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楠TextbyLiNan記得兩年前的201.."/>
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我會始終對荷賽保持一份敬意

我會始終對荷賽保持一份敬意

時間:2024-10-31 09:32:45


    文/李楠TextbyLiNan

記得兩年前的2014年,當時荷賽結果一公布,國中便有人歡呼雀躍:由年度圖片看,荷賽終于擺脫了戰争災難、暴力美學,實乃一大進步!由此十分順理成章地展開了一系列對荷賽的無情批判,并得出一個深刻結論:在轉型這檔子事兒上,當代藝術比新聞攝影強多了。

果真如此嗎?荷賽的年度圖片,幾乎永遠都是戰争災難、婦女兒童,今年,依然不例外。59年,确實有點兒“嗜血基因”、“審美疲勞”的嫌疑。但這裡面有一個常識:戰争災難,是拍攝題材;婦女兒童,乃拍攝對象,這些都不是一張照片的終極目的,也不是一張照片最根本的評價依據。照片的終極目的,是它要傳達的觀點與意義,或者說,是一種價值觀;正是在這個層面上,視覺形式有了精心錘煉的必要;對照片的評價,也才與攝影的本質具有了緊密的關系。荷賽對戰争災難的持續關注,與其說是對題材的偏好,不如說是它内在的價值觀驅使它保持着這一姿态:永遠對那些正在發生的現實問題保持直接、逼近、尖銳的反映和揭示;永遠對那些備受煎熬的命運保持真實的痛感;永遠要對人類自身的困境發出聲音。這就是荷賽作為一項國際性新聞攝影比賽的核心價值,也是它舉辦59屆以來,雖有諸多質疑但依然是這個行業标杆的根本原因。

57屆的年度圖片,雖然畫面是高舉手機的海邊剪影,但落腳點卻是颠沛流離的非洲移民,它不表明什麼進步,也和轉型毫不搭界,它隻是再一次證明:荷賽的價值觀從來沒有改變過。無論它如何調整評選設置,無論其視覺呈現如何變化,它始終以恪守它的準則為基線。今年更不用說了,除了年度照片,荷賽其他所有類别的獲獎作品,天災人禍永遠占大多數,且59年不變——這就是荷賽。因此,所謂“荷賽進步了”的歡呼,不過是一廂情願、自以為是的誤讀。

這種誤讀,以及對這種誤讀的認同,暴露了一個隐蔽而嚴肅的問題:如果我們本能地隻根據拍攝題材和拍攝對象來下結論,實際也在說明,我們的目光所及,隻停留于照片表面,而無法深入。

對于荷賽,對于新聞攝影,我們隻能在照片的外圍指手畫腳,而無法在它的核心指點江山——我們沒有意識到,這個行業,實際上是依靠一種價值觀來支撐,而不是技術和市場。正因為我們無法在價值觀層面讨論,因此,我們隻能在技術、語言層面解讀;隻能在題材、對象範疇推演;同時,在形式上遍地開花地模仿着——每屆荷賽的直接效果就是對獲獎作品的競相仿效,卻總有為何“學不像”的困惑。

在“全媒體”好看的面子概念之下,攝影記者正在轉型為視頻記者,更多的情況是,一個記者同時寫文字、拍照片和錄制視頻并擔任主持人。顯然,這隻是一堆并未經過深加工的新聞素材,一個消息,一個場景,一段事件,而非真正的“新聞”。一個路人拿着手機都能拍一張現場照片,新聞的五個W,他大約能解決四個:時間(when)、地點(where)、人物(who)和簡單的事件描述(what)。但他沒法解決最後那一個W和那一個H:即為什麼(why)和如何形成(how)?

信息的采集、發布已經不是新聞記者的優勢和特權,分析、判斷以及公信力才是他們的強項。而照片,不僅僅是現場,而是觀點。因此,美國《芝加哥太陽報》解散了攝影部之後,又再次重組;而法國《解放報》幹脆在一期報紙上将所有圖片的位置都變成空白,以此來提醒人們,攝影,在我們這個時代,究意意味着什麼?那些仿若走失的圖片,和我們随處可見,避之不及的影像,又有着何種區别?

不是平台、不是渠道、不是互聯網、不是閱讀習慣……而是機制。所謂傳統媒體的消亡,是因為面對更多更豐富的受衆需求,更新更融合的技術可能,更細更精準的定制服務,更快更多元的疊代傳播,所有這些本來是可以支持媒體生存發展的東西,但我們沒有以一種與之真正匹配的機制去把握它們。因此,“全能型”記者,有多大程度是因了成本控制而産生的要求?“藝多不壓身”沒錯,“與時俱進”也沒錯,新思維+新技術的“全能型”人才應該成為主力。但要讓他們真正不被視覺奇觀所控制,不被信息洪流所淹沒,不被“全能高産”本身所異化,我們需要的,是新的機制。而在這個機制靈魂深處發揮作用的,依然是價值觀。

我對荷賽的熱情會慢慢消減,但我會始終對荷賽保持一份敬意。這份敬意,更确切些說,是給那些在一個“技術使距離消除”的年代,依然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各種“距離”的同行的。沒有他們不容置疑地親臨現場,就不會有這些我們無法回避的照片。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