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關中大鍋盔

關中大鍋盔

時間:2024-10-31 10:56:19

在關中地區,有一種吃了千年還沒吃夠的美食幹糧,這便是中外馳名的鍋盔。

鍋盔是一種通過烙烤方式做出來的幹面餅,“陝西十大怪,烙馍像鍋蓋!”“烙馍”指的便是鍋盔。鍋盔可大可小,但多以大者居多,我曾在西安法門寺附近的市場上見過一個大的鍋盔,直徑超過1米,厚度至少有40厘米!簡直是碩大無朋,歎為觀止!

關中産麥,做面食不缺食材。關中人做鍋盔,主要是圖省事:烙上幾個鍋盔,出門辦事背上,十天半月擱不壞,易攜易存;吃時,掰幾塊下來,幹啃、水泡均可,而且既頂飽又耐饑,簡單方便。所以在關中人眼裡,鍋盔實際上就是吃了千年的壓縮餅幹。

關中遍地見鍋盔,乾州鍋盔、武功鍋盔、長武鍋盔、岐山鍋盔,鳳翔鍋盔……其中以乾州鍋盔最為有名:“乾州三件寶,鍋盔、挂面、豆腐腦。”乾州的鍋盔大多為圓形,邊薄心厚,火色均勻,表面鼓起,馍瓤幹酥,外表斑黃,切口砂白,内酥外脆,香醇味美。尤其是馍邊壓出很多波浪,宛如菊花綻放,秀美異常。掰開或切開,也是層層分明,狀如闆油,綿而不虛,松而不柔。既美觀又齊整,且如地質層岩一般透着一種韻律美。聞着香,吃起酥,耐存放,适口抗饑,回味無窮,是乾州鍋盔的最大特點。

鍋盔制作要通過和面、制坯、烘烤三個環節。面粉、堿水、酵面放入盆中,加水和成面團,然後放在案闆上,用木杠邊壓邊折,且不斷加入面粉,反複排壓,直至面光、色潤、酵面均勻時為止。關中的主婦們在壓面時,臂力、腕力齊發,常常是壓得滿頭大汗。壓的時間越長,面色越發白,筋性越足,烙出來的餅就越香醇。将壓好的面團分成若幹塊,逐個用木杠轉壓成菊花形圓餅坯,然後放到炭火鏊上烤烙。烤烙餅坯講究“三翻三轉”——麥稭火,慢慢烙,眼勤看,手勤翻,圈勤轉,全神貫注,一刻不停。烙烤至顔色均勻、皮面微鼓起時即熟。此時的鍋盔早已散發出縷縷面香,取出來,放到麥稭上晾涼。

在陝西,鍋盔的吃法真是令人目不暇接:羊肉泡盔、豆腐煮盔、鍋盔夾肉、豆花泡盔、燴鍋盔……不過,最原始、最地道、最能體現關中人豪爽性格的吃法,還是幹嚼:一塊鍋盔,一碗白開水,細嚼慢咽,如品佳釀,雖說樸素簡易,卻有蕩氣回腸、百嚼不厭之感。

鍋盔的由來,與武則天有些關系。武則天登基後,命人在陝西奉天縣境内大興土木修乾陵。因工程浩大,征調了數萬民工。民工衆多,勞動量大,急需耐饑抗餓的食物。于是,民工們自己盤鍋築竈,發明出了一種厚厚的鍋餅。這種鍋餅面香濃郁,吃後抗餓,久放不馊。民工出工時,各個頭頂鍋盔:暴天遮陽,陰天擋雨,“鍋盔”之名由此叫開。

如今,鍋盔已成為關中地區最有名的幹糧和特産,來關中旅遊的八方遊客,無不想嘗一嘗鍋盔的味道。關中人不僅開發出了椒鹽鍋盔、蔥香鍋盔、五香鍋盔、香椒葉鍋盔、鹹甜鍋盔等數十種鍋盔,而且還不斷推陳出新,将鍋盔與油潑辣子、辣椒醬、蔥花、韭菜末、香菜末一并端上餐桌,使得鍋盔更加生色,更加誘人:瓤酥而脆,悅目而香。像極了關中人的性格:樸實無華,老實厚道,内斂磅礴,粗犷豪放!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