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進程

進程

時間:2024-10-31 04:30:11

美中友好志願者項目

孔子學院

中美大學校長論壇

美國政府“十萬強計劃”

中國政府“三個一萬”計劃

中美省州教育交流

中美職業教育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中美大學生體育文藝周

蘇世民學者項目

中美青年創客大賽:激勵大衆創新、萬衆創業

千校攜手:參與生态文明建設

知行中國:“多走走多看看”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訪問美國匹茲堡大學孔子學院時與漢辦主任許琳、匹茲堡大學校長加拉克及教務長比森合影。美中友好志願者項目

1993年,美方第一批志願人員來華工作。根據協議,由美國和平隊派遣的志願教師在中國西部的四川、重慶、貴州和甘肅四省(市)的高等院校教授英語,任期兩年。

項目執行至今,共有21批1067人次志願教師在中國130餘所院校任教。目前在華志願教師共計145名,在86所院校工作。

該項目由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負責實施,連續多年被納入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教育領域重要成果之一,對支持中國西部大開發戰略進程中西部地區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在提升中國院校英語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同時,增進了中美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與友誼。

孔子學院

自2004年美國首家孔子學院——馬裡蘭大學孔子學院成立,截至目前,美國49個州已設立109所孔子學院和495個中小學孔子課堂,分别占全球總數的22%和49%,是全球設立孔子學院和課堂最多的國家。美國排名世界前200強的75所大學中,有31所開辦了孔子學院,如斯坦福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密歇根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矶分校等。2015年,美國孔子學院和課堂累計注冊學員27.2萬人,舉辦各類文化活動9000餘場,受衆達393萬人,成為中美兩國教育文化交流合作的成功典範。孔子學院與多家美國著名教育機構和國際頂尖智庫保持密切聯系,開展有效合作。如,與亞洲協會、大學理事會共建孔子學院,與美國國際教育協會(IIE)、布魯金斯學會等開展合作,IIE每年協助中國國家漢辦招收青年漢學家來華研修等。

孔子學院與美方合作連續成功舉辦9屆全美中文大會,每年吸引上千名美國教育官員、大中小學校長、教育專家和漢語教師參加,成為美國教育界一大知名品牌和标志性盛會。

孔子學院團結了一批美國著名專家、學者和精英人士。美國前總統卡特、老布什,美國總統奧巴馬夫人米歇爾等很多美國政要,都出席過孔子學院活動。聘請美國國家工程院院長、北卡羅來納州州長、喬治·華盛頓大學校長、布魯金斯學會主席等美國社會名流,擔任孔子學院總部理事會理事或高級顧問,為中國國家漢辦建言獻策。

2015年,通過“漢語橋”品牌項目,孔子學院共邀請美國338名教育官員和中小學校長訪華,資助1004名美國高中生來華參加夏令營,有力促進了中美教育交流與合作的深入發展。

2015年,孔子學院向美國派遣了1106名教師和志願者,為美國漢語教學發展提供了豐富的人力資源。特别是外派中方人員滿腔熱情,任勞任怨,赢得了美國民衆的認可和贊揚,被譽為“美麗的中國名片”和“可愛的民間大使”。内布拉斯加州将2月2日命名為“黃平安日”,紀念和表彰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黃平安;夏威夷檀香山市将6月21日命名為“孔子學院日”。

在孔子學院的影響和帶動下,12年來全美開展漢語教學的中小學數量增加了20倍,超過4000所,學生人數超過50萬人。目前,全美學習和使用漢語人數達到280萬人,漢語在美國成為排在西班牙語之後的第二外語。2015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期間,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百萬強”計劃,提出到2020年,全美學習漢語的大中小學生達到100萬人。

孔子學院為美國民衆特别是為美國青少年朋友打開了一扇學習漢語、了解中國、感知世界的窗口,為增進兩國人民理解和友誼發揮了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沈胡婷)

美國中學生夏令營活動之一——學習書法。美國匹茲堡大學孔子學院河谷學校學生表演中國戲劇臉譜。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在萊斯大學舉行的中美大學校長論壇上,寄語中美大學攜手開創高等教育新局面,為中美關系注入新動力。中美大學校長論壇

2015年6月22日,美國第四大城市休斯敦的萊斯大學貝克公共政策研究所迎來一場教育領域的高峰對話。“大學既是中美人文交流的先行者,也是兩國關系發展的推動者。中美大學的交流合作越來越廣泛深入,堪稱中美交流互鑒、合作共赢的典範。”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出席在這裡舉行的第二屆中美大學校長論壇,寄語中美大學攜手開創高等教育新局面,為中美關系注入新動力。

來自清華、北大、哈佛等中美近百位大學校長相聚萊斯大學,分享經驗、共商合作。中國本科以上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已達1116個,其中超過三分之一是近三年成立的,包括上海紐約大學、昆山杜克大學、溫州肯恩大學等。中美大學的交流合作愈發廣泛深入。這次中美大學校長論壇是第六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機制的重要活動之一。

首屆中美大學校長論壇于2005年在美國西雅圖舉辦,102位中美兩國的大學校長和高級管理人員就中美兩國大學的交流與合作、全球化中的高等教育等議題進行研讨。這是中美大學間首次進行大規模的高層主管集體對話。中美大學校長論壇是兩國大學精神和創新思想的高層對話,是分享智慧與凝聚共識的互動平台。在這樣的一個平台上,中美校長們對什麼樣的教育是好的教育,什麼樣的大學是卓越的大學,什麼樣的人才是優秀的人才,有了越來越多的共識。2016年5月10日,中國教育部副部長郝平在美國國務院與斯坦格爾副國務卿就第七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籌備舉行工作會議。美國政府“十萬強計劃”

2009年11月,奧巴馬總統訪問中國期間宣布“十萬強計劃”,即在2010年至2014年間向中國派送十萬名美國學生。該計劃旨在顯著增加在中國學習的美國留學生的數量和種族構成。2010年5月,希拉裡·克林頓國務卿在北京正式宣布啟動“十萬強”計劃。該計劃得到中國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國政府承諾為美國學生提供一萬個“漢語橋獎學金”名額。2013年1月,美國政府将本來為期4年的“十萬強計劃”擴展成一項長期的交流計劃,并成立“十萬強基金會”。“十萬強基金會”成為一個獨立于美國國務院的非營利組織,其使命在于鼓勵美國學生來華學習,推廣漢語學習,從而促進中美關系發展。

基金會的具體工作包括開展全國性的運動鼓勵美國學生到中國學習。除了增加在華學習的美國學生的數量,基金會更希望增加到華留學的美國學生的多樣性,招收來自不同族群、家庭以及社會背景的美國學生。中國不單單是世界主要大國,更是美國增長最快的貿易夥伴。因此,為了保證美國青年在未來有能力與中國往來,“十萬強基金會”将積極推廣赴華留學機會。

2013年,在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有二十三萬五千人,相比之下在中國學習的美國學生僅有二萬五千人。學習英文的中國學生是學習中文的美國學生的六百倍。為了保持美國經濟的競争力,以及中美兩國能進一步加強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挑戰,美國方面希望必須從現在開始培養下一代精通中美雙邊關系的領導人。

“十萬強基金會”設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美利堅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十萬強基金會把赴華交流交換項目定位于外交政策和政治的交彙點。基金會與相關人士和學生們緊密聯系,塑造中美更有建設性的未來。

中國政府“三個一萬”計劃

2011年4月,第二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期間,中方宣布實施“三個一萬”項目,即繼續執行“公派萬名學生赴美攻讀博士學位”和“漢語橋”萬人來華研修項目,新設一萬個中美人文交流專項獎學金名額。這是雙方深化中美人文交流的切實舉措,有力地促進了中美兩國學生和教育工作者的交流,也使兩國民衆直接受益。

中國“三個一萬”教育項目4年來累計落實12466個中美人文交流專項獎學金名額,超額完成計劃;累計派出9449人赴美攻讀或聯合培養博士學位,完成計劃的95%;累計邀請10123名美國人來華訪問或者研究。2015年第三屆中美省州教育廳長對話現場。中美省州教育交流

2015年5月,由中國教育部和美國教育部共同主辦的“第三屆中美省州教育廳長對話”在上海舉行。中美兩國教育部、美國八個州教育廳長、中國十七個省市教育廳領導及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美國亞洲協會、美國州首席中小學教育官員理事會等機構代表出席,圍繞基礎教育領域“教師專業發展”和“學生評估”等議題展開對話。

中國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岑建君指出,在中美友好交往進程中,省州作為兩國一級行政區劃和教育單元日益成為推動兩國關系的生力軍。自2012年5月首屆中美省州教育廳長對話在京舉辦以來,越來越多的中美省州結好,兩國學區、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也積極行動起來,在師生交換、聯合課程、語言學習等方面開展了務實有效的合作,取得良好效果,中美人文交流在省州層面具有深厚的合作潛力和廣闊的合作前景。

美國教育部部長高級顧問兼國際司司長莫琳·邁克勞琳指出,中美兩國在教育理念、教育政策、教育管理、師資課程等方面相互影響,需要加強交流和互鑒。中美省州教育廳長對話已成為兩國省州教育政策研讨與交流的機制化合作平台。當前,美國正在籌備修訂中小學基礎教育法,此次對話的議題也是法案修訂的内容之一。2015年,在中美未來職業之星聯合夏令營中,美國學生學做中國面食。中美職業教育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2012年5月,第三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會議期間,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以下簡稱交流協會)與美國高等職業院校的全國性組織——美國社區學院協會簽署了進一步加強合作的備忘錄。自此,雙方在已有的合作基礎上,開啟了切實推動中國高職院校與美國社區學院開展深入交流合作的新階段,兩國職教領域的合作逐步走向深入。

2014年4月5日,交流協會職業技術教育國際交流分會在華盛頓與美國社區學院國際發展協會簽訂合作備忘錄,并自此開始舉辦“中美高職院校/社區學院校長對話”活動,進一步促進兩國院校以結對子的形式,在人員領導力培訓、教師專業發展及學生交流特别是美國學生來華學習等方面開展深層次、多樣化的項目合作。

2015年6月23日,中美人文交流第六輪磋商期間,交流協會與美國社區學院協會在華盛頓簽署了新一輪的合作備忘錄,着力推動高職院校與社區學院在專業開發、課程建設、師生交流、終身學習等方面的務實合作。

為進一步推動中美職業教育領域全方位、深層次、實質性的交流與合作,全面提升中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中美高端技能型、應用型人才聯合培養百千萬交流計劃”(以下簡稱“百千萬計劃”)列入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機制框架。自項目開展以來,在校際合作、教師專業發展與學生交流方面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果。

2015年8月10日至23日,在北京、青島和杭州舉行了首屆“中美未來職業之星聯合夏令營”。該屆夏令營以“烹饪技能與飲食文化”為主題,突出職業特色。來自校傑克遜社區學院、亨利福德社區學院、托萊多大學的25名烹饪專業和酒店管理專業的美方師生與來自北京财貿職業學院、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浙江旅遊職業學院的22名師生參加了此次活動。這次夏令營是第六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機制教育領域成果之一,也是中美兩國在職業教育領域首次開展的兩國學生聯合夏令營,具有标志性意義。2013年8月23日,第二屆中美大學生體育文藝周在上海交通大學闵行校區舉行。圖為活動中的文藝表演。中美大學生體育文藝周

2014年8月28日,德雷塞爾大學隊在中美大學生籃球友誼賽中以65:60險勝北京體育大學隊,取得兩連勝的同時,為第三屆中美大學生體育文藝周北京站活動畫上了句号。

第三屆中美大學生體育文藝周于2014年8月13日在上海交通大學開幕,美國帕克十二聯盟(PAC-12)男籃全明星隊與中國大學生男籃全明星隊進行了友誼賽以及文藝聯歡等活動。

2012年3月,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與美國大學生體育聯合會簽署了合作協議,雙方在未來若幹年積極開展中美大學體育對抗賽、教練員及運動員交流、論壇等學術活動以及賽事轉播合作等活動。同年,首屆“中美大學生體育文化周”在北京啟動。“中美大學生體育文藝周”活動正是第三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機制的重要成果之一,該活動首次在中國舉辦,意義重大。該活動不同于以往的教育類交流活動,是以大學生體育文化交流活動為主要定位,以交流和學習、增進中美大學生友誼為主要目的。第三屆中美大學生體育文藝周于2014年8月13日在上海交通大學開幕。大學生體育文藝周是以交流和學習、增進中美大學生友誼為主要目的。

2013年4月21日,清華大學宣布啟動“清華大學蘇世民學者項目”。

美國黑石集團總裁蘇世民先生。蘇世民學者項目

1902年,英國政治家、商人塞西爾·羅德在牛津大學設立“羅德獎學金”,資助外國學生在牛津大學學習,成為英國大學曆史最長、聲譽最高的獎學金項目;111年後,美國黑石集團總裁蘇世民發起三億美元的“清華大學蘇世民學者項目”,每年資助二百名中外學生在清華大學學習一年,是中國從海外獲得的最大單項慈善捐贈。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世界政治經濟格局中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了将清華大學自身發展與國家現代化建設、人類文明進步更緊密地結合起來,在全球範圍内培養能夠引領國際發展的世界領袖,為實現中國夢營造一個更加和平友好的國際環境,在清華大學原校長陳吉甯力推下,于2013年4月21日正式啟動清華大學蘇世民學者項目。

黑石集團創始人蘇世民稱,大多數美國人對中國幾乎一無所知。他從個人财富中捐出一億美元,并募集兩億資金在清華設立獎學金項目,每年資助200名學生到中國留學,其中主要為美國學生。

蘇世民是美國人,英文名叫StephenSchwarzman,是美國黑石集團總裁、首席執行官和聯合創始人,個人财産達六十五億美元。蘇世民說,他希望以此促進中國與美國以及歐洲國家的互相理解,順便挑戰一下已有111年曆史的“羅德獎學金”。

該項目将從2016年起,面向全球頂尖大學選拔優秀本科畢業生,其中美國(45%)、中國(20%)、其他地區(35%),到清華展開研究生學習,使他們深入認識中國社會,理解中國文化,以此培養寬廣國際視野、優秀綜合素質和跨文化領導力。第一期招生人數為一百人,以後逐漸擴至每年二百人。項目顧問委員會也可謂星光熠熠,包括英國前首相布萊爾、法國前總統薩科齊、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甯、耶魯大學校長萊文、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和賴斯等。2013年4月21日,清華大學宣布啟動“清華大學蘇世民學者項目”,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國總統奧巴馬分别緻賀信。

習近平在賀信中說,今天的世界是各國共同組成的命運共同體。教育應該順此大勢,通過更加密切的互動交流,促進對人類各種知識和文化的認知。

奧巴馬則說,教育交流對于塑造學生全面人格、推動國家間的深入理解和相互尊重,發揮着重要的作用。在當前複雜多變的世界環境下,我們所面臨的挑戰更需要國家之間、人民之間加強合作,建立起富有活力的聯系。

為什麼一個教育項目能讓“中美兩國首腦”同發賀信?

央視評論特約撰稿人蔣昌建說,該項目之所以光彩奪目,并不在于它有國際政要和學要做顧問,也不在于它有教育大家做學術委員,而在于國際有識之士,将“通過學術交流理解中國”視為未來世界領導精英的領導力的構成要件。中美青年創客大賽參賽者在追逐夢想中增進了友誼。中美青年創客大賽:激勵大衆創新、萬衆創業

2015年6月19日,“春晖杯”中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大賽十周年紀念暨中美青年創客大賽啟動儀式在美國匹茲堡市舉行。來自中美兩國的學界和企業界代表一緻表示,中美的年輕創業者和創客們正成為中美人文交流的一大新看點。英特爾公司首席執行官克爾紮尼奇說:“中國已經是全球的創新中心之一,我們很興奮能貢獻于中美兩國青年的創客運動和人文交流,希望通過公司的先進技術、全球化視野和國際化資源支持創新,并為兩國青年創新者搭建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橋梁。”

中美青年創客大賽是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重要配套活動之一,以“共創未來”為主題,關注社區、教育、健康、交通以及環保、能源等可持續發展領域,結合創新設計理念和前沿科技,創造兼具産業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全新産品或應用。按照大賽進程,中美兩國各分賽區的優勝團隊于2015年8月中旬在中國進行決賽階段的最終角逐。

中美青年創客大賽由中國教育部主辦,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清華大學、英特爾公司承辦。真格基金提供特别支持的2015“共創未來——中美青年創客大賽”系第六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機制重點活動項目。

2014年,作為第五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機制配套活動之一,中國教育部成功舉辦了首屆中美青年創客大賽。比賽中團隊的合作。(上圖、下圖)

“千校攜手”項目以“千校攜手,熱愛自然,綠色生活”為主題,鼓勵雙方學校發揮主動性,開展師生交流、學術交流、環境保護等相關活動。千校攜手:參與生态文明建設

2014年第五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期間,中美兩國中小學生代表共同發起“千校攜手,熱愛自然,綠色生活”倡議,号召中美青少年增強環保意識,保護環境,熱愛自然。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與美國國務卿克裡出席中美“千校攜手”項目啟動儀式。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夫人彭麗媛教授、美國總統奧巴馬及夫人米歇爾·奧巴馬分别發賀信,鼓勵中美青少年在環境與自然保護方面開展交流。

中國教育部高度重視磋商成果落實工作,自2014年7月項目啟動以來,積極落實兩國領導人達成的共識,成立中美“千校攜手”項目領導小組。中國教育部副部長郝平擔任領導小組組長,組員分别來自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教育部和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

中美“千校攜手”項目由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具體實施,為期三年,從2014年起至2017年止,預計兩國共有千餘所中小學參與。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8個省市的547所中小學聯合美國姐妹學校共同加入了該項目。

為鼓勵先進典型,發揮示範效應,激勵中美中小學繼續深入交往,開展綠色特色活動,中美“千校攜手”項目于2015年11月評選出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與美國菲利普斯安多福學校等二十一對夥伴學校為首批中美“千校攜手”項目示範學校。

2016年項目将繼續圍繞環境教育開展工作,通過中英文網站、微信等平台擴大項目的影響力和号召力,進一步開展環境教育相關的活動,讓更多中美中小學師生受益。

“知行中國”啟動儀式。知行中國:“多走走多看看”

2015年6月22日,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在華盛頓會見“知行中國”的首批美國青年代表,歡迎他們到中國去“多走走多看看”。首批代表之一的美國艾默生電氣公司副總裁詹姆斯·弗德接受采訪時說,今年入選的代表均在美國不同專業領域有突出表現,關注點也各不相同,覆蓋教育、能源、社會發展等多個領域。但大家的目标是相同的——希望全方位了解中國、搭建長期合作關系,因此參與“知行中國”項目既是莫大榮譽,也是重大責任。

首批“知行中國”學者一行十人于2015年10月17日至11月14日來華訪問。在為期四周的訪問中,學者們在中國人民大學參加了中國專題研修班;随後赴天津、西安、成都、貴陽、南京、蘇州、杭州、深圳、廣州、上海等十二個城市的二百多個機構進行深度訪問調研,參加了在中國浦東幹部學院舉行的閉幕研讨班。

作為第五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的示範性項目,“知行中國”項目于2014年12月17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正式啟動。該項目旨在邀請美國各屆青年菁英來華深度訪問研修,通過行走中國、體驗中國,與政府、企業、研究機構、社會組織等專家學者和實踐者對話交流,對中國的政治體制、經濟發展和民生問題等進行深入了解、理解與思考,親身體驗感受豐富多彩和充滿活力的中國,增信釋疑,凝聚共識,厚植支持兩國關系健康發展的社會基礎。知行中國由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負責實施,在美國的合作夥伴是艾森豪威爾基金會。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