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我的大學

我的大學

時間:2024-10-31 07:59:16

每一代人都會面對他們所處時代的問題,而我用攝影表達了我的困惑。

——楊文彬(中國傳媒大學學生、首屆“映·紀實影像獎”獲得者)

前段時間,95後在校大學生楊文彬拍攝的《大學社會》在網上引發了巨大的争議。争議的内容包含了方方面面:有人認為《大學社會》就紀實攝影而言,手法太簡陋,畫面感太差;有人認為使用微信截圖這種形式完全與攝影無關;還有人覺得選題不錯,表現手法也有明顯的個人特征,但憑此拿下20萬獎金,實在讓人不能理解……總體說來,負面評價多于正面。在這裡,筆者并不想對此作出任何評價,隻想說說另一個拍大學生活的大學生的攝影作品。

1992年,趙鋼在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現在的長春理工大學)讀書,在4年的大學生涯中,趙鋼記錄下了90年代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的方方面面。1996年,趙鋼大學畢業以後,與他同校的女友丁鳳園(趙鋼現在的妻子)繼續拍攝女生宿舍的生活,使得這部作品更加完整。趙鋼丁鳳園夫婦的這組《我的大學》最難能可貴的是,二人本身就是大學生,身在校園,可以說是時時刻刻都在拍攝現場,能夠及時捕捉到那些轉瞬即逝的精彩畫面。另外,大學生拍大學生,更能理解大學生們的所說所做,是一種完全融入式的記錄。也正是因此,即使20多年過去了,如今重新看到這些照片,70後、80後的大學生們依舊能從中找到自己當年的影子。

時過境遷,如果說20年前的大學還可以稱為“象牙塔”的話,如今的大學基本已經與校園外的社會融為一體,再也沒有什麼所謂的“天之驕子”,剩下的隻有一群在高考重壓之後不知所措和對未來充滿迷茫的年輕人。在90後、95後的眼中,趙鋼夫婦鏡頭下的大學與他們的真實生活距離很遠了,無法引起更多的共鳴。這而種真實寫照式的攝影方式也如同曆史教材中的插圖一般,不足以反映出他們内心真實的想法,他們需要有人用屬于他們的方式來記錄他們的大學。所以,有了楊文彬,有了他的拍攝想法的表現形式。

從楊文彬和趙鋼夫婦的作品來看,雖然都是大學生拍大學生,但時代的變化帶來了攝影表現形式的改變,也帶來了大學生們精神世界的改變,他們是不同時代的産物,沒有辦法去比較孰優孰劣,隻是有着不同的受衆群體而已。希望在下一個10年裡,還有人熱衷于記錄大學校園的生活,熱衷于用攝影表達大學生的生存與困惑,将“我的大學”這個選題延續下去,這是一個有趣且偉大的項目。

趙鋼丁鳳園夫婦在《我的大學》中記錄下的大學生學習、生活以及畢業分别時的精彩瞬間。責任編輯/劉欣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