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綠野仙蹤西溪南

綠野仙蹤西溪南

時間:2024-10-31 10:03:22

一座無護欄的石闆橋,簡約、樸實,架于豐樂河上,沒入茂林深處。遠遠望見橋那頭的一片蒼翠蔥郁,讓人心雀躍,步伐輕盈。

涉橋而過,到達村口,一橋隔斷塵嚣,一頭紮進碧綠。顧不得去看豎在村口的巨幅導覽圖,循着水聲,聽憑感覺,急急奔向村子右側的濕地楓楊林。

初夏之際的楓楊林,以繁盛蔽日的綠,以鋪天蓋地的綠,以濃得滴翠的綠,以沁人心脾的綠,伴着千年的歲月流淌,伴着清澈的溪水歡騰,伴着清脆的鳥鳴婉轉……西溪南村,這千年的古村,用這樣的綠意,這樣的幽靜,這樣的清新擁抱着我們,大家情不自禁地減少了談笑,放輕了腳步,不舍得驚擾了這綠野仙蹤之幽境。

黃山新客廳,徽州老堂前。在黃山南麓、在歙縣以西、在豐樂河之畔的西溪南村,始建于後唐,鼎盛于明清,距今已有1200年。

西溪南村特有的盆地地貌,溪泉彙集,水源充沛。溪水回環,潺潺流水聲如清音久久缭繞,滌去人心的浮躁,拂去塵世的紛擾。水是西溪南的魂,條、隴、雷這三支水系為主線,或繞村而過,或穿村而流,街依溪行,屋緣街建。西溪南坐北朝南,東西走向,勢如棋盤。街是西溪南的骨,街分前街、中街、溪邊街,以街為經,以巷為緯,南北通達,東西貫通。

由西折返,漫步于溪邊街,街随溪流的走勢格外的曲折蜿蜒,蘊含着百轉千回、千嬌百媚的美。一擡頭,或是古樹枝桠輕輕拂過高高的馬頭牆,随風在牆頭寫滿詩行;一轉身,或是圓圓的月亮門在濃蔭裡露出門邊紅紅的對聯,在綠樹叢中的老牆上彰顯一抹喜悅的鮮亮;一側首,或是精緻的籬笆圍在溪邊街側,籬内已是滿園菜蔬待摘瓜果飄香……俯首是詩篇,擡頭是畫卷,人遊仙境中。

公元860年,吳氏祖先看上了這塊依山傍水的風水寶地,就地結廬,開枝散葉,被稱為“歙邑首富”。吳氏家族重學興教,廣招名士,自古以來,這裡就文藝氣息濃厚。明清時期,商賈雲集,人文荟萃,曾有十大名樓、二十名館閣、二十四名堂、十大寺庵、十大社屋、十大牌坊、十大名園等名勝,後毀于戰火,幸存至今的老屋閣和綠繞亭,是徽派建築的鼻祖。

“黟縣青”石闆,在街間巷裡盡情鋪陳,被千年的足迹踏磨得平滑如鏡。曲徑之中,偶有碧綠肥碩的芭蕉葉子從粉白的牆頭垂下,或是盛放的淩霄花翻過庭院,讓人忍不住探頭張望,高牆院内,究竟是怎樣的一方境地?1498年,江南才子祝枝山常攜好友唐伯虎一起來西溪南遊玩,這裡是他外婆的家。祝枝山将西溪南“古桐喬木”“梅溪書屋”“南山翠屏”“軸疇綠繞”“清溪涵月”“西隴藏雲”“竹林鳳嗚”“山源春漲”的八景之名和意境各賦詩一首,留贈舅公,刻成碑帖,立于家園。村裡巨富吳天行斥巨資私建的果園,曾請了祝枝山和唐伯虎參與設計規劃,園内曾經的珍花異卉、亭台樓榭早已淹沒于曆史的風煙,斷壁殘垣,荒蕪一片。

在街巷中穿行,有很多村民敞開着院門,或在院中花下閑坐,或在院邊菜地耕作,甯靜美好,生活安詳。岸綠、水清、河暢,古老的村莊,古舊的磚牆,古樸的時光,濃濃的古韻,在楓楊林千年的碧綠中,在豐樂河萬年的流水裡,閑适、深邃、悠長……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