闆。還在街上溜達的隻有這樣幾種人:到澡堂子洗澡的,年三十兒洗澡洗去一年的污穢洗去一年的不吉利,這是當時的一種習俗;進當鋪典當的,沒招了,把能當的當了也得把年過了;追債的、逃債的,他們就像挂在牆上的小油燈一樣,一片漆黑中閃着幽微的亮光,如同鬼火。但也有例外,街上走來的一仆二主就不是這幾種人中的任何一種。主人書生模樣,氣定神閑,仆人提着燈籠,恭順地侍在左右,偌大年紀,卻不長胡子。他們看到一家小餐館還開着,拾步進去。店主見有客來,滿臉堆笑迎進來伺候着客人落座。馬連肉、晾肉、煮小花生之類的小菜端上來,小酒熱壺裡。客人吃得美,忍不住問:你們這酒店,叫什麼名字?夥計忙回:小酒店,沒字号。文人模樣的客人很是感慨地說:這時候還不關店門的酒店,京都也就你們一處了吧?就叫都一處吧!店主千恩萬謝,但肯定沒拿這當回事兒。文人都是有表現欲的,有身份的文人更有表現欲,他要當場提詩在牆上你不也得由着他寫嗎!誰讓他是客!客人高興就成。沒想到,快過去一個月的時候,突然從宮裡來了十幾個太監,擡着虎頭匾,給這裡送匾來了,那匾上寫的就是“都一處”,乾隆皇帝禦筆。娘哎!一下子驚着了。那時候的“都一處”還不是燒賣館,燒麥館另有故事。
被當朝皇上微服私訪過的還有一條龍羊肉館。這家羊肉館本名叫南恒順羊肉館。這家創辦于乾隆年間的飯館在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春末的一天來了一主一仆兩個人,吃完飯卻沒錢給。想吃霸王餐啊!擱哪個有點背景的店主身上都得要食客好看,養着打手的還不揍他個滿臉開花?掌櫃的卻說:沒什麼,您二位請便,什麼時候方便把錢帶來就行了。第二天,就有宮内小太監把錢送了過來,這時才知道當時沒錢給的食客是光緒皇帝。估摸着掌櫃的是出了一身冷汗:得虧是自己善良,肯吃小虧,稍有惡念那還不是滅門之災!後怕之餘抓緊公關,把皇上坐過的方凳供起來,到處傳揚光緒皇帝來此吃過涮羊肉。從此,為順便一睹龍之凳顔的食客蜂擁不止。
前門大街上的老字号多,故事也多。有的老字号我們熟,有的老字号的名氣是隻留在了老輩人的記憶裡的,現在随步行街的開發建設重又冒出來,帶給我們的是詫異和驚奇,感慨,居然還有這樣的老字号!天蕙齋鼻煙鋪就是這樣一家。它創辦于清道光年間,匿迹于1970年,現在又粉墨登場全新亮相于前門商業步行街上了。在步行街上看到億兆的招牌千萬别驚奇,那曾是北京有名的大百貨店。
前門外中軸線的商街,過往時空裡風景太多太多!
2吸鼻煙的這位是雕塑,不是真人兒。
3前門大街上的民國時期的鐘樓。
4有興趣的查查這家字号是新是舊。
5億兆,老字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