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樹峰
2012年,肖吉地先生憑借《大海》系列作品獲得了中國攝影金像獎。當時在全國攝影界他還不為人所知。獲獎後,很多人打聽他是誰,但看了他的作品後,大家都不再懷疑,認可了他的創作。
他的《大海》作品為什麼能夠獲獎呢?因為他拍出了格調。在目前中國攝影界,最缺少的不是數量,也不是機械記錄,而是有格調和追求的作品。因為有格調的作品稀缺,所以他的作品能一舉獲獎。
從攝影藝術的角度分析格調,“格”來自于線條構成,如十字架給人以穩定的崇高感,橫向線條是時間的綿延,連接着過去、現在和未來;縱向線條是空間的張開,向上伸展,向下紮根,象征着天地,中間有“人”把天地連接起來。有了這個十字架的力的結構,一件作品就定格了。“格”仿佛一首曲子的調式,1=G,還是降E,取決于作曲家的立意、占位,是思想性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調”來自于影調和色調,是暖的,還是冷的;是明快的,還是陰沉的,等等,就像樂曲的節拍一樣,決定着一首曲子的情感色彩。“格”是作品的思想骨架,“調”是作品的情感血肉。有格調的作品,是有血有肉的作品。隻不過音樂用聲音來表現,攝影用影像來表現。
肖吉地先生深刻地理解了“格調”的内涵。他抓住了大海邊極常見的景象,用幾個實物線條定格,用純粹再純粹的調子來充滿空間,在拍攝中框除雜質,在制作中層層提純,創作出了這樣的作品。這樣的作品能夠讓人的心靜下來,放下俗務,沉浸其中,仿佛禅境。
這組《故鄉》作品,是肖吉地先生的近作。他把目光投向了原野—極普通、極常見、很容易被人忽略的原野。但在這些作品裡,我分明感受到了作者的心聲:目光由近及遠,定格在地平線的時間綿延上;用暗灰的調子把現實過濾,客觀的、帶着質感的現場發人深思、令人惆怅。
這個專題的作品拍攝于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大約用了他近兩年半的時間。2014年榮獲中國藝術攝影學會主辦的中國攝影金路獎,其中12幅照片在北京國際攝影周展出。肖吉地先生在回顧這組專題時說:“我拍這組片子,當時出于兩點考慮:一是表現鄉愁,思鄉之情,我拍的是兒時的記憶,夢中的故鄉,所以畫面很朦胧,多是在霧天拍攝的。也可以說,拍的是我頭腦裡的東西……二是把鏡頭對準了司空見慣的農村場景,試圖創新一種拍攝思路。”
從藝術效果看,這組作品實現了作者的意圖。懷鄉的思緒彌漫開來,充滿影像的空間;雖然景别有變化、差異明顯,但内在的心境是一緻的。這組專題藝術氣息濃厚,這種氣息不是單一向度的甜美,也不是隻有無法排解的鄉愁,它還給人以其他向度的感受和解讀。
面對這樣純粹而格調統一的作品,我想到了關乎現實的很多個方面,比如拼資源的工業對傳統農業的沖擊,污染過的水和空氣對環境的溶蝕;走不出鄉村的人在鄉村裡的掙紮,走進了城市的人在城市裡的辛苦;原野中彌漫着19世紀西方工業的氣味,雜草和石塊與鋼筋水泥一起散落大地;精耕過的土地上有印着磷和胺字樣的塑料口袋,茫茫蒼蒼中的太陽失去了光輝……
是耶,非耶?我不知道。
比較而言,我更加喜歡他故鄉原野的這組作品。如果說他大海專題是走向了冥想和内心,那麼,這組原野的專題則指向了現實的鄉愁和批判性的思索,甚至帶有感傷,我看到了一個用影像表達的思想者在做着從生活現實中提煉純粹影像的努力。
責任編輯/李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