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小暑知味舌尖上的食都

小暑知味舌尖上的食都

時間:2024-10-31 10:08:24

彪炳史冊的烹饪技藝和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在華夏文明史上具有獨特的曆史地位,是中國文化的根基之一。其産生與形成,不僅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陰陽五行哲學思想、儒家倫理道德觀念、中醫營養攝生學說有關,還和文化藝術成就、飲食審美風尚、民族性格特征等諸多因素緊密相關,更受一年四季時節變化的影響。因此,二十四節氣的習俗多與飲食相關。小暑時節,我們在中國烹饪文化的發源地徐州,溯源追遠,用舌尖去體味。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

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

戶牖深青霭,階庭長綠苔。

鷹鹯新習學,蟋蟀莫相催。

——唐·元稹彭城伏羊一碗湯

炎炎夏日,一片蟬鳴,馬路旁紫薇花迎風搖曳,銀杏樹挺拔蒼翠。穿行于徐州市區的大街小巷,全城多家飯店不是拉起橫幅,就是放置了醒目的拱門,電子屏幕也用粗體字顯示着“伏羊節吃伏羊宴”。

“伏羊節”是徐州人在小暑時節的重要民俗節日,其發端可上溯至5000年前彭祖時期的食羊傳統。彭祖,原名彭铿,因擅長烹饪雉羹,深受帝堯賞識,受封于彭城(今徐州),成為大彭國的始祖。其母是生長于大漠的丁零族人,喜食羊,彭祖因此創制名菜“羊方藏魚”,這道菜距今已有4300餘年的曆史,堪稱“中華第一名馔”。彭祖被尊為“烹饪鼻祖”,徐州則成為中國烹饪文化的發源地,享有“中華食都”之贊譽。

曆經數千年的演變和傳承,彭城人的食羊傳統,在東南西北中地域文化交融的特殊影響下,從最初的民間傳統發展成為今日全民參與的盛大節日,并被賦予特定的文化内涵。徐州又稱“中國伏羊美食之鄉”。

小暑開始,伏羊節要持續一個月之久。此時的徐州街頭巷尾,從星級飯店到街頭羊肉館,都密密匝匝地坐滿了食客,店外空地上搭起的彩條棚下,也是人頭攢動,座無虛席。人們坐在桌子旁,一邊欣賞着民俗表演,一邊喝着冰鎮啤酒,大快朵頤,暢快十足。羊肉的誘人香氣,引我們走進一家羊肉館,店内有專門的“伏羊菜系”。熱氣騰騰的羊湯,味道香醇,汁厚不膩,加上徐州特有的精制辣椒油,佐以米醋和香菜,令人食欲大振。“以前吃伏羊主要是在中晚餐,而今的徐州人,早飯也要吃伏羊,平時店内生意就很好,小暑一到,根本忙不過來!”店老闆笑呵呵地說。

相傳,活了880歲的彭祖,還是養生學鼻祖,他将養生與飲食相結合,創造出藥膳和食療。《莊子》曾把他作為導引養形之人的代表人物;屈原的《楚辭·天問》記載:“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壽永多,夫何求長?”意思是他善于食療,所以壽元悠長。道家更把他奉為先驅,許多道家典籍都保存着彭祖養生遺論。

而今徐州的飲食亦秉承大彭古風,從制作考究、色香俱全的名馔佳肴到名目繁多、别具一格的傳統風味小吃,均崇尚天然、注重食療,諸如彭祖養生宴、漢宮禦宴、太極素宴等。據彭祖養生文化研究人員介紹,伏天吃羊這種食俗,除了與節氣變化、與民俗習慣等密切相關,更暗合着“天人合一”的質樸養生觀念。三伏天人體内有積熱,吃性熱的羊肉,伴以蔥姜蒜等熱性作料,能刺激人體大量排汗,從而排除體内毒素。“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伏天揮汗吃伏羊,不僅是舌尖上的美味饕餮,更是健康養生的至尊體驗。

兩漢遺風流韻

“兩漢文化看徐州。”徐州不僅是中國烹饪文化發源地,作為漢高祖劉邦的故鄉,它也是中國漢文化的發源地。漢人、漢族等是因中國的400年漢王朝而得名。最能體現兩漢文化精髓的“漢代三絕”(漢兵馬俑、漢墓、漢畫像石)遺存,奠定了徐州在兩漢文化中不可替代的地位。時至今日,漢朝文化對徐州的影響随處可見。

走進位于徐州南郊雲龍山腳下的漢畫像石博物館,千餘塊高大寬闊的漢畫像石精品,以在墓葬中的位置複原于館内,令人目不暇接。這些漢畫像石題材豐富,栩栩如生地再現了西漢社會風情、貴族生活、曆史傳說等各個方面,作為研究漢代文化的重要依據,其數量和藝術價值在全國均首屈一指,可謂是一部“繡像的漢代史”。

畫像石中有不少與美食宴飲相關,在銅山洪樓祠堂出土的《迎賓宴飲圖》中,迎賓、拜谒、宴飲等情景刻畫得栩栩如生,由此可看出漢代飲食文化已經不再局限于先秦時代的單純性滿足于生存的“飽”,而是要吃出“滋味”,飲食已轉向美食。我們注意到食物中有兩條羊腿,還有燒烤的羊肉串,可見徐州人自古對羊肉情有獨鐘。

徐州漢畫像石皆出土自古漢墓,在徐州漢代十八陵中,獅子山是挖掘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楚王陵墓。挖空山體而建的陵墓,從外面看隻是一座綠樹蔥蓊的低山,走進墓道才覺出它的宏偉。空曠的前庭,有三層樓的深度,墓道筆直平坦,兩個人并排走也不會碰臂,石壁上少有刀斧的糙痕,看上去很是精緻。墓道兩旁是對稱的耳室,幾步遠就有一對,可以想象當年陪葬品的豐厚,發掘時出土的文物照片,挂在耳室的牆壁上,在燈光下流溢着古樸,穿越着滄桑。

小暑這天的徐州,熱得厲害,而楚王墓裡卻空氣清新,涼爽宜人,散發着好似木材的絲絲馨香。在主墓中,粉倉、廚房、錢庫、樂舞廳、會客廳應有盡有。據導遊介紹,主墓東側的陪葬墓,是一處侍奉楚王飲食的近臣墓,其佩帶的印章上刻有“食官監印”,可見漢朝時期,已形成完善的機制,專門有人負責宮廷膳食。而已出土的“廚夫俑”,衣着裝束幾乎與當今的廚師相似。

千古龍飛帝王鄉

“九裡山前作戰場,牧童拾得舊刀槍。順風吹動烏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水浒傳》中,一首北宋山歌傳唱着楚漢軍隊在徐州西北郊九裡山的一場鏖戰。現在九裡山上還留有項羽兵敗而逃的白雲洞和樊哙指揮漢軍的磨旗石。駐足山前,耳畔似乎還激蕩回旋着兩軍的嘶鳴呐喊聲。

徐州人說,他們生活的這座城市“不南不北,不大不小”;而東晉人認為:“彭城之得失,辄關南北之盛衰”;宋人陳無已也說:“彭城之地,兵家為攻守要地”;辛亥革命領導人黃興評價:“南不得此,無以圖冀東,北不得此,無以窺江東。是勝負轉戰之地”;朱德元帥說:“徐州曆史上就是決戰的古戰場”。的确,東近黃海、西連中原、北扼齊魯、南屏江淮的徐州,是名副其實的兵家必争之地,曆史上發生在這裡的大小戰争,有記載的就多達400餘次。楚漢劉項争霸,西漢七國之亂,三國曹操大戰陶謙、呂布,民國蔣、馮、閻中原大戰,抗日戰争徐州會戰,解放戰争淮海戰役……民謠道:“自古彭城列九州,龍争虎鬥幾千秋。”如今,九裡山古戰場遺址、戶部山項羽戲馬台、道台禦門和老東門徐州會戰李宗仁指揮部、鳳凰山麓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及紀念館等戰争遺存,都已成為徐州軍事文化和紅色旅遊的名片。

硝煙遠去,徐州是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和東西、南北經濟聯系的重要“十字路口”的地位在當代仍凸顯,京滬鐵路、隴海鐵路、京滬高鐵、徐蘭客運專線在此交彙,京杭大運河南北貫穿而過,公路網四通八達,有“徐州通,則全國通”的定論。

重要的地理位置促進了徐州飲食發展的輝煌,川、魯、粵、湘、淮揚等主力菜系南北口味在這裡交融,也豐富了徐州飲食文化背後的内涵。饣它(shá)湯、霸王别姬、紀妃伴龍顔、帝王粥、沛縣狗肉、東坡回贈肉……在徐州,幾乎每一道菜都有一個動人的傳說。同時,在這塊浸染着英雄血迹、燃燒着英雄精神的土地上,一幕幕戰争史實,造就了徐州人敢作敢為之風和粗犷豪爽之氣。而在一年中最熱的伏天,喜食加了很多辣椒的紅油羊肉,足可彰顯徐州人的一番精神氣概。

“古徐州形勝,消磨盡,幾英雄。想鐵甲重瞳,烏骓汗血,玉帳連空,楚歌八千兵散,料夢魂,應不到江東。空有黃河如帶,亂山回合雲龍。漢家陵阙起秋風,禾黍滿關中。更戲馬台荒,畫眉人遠,燕子樓空。人生百年如寄,且開懷,一飲盡千鐘。回首荒城斜日,倚欄目送飛鴻。”蒼茫暮色中,驅車高速上,心吟古詞,回首徐州,仿佛穿透曆史的獵獵風雲,依然默默挺立。

TIPS

入伏之時,剛好是小麥生産區麥收結束,新麥包的餃子是傳統食品中開胃解饞的佳品。人們用新磨的面粉包餃子,或者吃頓新白面做的面條,從而有了“頭伏餃子二伏面”的習俗。徐州人則有入伏吃羊肉的習慣,稱為“吃伏羊”,這種習俗可上溯到堯舜時期,傳承至今,已從時令名馔成為名城一節。

十苦九補,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生物堿、維生素、苦味素、微量元素等成分,具有清熱除濕、增進食欲、舒張血管、清心除煩、提神醒腦等作用。在天氣炎熱的小暑時節,多吃包莴苣、生菜、芹菜、茴香、香菜、苦瓜、苔菜、絲瓜等苦味食品有助于身體的陰陽平衡。同時,食用番茄、檸檬、楊梅、葡萄等酸味食物,可預防出汗過多引起的耗氣傷陰,還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