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從“互學互鑒” 到“中國制造”

從“互學互鑒” 到“中國制造”

時間:2024-10-31 04:30:41

科技交流一直是中美兩國領導人會晤的重點領域之一。美國總統尼克松在1972年打開中美交往的大門後,兩國間的科技合作與經濟、商貿合作一樣,成為中美關系的重要支柱。1979年1月31日,鄧小平副總理在訪美期間與美國總統卡特簽署了《中美政府間科學技術合作協定》,開啟了兩國交往中這一十分重要、富有活力的領域。

中美雙方通過多方面的交流,學習和吸收了世界先進的科學理論與管理方法,這是一個雙向、互動、雙赢的過程。雙方的合作極大地推動了兩國科技界之間的往來,帶動了兩國關系的全面發展,為增進兩國人民的友誼起到了重要作用。科技合作已成為中美關系中必不可缺的組成部分,貢獻不容忽視。1979年1月31日,鄧小平副總理訪問美國時,在白宮與美國總統卡特簽署了《中美科技合作協定》,這是中美建交後兩國簽署的首批政府間協定之一。記憶

中美科技合作協定:連通兩國科技發展的紐帶

紅色中國來客:首批敲開留美大門的中國學生

中國正負電子對撞機:中美科技合作的典範

中國核科學研究的貢獻者:約瑟夫·漢密爾頓

母與子:兩代人的中美科技合作情緣博士後制度的創立

約翰·吉本斯談發展科技三要素

中美兩國計量、标準合作1979年訪美期間,鄧小平同卡特等美國領導人就發展中美雙邊關系等問題舉行了一系列會談,這次訪問對發展兩國友好關系及國際關系格局的變化都産生了巨大的影響。中美科技合作協定:連通兩國科技發展的紐帶

1972年,中美《上海公報》發表後,兩國科技人員的往來有了發展。但由于兩國關系還未實現正常化,使得雙方的科技合作與交流受到一定限制,中美兩國政府都希望兩國間的科技合作與交流有更大的發展。1978年5月,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訪華時提出,美國政府要派由總統科學顧問弗蘭克·普雷斯率領的高級科技代表團訪華,與中國政府負責科技工作的高級官員建立聯系,讨論在平等互利原則下發展兩國間的民用科技合作,以便在适合的時候與中國建立官方的科技合作關系。美方希望同中國發展科技合作,也希望在兩國關系正常化前增加兩國政府間的來往,展示兩國關系有進展。

1978年7月,普雷斯率領龐大的美國科技代表團訪華,方毅以國家科委主任名義率中方代表團與美方就廣泛的科技合作關系進行了會談,雙方代表團中的有關部門領導和專家分8個專業進行對口會談,為日後政府間不同領域的合作奠定了基礎。随着中美建交有關準備工作的推進,雙方又就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文本及合作領域進行了多輪商讨。

1979年1月31日,鄧小平副總理訪問美國時,在白宮與美國總統卡特簽署了《中美科技合作協定》。這是中美建交後兩國簽署的首批政府間協定之一。雙方據此成立中美科技合作聯委會機制,首屆科技聯委會于次年1月在北京召開,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方毅與美國總統科學顧問普雷斯擔任聯委會聯合主席并共同主持會議,鄧小平在聯委會期間出席了《中美科技合作協定》下6個議定書的簽字儀式。此後,中美科技聯委會每兩年舉行一次,輪流在中美兩國舉行。

在該協定框架下,方毅副總理與美國能源部長施萊辛格簽署了高能物理科技合作議定書,并與美方就教育、農業、空間三個領域的科技合作議定書換文。至今,中美兩國政府有關部門在《中美科技合作協定》框架下共簽署了近50個議定書,領域包括能源、環境、農業、基礎科學、科技信息和政策、地學、自然資源、交通、水文和水資源、醫藥衛生、計量和标準、民用核技術與核安全、統計、自然保護、林業、高能物理、聚變、材料科學和工程計量科學、生物醫學、地震、海洋、大氣、測繪等。中美科技合作已成為中國對外政府間科技領域最大的合作機制。

1979年,方毅随同鄧小平出訪美國。這是2月4日他在洛杉矶參觀麥克唐納·道格拉斯飛機公司。

鄧小平和卡特總統在白宮簽訂中美科技合作協定和文化協定時親切交談。(上圖)

白宮,美國總統的官邸和辦公室。(右圖)

1979年1月29日,鄧小平在美國華盛頓白宮舉行的歡迎儀式上緻辭。當時的歡迎人群中就有中國首批52名留美人員。紅色中國來客:首批敲開留美大門的中國學生

1978年6月23日,鄧小平同志和國務院副總理方毅一起,聽取清華大學校長兼黨委書記劉達有關學校各項工作清查整頓情況的當面彙報。在聽取教育部工作彙報後,鄧小平同志說出這樣一段話:“我贊成留學生的數量增大,主要搞自然科學。要成千成萬地派,不是隻派十個八個……這是五年内快見成效、提高我國科教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現在我們邁的步子太小,要千方百計加快步伐,路子要越走越寬,我們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大學水平,一方面派人出去學習,這樣可以有一個比較,看看我們自己的大學究竟辦得如何。”

鄧小平這一在後來被稱為“擴大派遣出國留學人員的重要講話”指出:“不要怕出一點問題,中國留學生絕大多數是好的,個别人出一點問題也沒有什麼了不起,即使一千人跑掉一百個,也隻占十分之一,還剩九百個。”

教育部外事局随後專門開會,傳達講話精神。在鄧小平作出指示後不到20天,教育部便完成了《關于加大選派留學生數量的報告》,确定了選派計劃。報告提出,立即選拔三千人派出留學。報告還對留學生管理機構、派出前的集訓工作、回來後的工作安排都提出了建議。8月,教育部的報告獲國務院批準,首批留學生派遣工作立即緊鑼密鼓地展開了。

中國要大量派遣留學生的消息,迅速傳到國際社會,并引起很大反響。和美國聯系後,對方的态度出人意料的熱情。9月2日,美方就向中方發來邀請函。10月7日,由北京大學校長周培源率領的11人代表團訪美。從舊金山到華盛頓,一路拜訪了多所著名大學。10月22日,代表團與美方達成11項口頭諒解,明确了美方在1978~1979年度,将接受來自中國的500~700名留學人員。

1978年8月,教育部的報告獲批後,各地的選拔工作立即開始。考試的人選标準是:業務素質好,身體好,外語好。這次的選拔,“空前強調”的是外語水平,而政審這一關,卻幾乎無要求。但在那個一句英語也聽不到的年代,考試的内容基本是初等英語水準。10月,首批通過層層選拔的52人接受集訓。

1978年12月26日,包括周培源、教育部副部長李琦、外交部副部長章文晉、美國駐華聯絡處主任伍德科克在内的一行人為這52名留學人員送行赴美。清華大學選派的崔國文後來回憶,當時由于國力拮據,規定這批留學生每人每個月的夥食費為120美元;每人每月最高房租不得高于150美元,實報實銷;每人每月零用錢30美元。大家手頭都很緊張,和導師、同事聚餐也不敢去,擔心後半個月要餓肚子。最初的52名訪問學者,被分到幾十個不同的學校裡。剛去的時候,美國人低估中國人的實力。但在艱苦的條件下,這些留學生們奮發圖強,在學業上迅速趕上。來自清華大學水利系的柳百成,留學兩年期間發表了5篇SCI論文,使美國人對他們的最初印象有所改變。兩年後,52人紛紛學成歸國。

中國工程院院士柳百成于1978年至1981年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在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及麻省理工學院進修,他是新中國第一批留美訪問學者的總領隊。

1984年10月7日,國家重點建設工程項目之一的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在北京舉行奠基典禮。鄧小平、萬裡、方毅等國家領導人出席了工程奠基儀式。圖為鄧小平在高能物理研究所參觀。中國正負電子對撞機:中美科技合作的典範

1979年,鄧小平副總理訪美期間,中國國家科委主任方毅和美國能源部部長施萊辛格在華盛頓簽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和美利堅合衆國能源部在高能物理領域進行合作的執行議定書》。這是中美政府間第一個學科領域内的合作議定書,多年富有成效的合作使中美雙方都認為這是兩國簽訂的中美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中的一個典範。

中美高能物理合作促進了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建設,在人才培養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20世紀50年代初期,一些在海外學習高能物理的學子歸國,着手組建了中國高能物理隊伍。為圓滿完成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BEPC)這一國家重點建設項目,急需培養高能物理人才。在中美合作建設BEPC的過程中,中方先後派出100餘名科技人員到美國斯坦福直線加速器中心、阿貢實驗室、布魯克海文實驗室、費米實驗室、勞倫斯伯克利實驗室這五所著名高能物理實驗室學習和工作。為培養高能物理實驗人員,在對撞機建成後馬上開展物理實驗,30餘位高能物理學家被派往美國十幾所大學進修,這些早期赴美學習工作的科學人員日後都成為中國高能物理界的骨幹。

當時,斯坦福直線加速器中心的潘諾夫斯基所長是中美高能物理合作的積極分子,給予了中方很多的幫助。根據中美高能物理合作協議,他積極參與了選定BEPC的方案,并親自安排和接待中方設計考察團,幫忙解決部件和計算機采購中的各種問題,并多次到北京建設現場指導,他所做的一切都為後來BEPC建成後取得的豐碩物理成果打下了堅實基礎。

1983年12月,中共中央書記處決定将BEPC工程列為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并成立了由中國科學院、國家計委、國家經委、北京市負責同志組成的工程領導小組。1984年10月BEPC動工興建,鄧小平同志親自題寫基石:“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奠基”。

1988年7月,電子和正電子已均能在貯存環内積累;10月16日,首次實現了正負電子對撞。1988年底,對撞機的主要性能按期達到或超過了設計指标,并且沒有超過預算,完成了對撞機的建造任務。

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這一國家重點建設項目,是黨中央、國務院決策建設的高科技工程。根據中美高能物理合作協定,中美雙方在人才培訓、技術轉讓、設備加工和出口、大型實驗室管理等多方面進行了富有成效的合作,為其順利建成奠定了基礎。其建造的成功,也極大提高了我國在國際加速器界的地位和聲望。

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電子束流輸運線。

1979年7月17日,我國第一所高能物理實驗中心在北京附近建成。國務院副總理、中國科學院院長方毅深入施工現場,了解情況。

約瑟夫·漢密爾頓,他對促進中國核科學基礎研究做出了積極貢獻。中國核科學研究的貢獻者:約瑟夫·漢密爾頓

美國科學家約瑟夫·漢密爾頓是著名物理學家、範德比爾特大學教授。他在遠離穩定線原子核、原子核高自旋态核結構和裂變過程等前沿領域的研究中取得國際學術界公認的成果。

20世紀70年代起,漢密爾頓教授就一直同中國核物理學界保持長期實質性合作,是率先協助中國核科學界打開國際合作之門,對中國核科學基礎研究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20多年來,漢密爾頓教授邀請并與之合作的中國科學家達49人,他在國際主要科技刊物上發表182篇學術論文,其中68篇是與中國科學家合作。漢密爾頓教授在中國青年人才的培養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貢獻。

2002年,漢密爾頓教授獲得中國“國際合作獎”。1979年5月8日,國家科委主任方毅和美國商務部長朱厄妮塔·克雷普斯分别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和美利堅合衆國商務部科技管理和科技情報合作議定書》上簽字。母與子:兩代人的中美科技合作情緣

我的母親生于1943年,我生于1975年,可我倆幾乎在同一時間開始學習英語。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們全家擠在上海一個9平方米的亭子間裡,當時母親經常收聽英語廣播,還看一些從國外引進的英語節目,姐姐和我在一旁似懂非懂地跟着,這情形至今難忘。那時的母親和我從未想到日後會有機會先後以不同方式參與到中美科技交流與合作的事業中。

1982年,母親調入上海市食品工業研究所。當時國内食品安全檢測和營養分析領域的研究和标準制訂尚處起步階段。當時,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聯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局(FDA)啟動幫助中國建設食品安全檢測和營養分析能力的培訓項目。通過層層考核後,母親拿到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駐華代表處寄來的錄取通知書,于1989年4月踏上了前往華盛頓的旅程。母親留下的工作筆記上記錄着當年出國前寫的一段話:“有明确的目标和使命感,回國後(運用國外所學知識)要在科研上發揮重要作用,(争取我國食品界能)跻身于世界行列并顯示作用,與國際接軌。”在美國短短的4個月,母親先在喬治敦大學進修了1個月的英語,随後3個月幾乎日夜都泡在FDA營養監測實驗室裡,近乎貪婪地學習最先進的技術和實驗方法。母親在美國度過了非常充實和開心的日子,她歸國那天,我還記得自己焦急地等在弄堂口,心想媽媽會給我帶回什麼禮物,最終的答案是兩個變形金剛玩具,和一大堆英語學習教材,其中不少是介紹美國曆史、文化、風土人情方面的書籍。在母親“外語為人生打開一扇新窗口”的鼓勵下,初中英語極差的我,到高考時英語已成為我成績最好的一科,這也算是早期中美科技合作的一個副産品吧。

母親告訴我當年她到美後經受的兩次“沖擊”。一次是飛機降落前,她看到紐約傍晚地面璀璨的燈光和川流不息的車輛,即使是來自中國最大最發達城市的她,也着實吃了一驚;到華盛頓後,她發現當時全中國隻有4台、在單位裡每次都要報批後才敢小心翼翼使用的某種進口分析儀器,在FDA某個實驗室卻有20多台,實習生都可随便用。母親一邊感慨着物質條件上的巨大差距,一邊又以他們那代知識分子特有的吃苦耐勞精神和韌勁學習和追趕着。

1991年,在由FDA組織的“用PITC(異硫氰酸苯酯)柱前衍生對嬰兒奶粉中氨基酸的液相色譜測定”合作研究論證項目結束後,母親收到證書和信函,稱贊她主持的中國課題組在參與該項目八個國家的實驗室中做得最好。有趣的是,得知此消息後,母親所在單位的實驗儀器供應商(是一家美國企業)亞太區總裁主動上門為母親頒發了獎狀,表彰她的科研成果。此後母親又承擔了多項科研任務并獲獎,主持制訂多項國家标準,為我國食品領域的科技進步做出了貢獻。

2009年10月15日,中國科技部長萬鋼在華盛頓中國駐美大使館舉行的中美科技合作聯委會第13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上講話。1997年從上海大學畢業後,在母親的鼓勵和支持下我報考了國家科委(現科學技術部)國際合作司的公務員,踏上了科技合作與交流的事業之路。2004年我轉到美大處工作并參與對美科技合作工作。在翻閱檔案時我高興地得知,兩國建交後鄧小平副總理訪美期間與卡特總統簽署的第一個政府間協定就是《中美科技合作協定》,我有幸沿着前輩開辟的道路前進。在随後的工作中我先後參與了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中美科技合作聯委會等重大活動,起草了多個合作協定并參與談判,促成了一批合作項目,也結識了許多美國科技界的朋友。最難忘的是2006年4月,胡錦濤主席訪美期間,時任科學技術部徐冠華部長與美國衛生與公衆服務部李維特部長簽署了《衛生健康醫藥科學合作諒解備忘錄》。李維特部長問起我的背景,我自豪地告訴他母親和我的故事。雙方領導人聽後,都感到這是一個中美科技合作“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廣參與、高水平”的生動例子。

在轉駐美使館科技處工作後,我根據母親提供的地址,找到了她當年的學校、辦公樓和住宿公寓,拍照後發給她。雖然曆經25年物轉星移,母親還是很快就認出了這些建築,她感慨這些環境還是老樣子,而國内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科技界更是從“跟随、模仿”逐漸走向“并行”甚至實現“趕超”。

随着我國科研實力的增強及在國際學術界地位的提升,我作為一個科技外交官,将有更多機會去推動平等互利合作,相信兩國的科技合作事業有一個更加燦爛的明天。(李昕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科技參贊)

1981年10月15日〜17日,在美國華盛頓召開中美科技合作聯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家科委主任方毅率領中國代表團出席會議。

這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由上海市食品工業研究所和輕工業研究所等單位試制成功的一種新型罐藏食品——蒸煮袋軟罐頭。

1989年9月16日,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李政道。博士後制度的創立

中國不少有識之士和國内外的專家學者在改革開放之初,就提出了借鑒發達國家培養年輕高級人才的經驗,在中國實行博士後制度。而美籍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李政道教授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他一直十分關心祖國科技教育事業的發展和年輕人才的培養,1983年3月和1984年5月他曾兩次給國家領導人寫信,建議在中國建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實行博士後制度。

1985年,在他的倡導和鄧小平同志的親切關懷下,中國科學院成立了中國博士後流動站和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此後,很多大學和研究機構、企業的“博士後流動站”在全國各地像雨後春筍一樣紛紛成立。李政道親自擔任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顧問,這極大地促進了我國高級科技人才的系統培養。

李政道特别感慨:“博士後制度在世界已有約100年的曆史。中國的博士後制度創始于1985年,雖然起步晚,但獨具特色。由于國家重視,中國博士後制度能夠面向更多的研究領域。因為注重流動,中國博士後流動站制度更富有生氣。”1996年10月25日,中美第七次科技合作聯委會在華盛頓舉行。中國國務委員、國家科委主任宋健(右)和美國總統助理、科技政策辦公室主任吉本斯在會議閉幕後互贈禮物。約翰·吉本斯談發展科技三要素

美國總統科學顧問約翰·吉本斯是曆屆美國科技顧問中對華最為友好的一名科學家。1997年11月18〜19日,應當時國務委員兼國家科委主任宋健的邀請,吉本斯參加了在華舉辦的“中美科技合作聯委會”,後又訪問了山東和廣東兩省。在山東濟甯,吉本斯看到一戶農家使用沼氣,他指出,這是有希望的新能源,中國推廣使用沼氣,不但對中國有貢獻,而且對非洲和亞洲不少國家都有貢獻。

在深圳時,他對宋健說:“發展高科技要有三個要素:一要有好的想法,即智力資源;二要有相應的财力和财政支持;三要有良好的生産發展環境。這三個方面的要素,我在深圳都看到了。”但當時這些并未引起中國的足夠重視。

後來,吉本斯再次應邀訪華,多次重談“發展高科技的三要素”時,被中國科技記者廣泛報道,而且很快變成了中國科技發展的政策理念。他的這一談話,對中國與國際的交往和中國發展自己的高技術,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2011年12月13日,亞太法制計量論壇和亞太計量規劃組織在北京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昌平園區聯合召開“計量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國際研讨會”。中美兩國計量、标準合作

1979年1月31日,鄧小平和美國總統卡特簽署了《中美科技合作協定》。在這一“協定”指導下,2012年9月,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與美國标準技術研究院兩院院長在美國共同簽署了《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與美國國家标準技術研究院合作實施協議》。

同年11月,美國國家标準技術研究院化學所所長顧問、前所長Wise博士等一行4人來到中國計量院進行學術報告,并與中國計量院化學所進行深入的交流和研讨。中國計量院副院長宋淑英表達了對中美計量院在化學領域國際合作交流活動中的支持與期望。通過一周的交流,中美雙方專家就各自在有機和無機分析、食品和環境安全以及臨床計量等方面的前沿技術、研究計劃及進展開展了詳盡的學術交流。美方專家還與中方專家就共同關心的技術問題和合作領域進行了深入探讨。

此外,2015年,中美兩國國家計量院舉行雙邊研讨會,合作開展城市溫室氣體排放監測試點工作。

美國标準技術研究院是由美國國會直接撥款,多年來,奧巴馬政府都在加大“三大科學機構”——國家科學基金會、能源部科學局以及國家标準技術研究院的預算,強調這對于美國保持世界創新領先地位至關重要。中國計量院把追趕美國家标準技術研究院作為最重要的戰略目标。2010年9月1日,中國質檢系統“實驗室開放”集中展示月活動在全國範圍内啟動。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長度計量科學與精密機械測量技術研究所所長葉孝佑(左一)在實驗室内為參觀者介紹一維線紋基準裝置。(上圖)

1979年1月,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和浙江大學、上海市标準計量管理局共同研制成功“高頻振動基準”,其技術性能達到當時國際水平,為統一我國的振動量值作出了貢獻。(下圖)進程

中美青年科技人員交流計劃:碰撞創新的火花

中美清潔能源聯合研究中心:“最成功的國際合作範例之一”

2014年科技主題工作組會:全面提升科技創新合作水平

第六屆“中美青年科學論壇”:增進理解,加深友誼

第七屆中美青年科學論壇:聚焦“災害管理”

科技部與美國心髒協會高層磋商:關注民生,重視健康2014年中美科技人員交流活動期間,學生們在天安門前合影留念。中美青年科技人員交流計劃:碰撞創新的火花

從2004年到2015年,共有435名美國學生參與“中美青年科技人員交流計劃”(EAPSI),現每年參加該項目的學生人數為40人左右。這個項目把美國學生邀請到中國來工作和學習,讓他們感知和了解中國的語言文化、經濟建設成就、科技發展和生活習俗,這是“中美科技人員交流計劃”項目長期影響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中國導師認為美國學生的研究規範性水平較高。他們大部分已經過系統的研究方法及研究規範的訓練,研究設計嚴謹,對既定的研究計劃有出色的執行和分析能力,入手快,分析問題清楚。而且他們的獨立性很強,思想活躍,能夠發掘自己感興趣的研究問題,具有明确的研究目的,社會交往能力也較強。他們在參與項目的過程中還會将自己所屬學科的特色研究方法與中國師生進行分享。通過合作交流,許多中國導師鼓勵中國研究生在做研究時不要給自己設框框,要敢于發現并提出問題,從而使學術能力得到提升。

該項目不單是指導美國學生做研究,還增強了雙方學生共同學習交流的機會,有助于拓寬中國學生的研究視野,且學生間的互動還促成了部分學生申請國際交流項目。無論是哪方面都有助于中國的學生在此過程中找到中西方教育間的“臨界點”,這對青年學者學術生命的成長極為重要。

許多美國學生則表示,中國師生都熱情友好,多方面給予他們幫助。而在美國,導師多是讓學生較為獨立的做研究,由此可見,中美文化的差異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導師指導方式的差異。部分參與此項目的美國學生借着這個機會來到中國,依托中國某些領域優越的科研環境,得以将他們的研究構想、研究方法付諸實踐。

參加2004年EAPSI的學生JamesWicker,2007年開始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從事博士後研究,之後一直在華工作,被評為“中國科學院傑出外籍青年科學家”。參加2008年EAPSI的JacobWickham畢業之後就在中國科學院化學所工作,在華期間與一位俄羅斯姑娘喜結連理,擁有一個會說三種語言的聰明孩子。2009年來訪的哈佛大學研究生Jeffrey曾在德國學習一年。他對跨文化科技交流的理解是:“在不同文化環境下作研究,讓我掌握了不同的思考工具,從而更接近真實的問題。我相信對于特定的問題,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思考方式。一個人了解的文化越多,他具有的解決問題的思路就更為豐富。”參加2010年EAPSI項目的AliciaKrzton的研究對象是金絲猴,通過到中國從事合作研究她才得以展開計劃,她的中國導師及其研究室為她提供了大量的幫助,這對她意義重大。參加2013年EAPSI的美國學生AubreeWebb,在中國期間志願到北京一所打工子弟學校為小學生們講授計算機基礎課程。為表彰她的志願服務所帶來的社會影響,項目結束之後,科學技術部國際合作司為她頒發了特别貢獻獎。參與2014年EAPSI項目的任聰教授所指導的美國學生借此機會來中國做高壓實驗,這位學生的導師與任教授說明了該實驗的科學意義,他們美國的實驗室沒有做此類實驗的條件。

美國研究生表示中國的研究視角和方法對他們很有吸引力。他們中有的參加此項目的目的就是要學習中國的研究方法。有的則表示,在污染物研究領域,中國學者的研究方法已走在世界前列,這是個很好的學習機會。

在這個科研全球化的時代,每一種看問題的方式都在我們面前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作為一個曆史悠久、物種豐富、地理差異明顯的文明古國,中國看待環境和社會發展的獨特視角,對于人類觀察和分析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對于世界科學研究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EAPSI為處于不同科研文化背景的中美科技工作者共同從事合作研究創造了條件,不同的學術思想、科研文化在此過程中碰撞出創新的火花,這為中美的科研合作及彼此的科研發展注入了一股活水。這股活水的環流還将中國的科研成就帶向了國際科研市場,使中國的科研領域及科研人員在國際科研市場中找到平等對話的位置向世界發聲,“中美青年科技人員交流計劃”項目的長期影響力不斷向更深處拓展。

2012年中美青年科技人員交流活動中,中美兩國學生共同進行戶外考察。2014年中美青年科技人員交流活動期間,美國學生在實驗室進行實驗。

2011年9月23日,中國科學技術部部長萬鋼和美國能源部部長朱棣文共同啟動中美清潔能源聯合研究中心官方網站,并見證中美雙方簽署清潔能源領域産學研聯盟技術管理計劃協議。中美清潔能源聯合研究中心:“最成功的國際合作範例之一”

2009年7月15日,中國科學技術部、國家能源局和美國能源部在人民大會堂共同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中美清潔能源聯合研究中心(CERC)成立,雙方将共同投入1500萬美元作為該中心的啟動資金。

據悉,這是為落實2009年4月初胡錦濤主席和奧巴馬總統倫敦會晤達成的重要共識。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同志于2009年4月中旬訪問美國,與美方一緻同意在能源科技等雙方感興趣的領域共建中美聯合研究中心。兩國政府成立中美清潔能源聯合研究中心,旨在促進中美兩國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在清潔能源技術領域開展聯合研究。聯合研究中心首批優先領域包括節能建築、清潔煤、清潔能源汽車等。

中美兩國都是能源生産和消費大國,在能源科技領域具有較強的互補性,該中心将為兩國相關單位參與雙邊能源科技合作提供平台和支持,對加強中美科技合作發揮積極作用。

2015年6月1日,中美清潔能源聯合研究中心指導委員會第七次會議在美國華盛頓召開。中國科學技術部長萬鋼與美國能源部長莫尼茲共同主持了會議,中國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史玉波等出席并發表講話。來自兩國政府、中美清潔能源聯合研究中心(CERC)各聯盟成員高校、研究機構和企業的近百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來自中方住房與城鄉建設部科技發展促進中心、華中科技大學、清華大學以及美方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西弗吉尼亞大學、密歇根大學的代表分别彙報了建築節能、清潔煤、清潔汽車産學研聯盟的合作情況。各聯盟企業成員代表也就參與CERC合作進行了圓桌讨論。此外,知識産權聯合工作組和作為CERC二期新增領域的能源與水的中美雙方代表也介紹了各自工作的情況。會議對CERC取得的進展給予積極評價,雙方一緻認為CERC以其創新的合作模式和豐碩的成果,成為兩國科技合作的标志性項目,其經驗值得推廣。雙方希望CERC二期能在示範工程和技術産業化等方面取得更多亮點成果。

2009年CERC成立以來,中美兩國在清潔煤、清潔汽車和建築節能領域建立産學研聯盟,開展緊密合作,成功探索出一條雙邊科技合作的新路徑,獲得兩國領導人的肯定。莫尼茲曾對CERC做出評價,稱其是“最成功的國際合作範例之一”。2014年11月,習近平主席和奧巴馬總統會後發表的《中美兩國元首北京會晤主要共識和成果》和《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均将CERC二期(2016〜2020)合作列為重要内容。

2011年9月23日,中美清潔能源聯合研究中心指導委員會會議在北京舉行。中國科學技術部副部長曹健林主持官網開通及簽約儀式。

科技主題工作組會現場。2014年科技主題工作組會:全面提升科技創新合作水平

2014年第五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期間,中國科學技術部舉辦了科技主題工作組會。科技領域磋商由科學技術部國際合作司馬林英副司長和美國國務院代助理國務卿嘉博共同主持會議。來自中國科學技術部、科協等單位及美國國務院、國家科學基金會、美國駐華使館等機構的代表與會發言。

雙方回顧了自第四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以來科技領域取得的進展,并就中美青年科技論壇、中國青年科學家訪美計劃、中美科技人員交流計劃、女性科學領袖活動等議題交換意見。雙方同意拟向本輪高層磋商提交的科技領域成果包括:2014年分别在中美兩國舉辦第六屆和第七屆中美青年科技論壇;共同執行主題為“減災防災”的中國青年科學家訪美計劃;在華舉辦為期8周的年度中美科技人員交流計劃等。

雙方探讨了下一步拟開展的工作,願在現有合作基礎上繼續探索建立兩國女青年科技人員交流合作新機制、為兩國青年科技人員營造更好的交流環境等。

會後,馬林英副司長向科技主題工作組會做科技領域牽頭人報告,表示雙方願切實推動科技領域的人文交流,全面提升中美科技創新合作水平,為建設中美新型大國關系作出新的貢獻。“中美科技人員交流計劃”是中美雙邊科技合作關系的成功案例,有助于兩國青年學者之間建立更加緊密的合作關系。圖為2013年第四屆中美青年科學論壇參與人員合影。第六屆中美青年科學論壇:增進理解,加深友誼

作為第五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機制下科技領域的系列活動之一,“2014中美科技人員交流計劃”總結會暨第六屆“中美青年科學論壇”于2014年8月1日在北京舉行。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相關代表和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等單位的約60位青年學者,以及美國多所知名大學的40位美方青年學者參加活動。會議由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王豔副主任主持,中國科學技術部國際合作司陳霖豪副司長、美國駐華使館科技參贊馬修·施克出席并緻辭。

“中美科技人員交流計劃”始于2004年,共有約390名優秀美國青年學者來華,與中方的青年科技人員共同開展合作研究,受到中美相關政府部門的高度評價。參加“2014中美科技人員交流計劃”的40名美國優秀博士研究生在科學技術部、中科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共同支持和中方導師指導下,完成了在華兩個月的研究活動,取得了豐碩成果。

在本屆“中美青年科學論壇”上,來自中、美兩國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百位青年學者就跨文化交流、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以及中美青年學者建立長期合作這三個的話題展開了熱烈讨論和積極互動。論壇進一步推動了中美青年之間的科研交流,增進了中美兩國青年之間的理解,加深了友誼,為雙方未來的長期合作奠定了基礎。中方人員與喬治華盛頓大學的JosephA.Barbera博士交流後合影。第七屆中美青年科學論壇:聚焦“災害管理”

2014年,根據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機制達成的共識,美方邀請10位中方青年學者赴美參加由中國科學技術部和美國國務院共同主辦的第七屆“中美青年科學論壇”,活動主題為“災害管理”。本次活動正式納入2014年7月由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和美國國務卿克裡共同主持的第五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聯合成果清單。分别由美方的國務院和中方的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共同主辦。

根據美國國務院安排,除參加中美青年科學論壇外,中方青年學者還将訪問美國相關科技管理部門、大學和研究機構,進行短期交流,就災害管理、災害預警、風險評估和災後重建等方面的經驗和做法進行研讨。

第七屆“中美青年科學論壇”曆時半天,在美國國務院内部會議室舉辦,主要參加人員有美方災害管理相關領域青年科學家和中方代表。第7屆中美青年科學論壇由美國負責科學、空間和衛生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喬納森·馬戈利斯(JonathanMargolis)和中國駐美大使館科技參贊梅建平聯合主持。論壇圍繞着中美青年科技工作者交流與合作、中美在災害應急響應與災後恢複等管理機制方面的異同點進行了交流。

短期交流曆時10天,走訪了華盛頓、洛杉矶和舊金山三座城市、16家單位,面對面交流40餘人次。美國國務院将走訪安排等事宜委托給第三方——子午線國際會務中心,他們具有豐富的組織經驗,為本次訪問交流的順利開展做了大量的工作,保障了本次訪問的順利進行。

通過本次訪問,加深了對美國政治組織結構的認識;了解到美國十分重視長期穩定的災害研究,他們在對地震、飓風、火山等災害及災害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并積累了豐富的災害管理經驗;其研究所和高校等單位之間實現了數據共享,從而為各單位開展研究提供了便利的條件;他們的災害應急制度也十分完善;洛杉矶消防局被譽為世界上最先進的消防局,他們配備有最先進的應急裝備;并且公民普遍具有較強的防災意識,并建有社區防災自救組。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應建立中美災害研究中心、建立安全科學與工程國際班,聯合培養防災人才,設立中美重大災害聯合研究項目,共同開展災害防治技術研究,降低災害損失,提升我國災害防治技術水平。(王青松)

中方人員參觀洛杉矶消防局。洛杉矶消防局被譽為世界上最先進的消防局,他們配備有最先進的應急裝備,公民普遍具有較強的防災意識,并建有社區防災自救組。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