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拍攝自然小景充滿挑戰,因為我常常感到在拍攝小景時我并沒有被現場的環境所環抱,而更像一個局外者在窺探其中。對于我而言,一個大景的拍攝潛力往往顯而易見;然而小景的潛力卻隻能在親眼見到那個特定條件時才得以悟到。因此隻有當我放慢速度,對周圍的細節更為仔細地觀察時,才能最終獲得一幅比較成功、滿意的小景風光作品。
—MarcAdamus(美國職業風光攝影師)
什麼是小景風光?
給小景風光下一個嚴謹的定義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盡管見到一張具體照片時,很多攝影愛好者也許能憑直覺感性區分是否屬于小景範疇,但小景本身所包含的題材五花八門很難一語概括。筆者覺得與其給小景風光下定義,不如先總結下什麼是它的對立面。
大景風光,也就是廣大攝友俗稱的“大片”,往往具備幾個重要的特性:
1.縱深:一個典型的大景畫面通常具有明顯的前景、中景、遠景。
2.寬廣:大多數大景風光由廣角鏡頭完成。超越肉眼的透視廣度、邊緣畸變造成的視覺沖擊是讓人一見鐘情的絕招。
3.多元素:深度和廣度決定了大景風光畫面中元素的多樣性—絢爛的天空、盛開的野花、形态美妙的水流等等自然元素的相互組合、相互呼應都是大景風光常見的形式。
與大景風光形成鮮明對比,小景風光具備迥然不同的特性:
1.相對較窄的視角:與大景風光的第一眼震撼不同,小景風光的視角往往集中于一個局部。而這個局部的構思選取則充分展現了攝影師對環境細緻入微的觀察。
2.注重于自然景觀局部細節的規律:小景風光由于視角的特點往往包含的元素種類并不豐富。然而正因如此,一張好的小景作品會對僅有的元素在畫面上呈現的形狀造型、分布排列有着更為嚴格、挑剔的要求。
3.烘托氛圍、意境:很多小景風光旨在表現一種整體氛圍、意境,而不在于突出畫面中具體哪個景物,也并不一定需要畫面中有某個明顯的視覺中心點。這是一張典型的大景風光,由16mm超廣鏡頭拍攝,輔以流行的景深合成技術來達到整個縱深的清晰銳利,以體現一種視覺沖擊。
荊棘之路小景風光,拍攝于美國威斯康星州ApostleIslands國家湖岸冰洞。
冰雪奇緣美國華盛頓州北喀斯喀特國家公園雪山上的無名雪洞
絞盡腦汁獲得的全景構圖,并且還是經過數小時的後期清理才得到這樣的效果,與MarcAdamus等拍攝大型雪洞的作品相比,相去甚遠。小景風光實戰技巧
如果通過與大景風光對比所得到的這些對小景風光的定義、解釋仍然顯得模糊抽象,那麼下面以一些拍攝實例來具體介紹小景風光的部分題材、特點、技巧和思路,希望能給讀者帶來更為全面、生動的認識。
化繁為簡
大自然紛繁錯綜,越大的場景、越廣的視角通常意味着更多雜亂元素的入境,而對整體畫面表達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拍攝大景時經常會在前期絞盡腦汁尋找能避開更多雜亂元素的角度,或者後期耗費大量時間埋頭擦除、修複、克隆掉幹擾視線的元素。然而并不是在任何條件下前後期努力都能使最終的照片達到理想的效果。遇到這類情況時,不妨退一步思考一下是否可以通過變換焦距、拉近畫面、仔細觀察選取一個巧妙的局部來大刀闊斧化繁為簡。
以“冰雪奇緣”這張照片為實例來介紹這種小景拍攝的思路。這張照片偶得于一次北喀斯喀特國家公園雪山徒步。喀斯喀特山脈北起加拿大不列颠哥倫比亞省,穿越美國華盛頓州和俄勒岡州,最終到達加利福尼亞州,它的沿線有十多座雪山。而這次徒步原本的主要目的是拍攝著名的貝克雪山秋景。可惜天公不作美,山裡的霧氣始終沒有散開讓貝克雪山露出真容,拍攝日落大片的可能完全落空。然而當徒步至半山腰時,我發現了一小片冰川,而在冰川下意外藏匿了一個不及一人高的雪洞。腦海中頓時想起MarcAdamus拍攝過那張夢幻般的雪洞場景,于是一鼓作氣爬進洞裡。然而與想象中的夢幻場景截然不同,雪洞内的地上亂石滿地,洞内壁也附着了斑斑駁駁的污泥。這種繁雜的畫面讓我頓感無從取景。
在沒有得到滿意的全景構圖後,我換了一個思路,裝上70-200mm的長焦鏡頭開始考慮拍攝雪洞局部細節的可能性。由于長焦的視角和肉眼的中焦視角有着比較明顯的區别,我個人的習慣是端着相機通過取景器觀察、搜索來選取局部。這樣往往比直接通過肉眼判斷更為有效。這個場景的局部取景我用了以下思路:光線,表現洞外陽光滲透進洞内所展示的晶瑩剔透;層次,選取洞壁上層疊豐富、走向規律的部分;畫面,簡潔幹淨,盡可能将瑕疵多的洞壁部分排除出構圖。最終在一番仔細搜索、嘗試和思考後,得到了“冰雪奇緣”的最終效果。值得一提的是,這張照片的後期處理也延續了以上所列的三點思路:依據人眼的視覺規律,後期時我将照片整個做了上下翻轉,将反射高光的部分置于畫面上方更為引人注目。通過筆刷局部加亮高光部分将陽光的滲入感進一步加強;局部壓暗照片四周的陰影部分,同時保持各層邊緣的亮度來強調輪廓線條;通過克隆工具進一步修複洞壁那些無法避免的小瑕疵。
得益于小景化繁為簡的思路,讓我在一個非理想的雪洞場景中獲得一張視角獨特、個性鮮明、難以複制的作品。如果當時固執地抱着非全景不拍的思維,那最終隻能獲得一張山寨、雜亂版的雪洞場景。此外一張成功的作品的誕生需要明确清晰的拍攝思路,而這種思路往往貫穿了前期與後期。
排列規律
有一類小景着眼于通過被攝物體的排列規律來表現大自然所創造的機緣巧合。而這些特征多數可以歸結為簡單的點線面的組合。在前面的實例思路中提到過層次這個概念,而層次其實也可以歸于排列規律的範疇。層次的本質是遠近排列的一些平面,通過它們的輪廓線輔以不同的光影和清晰度來刻畫出一種規律,進而折射出距離感。
在旅遊信息、圖片信息急速膨脹的網絡時代,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波浪谷對廣大攝友來說可謂“眼熟能詳”。它的攝影作品,可能已經看得審美疲勞。而這張“紅與白”也許能讓你眼前一亮,甚至第一眼未必能馬上反應出拍攝的地點。普遍認為波浪谷的最佳拍攝條件是正午時分,由直射陽光勾勒出岩石的自然紋理,來展現“波浪”的既視感。
紅與白拍攝于美國亞利桑那州波浪谷
點石成金美國華盛頓州北喀斯喀特國家公園雪山上的金松Puzzle潘玮浩攝而“紅與白”攝于一個大雪紛飛的早晨,天空一片慘白,整個波浪谷的能見度非常低,根本沒有直射陽光。由于波浪谷岩壁的垂直角度,雪并不能長時間附着在它上面。在降雪短暫停歇的間隙,随着岩壁上雪逐漸掉落地面,岩石的紋理竟然被白色的殘雪清晰地勾勒襯托出來。而這種奇妙的狀态僅僅維持了兩三分鐘,剩餘的雪就都掉落到了地上。
拍攝這張照片的思路很明确,就是尋找紋理線條最清晰、走向最有規律的那個局部。場景中,近、中、遠三塊岩壁将畫面分割成了三個三角形的局部。而每個局部的紋理線條都有自己整齊的走向。為了純粹地強調線條、簡化畫面,拍攝時嚴格避免了天空的入境,同時也隻包含了少部分純白的地面。後期的調整仍舊遵循突出線條的整體思路,簡單增強了紅色的飽和度與亮度,增強了整體對比使紅白更加分明,利用色彩的區分進一步刻畫了線條。
除了線條外,點的排列同樣可以構成精彩的小景作品。“點石成金”也拍攝于美國華盛頓州北喀斯喀特國家公園雪山。每年秋天雪山上的金松都會展現最有生命力的顔色和姿态。照片拍攝的時間其實早已過了日出前後的黃金半小時—那個早晨是萬裡無雲的“光闆天”,導緻預想的日出拍攝一無所獲。當太陽升至比較高的某個位置時,我觀察到遠處垂直崖壁上稀稀疏疏的金松恰好會被側光點亮。頓時嗅到了拍攝小景的機會,開始用長焦在衆多崖壁上尋找具有明顯排列規律的金松陣列。嘗試了幾個局部後,最終找到了這個較為簡潔的排列。後期的思路類似“紅與白”,通過增強冷暖色和明暗的對比來突出高光的“點”排列,弱化背景崖壁的陰影區。
有了點和線,自然少不了面的排列。攝影師潘玮浩的這張“Puzzle”巧妙結合了火山表面的自然花紋與由地形造成的局部積雪。兩種顔色、兩種明暗的圖案相互交錯,再配合星星點點穿插其中的樹木,完美诠釋了排列規律的小景風光拍攝手法。
點、線、面等局部細節的排列規律是展現大自然之精妙的一種較為抽象的攝影手法,要運用娴熟得當,依賴于攝影師對環境細緻入微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在徒步、踩點、拍攝過程中,放慢步伐、留意周圍的大小景觀、培養對局部光線的敏感度,都能增加捕捉到此類場景的機會。相反,那些事先就給自己預定好這次一定要拍什麼,到了現場就直奔主題的攝影愛好者,往往容易錯失發現這些排列規律的機會。風光攝影不是TVB劇—看了開頭就知道結局。拍攝過程中通過耐心觀察而産生的意外發現不僅增加了攝影的樂趣,也鍛煉提高了攝影師自身的藝術修養。
質感
照片是一種二維媒介。如果說點線面的排列規律還比較容易用二維媒介直觀表現,那麼質感這個三維概念的平面表現則進一步展現了小景風光的精妙之處。質感的強調通常基于兩個重要要素:
1.明暗:在合适方向、強度的光線照射下,景物表面的細小凹陷、凸起、層疊會被陰影和高光自然區分開,而這種明暗對比很自然的在平面媒介上創造出立體感。看過、學過素描的讀者一定對這種手法不陌生。
2.色彩:岩石表面由于成分不同而形成的多彩花紋,植物枝葉因為受光不同形成的顔色漸變—色彩的變化也暗示了質感的變化。彩色惡土拍攝于美國猶他州蘑菇石林“彩色惡土”和“瘋狂山丘”展現的分别是惡土和岩層的質感。它們的拍攝有很多共同之處。兩者都利用了日落後金星帶時最柔和的散射光—柔和微妙的散射光、漫反射光往往比強烈的直射光對質感的體現更有幫助。兩者都同時結合了明暗和色彩來展現出岩層的片狀層疊和惡土的幹燥開裂。然而兩張照片的拍攝角度卻不大相同。
“彩色惡土”采用的是嚴格意義的平面拍攝,即鏡頭與畫面垂直,畫面中的所有部分都在同一焦平面。平面拍攝是體現小景質感最常使用的方法。它的好處是重點突出、畸變較小、也不需要很大的景深。難點則是對被攝物體表面結構比較挑剔,如果表面僅僅隻有細微的顆粒或者起伏,那麼很難找到一種光線角度能夠将質感刻畫強烈。而“彩色惡土”得益于有起伏較為強烈、特征較為明顯的裂紋元素,以及紅白相間的色彩烘托,得以克服平面拍攝的這一弊端。
“瘋狂山丘”則是典型的非平面拍攝,即鏡頭與被攝表面并不垂直。非平面拍攝在尋找拍攝位置、角度的時候要密切關注光的方向和柔和程度,來創造最和諧的光影立體效果。而拍攝的難點則是無論用長焦還是用廣角,都容易造成景深不夠,導緻畫面中大片邊角部分脫焦。如果脫焦的邊角在不容易注意到的暗部還問題不大,如果是在高光、高飽和區域則幹擾視線,成為敗筆。拍攝中要注意經常通過相機LCD放大照片,仔細檢查各部分清晰狀況。使用較小的光圈配合三腳架的輔助大部分情況下能解決景深問題,但少數極端情況則還需要配合使用多張景深疊加的技術。瘋狂山丘拍攝于美國内華達州火焰谷州立公園當明暗和色彩條件都不理想的時候,也未必就無法表現質感。“剛柔并濟”這張照片拍攝于一個冬季的陰天,既沒有理想的光線,整個場景也都被單調的藍調籠罩。然而通過長曝光下形成的流水的“絲滑”和瀑布冰柱冰針的對比,突顯出兩者截然不同的質感。舉這個例子意在啟發讀者,攝影并無公式可言,卻可以充滿奇思妙想。
剛柔并濟美國華盛頓州富蘭克林瀑布
夢中之湖美國北密歇根州秋色氛圍
從顯而易見的“化繁為簡”,到容易理解的點線面“排列規律”,再到有點模糊的“質感”表現,我們讨論的小景風光範疇正一步步越來越抽象。這種“抽象”的頂點則是本文介紹的最後一個小景風光類别:氛圍。
氛圍也稱意境,是一種說不清摸不着但又能确實感覺得到的東西。它往往來自攝影師置身于特定環境中的一種情緒、感受,通過照片的渲染來傳遞給觀者。
氛圍小景靈活多樣,雲、霧、霜、露、雪等多種天氣條件都是表現氛圍的絕佳素材。氛圍小景在構圖上也沒有條條框框的限制—可以包含标志性的景觀,也可以沒有明确的視覺中心元素。隻要畫面的整體效果能夠恰當展現一種明确的氛圍,那麼作品的目的就達到了。
“夢中之湖”拍攝于一次美國北密歇根的賞秋之旅。一連幾天陰雨綿綿,秋冬之交溫度還很低,将攝影、遊玩的興緻降到了低點。旅途的最後一天,因為沒訂到賓館,我們選擇了在一個不出名的小湖邊露營。經曆了淅淅瀝瀝的一晚,第二天清晨突然被一聲槍響驚醒,驚恐中走出帳篷環顧四周,才意識到是遠處林子裡的打獵聲。
槍聲停止後,整個四周安靜到隻能聽見自己的呼吸。走到湖邊,發現由于溫度的回升,湖面上浮現了一層薄霧。沒有一絲風使湖面宛如鏡面,将對岸各種顔色楓樹朦朦胧胧的倒影呈現其中。空氣清新,迷霧缭繞。這張照片的最終效果,準确反映了當時身在此中的感覺—靜、仙。而達到這個效果除了天時、地利外,也需要通過一些主觀的加工。這裡主要使用的方法是後期顔色的調整。通過整體色調向“青藍”方向的調整,以及将樹木的紅、黃、橙、綠單獨向相應的嫩色系、亮色系調整,用類似人像中“小清新”的調色思路營造了一種“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感。
與“夢中之湖”的安靜不同,“飛雪連天”表現的則是一種冷暖交替的感受。照片拍攝于布萊斯國家公園的一個冬日早晨。由于高海拔的關系,布萊斯國家公園的冬天氣溫低至-25℃。寒風夾雜着雪花陣陣呼嘯,腳踏雪釘在日出前就瑟瑟發抖地守在了拍攝點,嘴裡啃着硬邦邦、冰冰涼的餅幹。然而僅僅十幾分鐘後,太陽越過地平線,用第一屢陽光親吻在石筍上時,仿佛将整個沉睡的石林喚醒,仿佛将寒意驅趕得一幹二淨。“飛雪連天”的構圖中并沒有一兩個主宰畫面的石筍,而是主要通過光感、遠景的朦胧感、冷暖色調對比來反映現場的氣氛。
飛雪連天拍攝于美國猶他州布萊斯國家公園氛圍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如果說前兩個實例表現的意境都比較安詳和諧,那麼“排山倒海”則體現了大山的險峻、壓抑和凝重。舒克桑山(MtShuksan)被稱為美國喀斯喀特群山中被攝影師記錄最多的山峰。該片的構圖卻并沒有包含舒克桑山任何标志性、特征性的景觀,而隻是用200mm長焦拉近截取了側峰上的一個小坡。然而真正烘托整個場景氛圍的既不是小坡本身,也不是坡上稀疏的松樹和草地,而是有如排山倒海之勢俯沖下來的雲霧。同樣用沒有主宰的景觀來捕獲視線,通過特定天氣條件、目的明确的構圖和後期的暗調、低飽和處理的配合營造出了一個整體感覺。
排山倒海拍攝于美國華盛頓州舒克桑山為什麼要拍小景風光?
舉了這麼多實例,也許作為讀者的你仍舊在疑問:小景風光究竟好在哪裡?我為什麼要去嘗試、追求小景風光?那麼希望下面這段總結能解答這種疑問。也希望能對讀者在追尋風光攝影的道路上有所啟發,能夠挖掘更多個性化、原創性的題材、表現,而不是千篇一律照搬模仿流行的風格。
拍攝小景風光更容易體現攝影師的主觀原創性。不可否認大景風光同樣可以非常創新,然而創新的程度受環境(特别是地形)的限制要大得多。很多所謂大片,尤其是那些熱門景點的大片,或多或少是在不斷重複别人的作品,變化的往往隻是天氣條件,而不是攝影師自身的想法。這種大同小異的重複使得作品本身的藝術價值大打折扣。相反,在同一場景、同一天氣條件下,小景風光的拍攝潛力是無限的。這種豐富的選擇為攝影師提供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平台,來創造出帶有個性的作品。金色漩渦拍攝于美國波浪谷
冬日暖陽拍攝于美國猶他州布萊斯國家公園小景風光難以複制。也許你已經通過之前的實例分析發現,很多小景風光作品得益于特定的自然條件和光線條件。這些條件往往轉瞬即逝,通常也難以預測。另一方面,小景風光的拍攝角度、取景構圖,甚至拍攝地點經常是在現場臨時發掘的,具有一定的随機性、不确定性。也許第二天到了同一場景都未必能重新找回一模一樣的構圖。因此絕大部分優秀的小景風光作品極難被複制重現。物以稀為貴,這也奠定了一幅好的小景風光作品的價值。
小景風光對天色、光線的要求寬松,會大大增加非理想條件下的出片率。乍一看,這個觀點與之前提到的“很多小景風光作品得益于特定的自然條件和光線條件”的說法相矛盾。但回想一下那些看過、拍過的優秀大景風光作品,它們大多都需要絢麗的天色和壯觀的雲彩來烘托,條件比較單一。相反對于小景風光而言,對天色幾乎沒有要求,需要的僅僅是局部光線。即使是局部光線也不依賴于某種特定的形式,無論是直射、漫射、散射,甚至微光、平光,都有可能創造出佳作。風光攝影圈有句著名的箴言:alllightisgoodlight。直白地翻譯即“所有光都是好光”,而這句話用在小景風光上真是再合适不過了。
小景風光貴在堅持、貴在積累。單張小景風光照片往往顯得單薄,不如大景風光那樣奪人眼球。但經過積累,當多張同地點或類似主題的小景作品組成系列時,它們對地域、地質、氣候、時間、氛圍的整體表現深度、耐看性将遠遠超過單張大片所能企及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