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十三陵水庫工地攝影展

十三陵水庫工地攝影展

時間:2024-10-31 07:17:03

毛澤東同志在水庫工地侯波攝編者:1958年1月21日,十三陵水庫工程破土動工,當年6月30日全部竣工,前後僅用了160天。1958年7月1日,十三陵水庫工地舉行了攔洪大壩落成典禮儀式,同期還舉行了“十三陵水庫工地攝影展”的開幕式。為了全面反映十三陵水庫工地建設者的精神面貌,當時的中國攝影學會先後三次組織會員到十三陵水庫工地創作,石少華、鄭景康、張印泉、黃翔、高帆、薛子江、陳勃、謝漢俊等當時有名氣的在京攝影師幾乎全部參與。這次攝影展也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第一次最大規模的攝影展,作品精到,觀者雲集。值此影展60周年之際,特刊發趙俊毅先生的文章及相關圖片,以飨讀者。

劉少奇同志在水庫工地郭仁攝

周恩來同志在水庫工地郭仁攝1958年7月1日,十三陵水庫工地舉行了攔洪大壩落成典禮儀式,同期還舉行了“十三陵水庫工地攝影展”的開幕式。水庫總指揮部宣傳處的同志們為了給大家提供良好的觀展環境,搭建起一座大席棚,僅半天時間,參觀者就達3000多人。實際上參觀者都是水庫工地的建設者。他們圍攏在攝影作品前認真仔細地觀看着,作品裡的人物有他們的同事、姐妹、戰友,甚至還能找到自己的身影,參觀者裡三層外三層圍在每幅作品前,差一點就要擠爆了“棚”。

1958年1月21日,十三陵水庫工程破土動工,這個容納8000多萬立方米水量的水庫,前後僅用了160天,于當年的6月30日全部竣工。十三陵水庫是大躍進時代的标志性工程,為了趕在洪水到來之前完工,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北京地區40萬群衆輪流到水庫工地參加義務勞動,他們不懼冬日的嚴寒、春日的風沙和夏日的酷暑,憑着螞蟻啃骨頭的精神,戰勝了重重困難。為了大力宣傳十三陵水庫工地的建設風貌,中國文聯号召下屬各協會的作家、藝術家赴十三陵水庫工地進行藝術創作,中國攝影學會也組織了在京的會員到水庫工地創作。

1958年3月2日,學會利用公休日的時間,首次組織在京的二十多名會員到水庫工地進行攝影創作。3月12日,學會創作指導部又把大家召集到學會,召開了作品觀摩座談會,大家一邊談感受,一邊觀摩作品。會員王冰談道:“起初我在十三陵水庫工地上,感到工地上活動稀稀拉拉,工地上的人不是去就是來,拿着照相機不知如何下手拍,看了薛子江拍攝的《推土機》,狄源滄拍攝的《勞動後的窩頭特别香》,感到他們都能掌握自然規律,善于耐心等待時機,從雜亂中取景。”大家對楊子頤、高帆、薛子江、狄源滄拍攝的作品評價最高,《中國建設》雜志的編輯當場就選用了四幅作品。

1958年5月20日,十三陵水庫工地建設到了攻堅階段,中國攝影學會第二次組織會員到十三陵水庫工地創作。為了不影響學會的日常工作,創作活動分為兩個梯隊,去1至3天的第一梯隊的有:石少華、張印泉、吳群、顧淑型、冀連波、吳洛夫、劉光華、張力、李維明、袁毅平等十六人;去7至10天的第二梯隊的有:薛子江、陳勃、楊子頤、謝漢俊、孟慶彪共五人。這次創作收獲頗豐,兩支梯隊共拍了一千多張照片,學會從中篩選出一百多幅照片,進行内部觀摩,在這些照片中,表現大場景的照片居多,特寫較少,尤其是表現工地建設者的特寫很少。為此,學會領導及時總結了前兩次的創作經驗與教訓,認為對工地情況了解不多,組織工作不夠完善,計劃性不強,會員們忙于創作,沒有及時溝通,導緻有的地方紮堆拍,有的角落沒人去拍,于是就造成了很多漏拍現象。

朱德同志在水庫工地郭仁攝

露營地黃翔攝為了全面反映十三陵水庫工地建設者的精神面貌,學會第三次組織精兵強将趕赴水庫工地進行攝影創作,他們有:鄭景康、陳正清、黃翔、袁克忠、葛力群、毛松友、李瑞峰、夏禹卿、項化庚、吳頌廉、劉東熬、牛畏予、張平等十八人。這批會員都是攝影圈内響當當的人物,尤其是攝影家黃翔,對這次創作感觸頗多,“過去認為所謂藝術,主要是風景、花鳥、靜物等,這次去十三陵創作後,體會到生活和生産建設才是藝術創作最豐富的題材。通過這次實踐,覺得隻要深入下去,了解勞動者的生活,掌握他們勞動工作的規律,肯定會拍出具有深刻思想内容的藝術作品來的。”十三陵水庫工程正處在收尾階段,第三批會員深入到了工地的每一個角落,為“十三陵水庫工地攝影展”做了拾遺補缺的拍攝工作。

中國攝影學會前後共三次組織會員赴水庫工地進行攝影創作,所拍攝的作品重新彙總到學會創作指導部,進行展覽之前的第二次篩選,最終選定了一百餘幅參展作品。“十三陵水庫工地攝影展”的作品,充分反映了建設者的英雄形象,反映了工地建設的風貌,鼓舞了建設者的幹勁。

參加攝影創作的會員,除第一批之外,後兩批會員都是扛着行李,坐着大卡車到達工地,先與義務勞動大軍同吃同住同勞動,體驗強體力勞動的艱辛。先勞動後創作,這樣一來,再拿相機拍攝的感受就不一樣了,尤其是張印泉、黃翔、薛子江、謝漢俊等經過舊社會的老攝影家,認識到自身的知識結構落後,創作理念有些守舊,原先總以為拍風光、人像、靜物是藝術作品,拍工地無非就是報道攝影或新聞攝影。通過在水庫工地的錘煉,他們深深地感悟到,老同志要想在創作理念上不掉隊,就要緊扣時代脈搏,迅速從陳舊的創作模式中轉型,攝影要與時代接軌,攝影要與時代并行。

1958年5月25日,黨和國家領導人到水庫工地參加義務勞動,第二梯隊的會員肯定不會放過這千載難逢的拍攝時機,老攝影家謝漢俊也擠了上去,剛要舉機拍攝,發現膠卷用完了,回帳篷去吧,來回需要半個小時的時間,向别人借吧,一時人家又顧不上他。謝漢俊從家裡帶來的膠卷數量倒是不少,全都放在住的帳篷裡,每日外出拍攝,為了輕裝上陣,隻帶兩個膠卷,最多帶三個膠卷,從不帶備用膠卷,真到用膠卷的時候了,隻能拿着照相機幹着急,這件事也成為他攝影人生的一件憾事。5月28日,學會把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工地勞動的照片洗印五套(每套十張),送交水庫工地政治部,他們及時在工地上展出,受到了建設者的熱烈歡迎。

學會組織攝影家去十三陵水庫工地進行創作,由于交通方面的原因,隻邀請了在京的攝影家,外地的攝影家一位也沒邀請,不過,外國的攝影家倒是邀請來一位。1958年6月20日,學會邀請法國攝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到十三陵水庫工地進行攝影創作。一列列如長龍的運沙土火車,川流不息運送沙土的美制大卡車,從大壩下一直向上伸展20多米高的傳送帶,斜斜伸向天空的夯土機,還有數不勝數的羊角碾機、推土機和壓路機等等,這些有大型機械的場景,都是我國攝影家特别樂于拍攝的,而法國攝影家布列松卻對此類場景視而不見。布列松觀察事物的角度與我們大相徑庭,越是土得掉渣,越是重體力勞動的場景,他越愛拍攝,不足四小時的時間,布列松就用135相機拍了7個黑白卷和1個彩色卷。布列松在水庫工地上進行創作,從不驚擾被攝者,如被攝者發現,他就甯可不拍,更談不上擺拍了,抓拍和快拍是布列松的拍攝特點。在布列松的鏡頭裡,空曠的大場景他不拍,隻拍有人活動的場景,也就是說,在他的照片裡必須有人的存在。當時布列松的拍攝風格,我們還不能充分理解,到了上世紀90年代,我們才真正搞明白了。布列松回國之前,為了答謝中國攝影學會的盛情款待,特寫下了離别題詞:

“我很高興見到中國的攝影家們,和他們熟悉起來,并和他們暢談我們共同的職業。盡管我們所處的世界不同,我們的職業是要按照我們各個人的感覺直接地而且自然地表達一切生活。我們有一個重大的責任,因為我們把親眼見到的曆史紀錄傳達給在各國的百萬人民。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北京1958年10月4日”。

川流不息毛松友攝

卸料石少華攝在十三陵水庫工地的攝影創作中,不得不提到中國攝影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陳勃,他不懼工地的生活條件艱苦,在工地蹲守的時間最長,工地所有角落他都跑遍了,布列松在工地創作也是由他陪同。功夫不負有心人,陳勃拍攝的《雨越大幹勁越大》,在“十三陵水庫工地影展”中獲得一緻好評。1958年9月,在布達佩斯社會主義新聞圖片展覽會上,《雨越大幹勁越大》榮獲一等獎;1959年1月,《雨越大幹勁越大》又入選了全國第二屆攝影藝術展覽;1959年4月,《雨越大幹勁越大》入選莫斯科舉辦的中國攝影藝術展覽會;1959年9月,《雨越大幹勁越大》入選《中國》巨型畫冊;1960年5月,《雨越大幹勁越大》榮獲“中國攝影作品選”一等獎。水庫工地下暴雨,攝影家們都躲到工棚裡避雨,隻有陳勃冒着暴雨拍攝,《雨越大幹勁越大》這幅作品浸透他的創作心血,陳勃屬牛,這幅作品的名稱及内涵,也彰顯着他越是困難越向前的那股牛勁。在“十三陵水庫工地影展”中,毛松友拍攝的《川流不息》,魏守忠拍攝的《打夯》,謝漢俊拍攝的《和機器競賽》等,可以說都是影展中的亮點。尤其是陳勃拍攝的《雨越大幹勁越大》,它濃縮着時代的精神,是十三陵水庫工地建設的縮影,更是大躍進時代的縮影,我們通過觀看這幅作品,仿佛又看到了那個“戰天鬥地”的年代。來自雍和宮的參觀者陳勃攝

雨越大幹勁越大陳勃攝

工地聯歡黃翔攝

畫家們在創作楊子頤攝

休息之際,七姐妹為男工們縫補王發瑭攝

大功告成薛子江張平攝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