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普濟禅院 見證了帝國日落

普濟禅院 見證了帝國日落

時間:2024-10-31 12:52:08

望廈村,很像内地的“城中村”,雞犬相聞。這裡最早的居民全部來自廈門,站在村中當時還是澳門制高點的那個小山坡上,仿佛可以遙望故園。

看似亂糟糟的“城中村”,也藏着浩然大序,比如澳門八景之一的“普濟尋幽”。普濟禅院俗稱“觀音堂”,始建于明天啟三年(1622年),是澳門最古老的佛教廟宇,也是中國南方乃至東南亞少有的保存完整的禅宗寺院,三大殿雄偉而優雅。大雄寶殿供奉三寶佛像、丈八金身,中規中矩;次殿的看點不是正中樟木蓮台上供奉的觀音大士,而是兩旁分列的十八羅漢,其中居然藏着一個高鼻、深眼、曲鬓的西洋羅漢,一旁掃地的師父指點說:“原型系意大利人馬可·波羅。”再一擡頭,中堂高懸着寫于清鹹豐八年(1858年)的“西方聖人”的牌匾,不禁啞然失笑。

禅院内共有55副楹聯,為澳門名勝之首,禅院正門石刻灰底金字楷書的“貝葉傳經,西天竺境;蓮華妙法,南海潮音”,非得用閩南語念才見得精妙。此外,這裡還大方地懸挂着國學大師章太炎、嶺南畫派宗師高劍父及其高徒關山月的書畫真迹。1938年廣州淪陷時,關山月千裡尋師來到澳門,就住在禅院裡,跟高劍父大師學畫兩年,也是一段佳話。在禅院後花園可以看到關山月的墨寶:“逃奔國難病難忘,得佛奇緣庇客床。兩載神燈齊弄墨,亦師亦友亦同窗。”

望廈村和普濟禅院曾在中國曆史中留下重重一筆,可惜并非因為弘揚國學或是佛門清淨。1844年6月18日,就在禅院後院的石桌上,簽訂了中美之間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望廈條約》,由此确定的利益均沾原則可謂後患無窮。原先老老實實憑大把白銀換暫住權的西方小國葡萄牙,也借此宣布澳門為自由港,派駐總督管理。此後澳門百姓多番反抗未果,1887年,清廷與葡萄牙簽訂條約,承認後者對澳門的所謂權力。

這張見證過曆史巨變的小石桌,是由兩塊花崗岩拼接而成的,中縫對接嚴實,兩側的大小卻不對稱。當年《望廈條約》簽訂時,美國特使顧盛坐在石桌面積偏大的一邊,清朝欽差耆英坐在偏小的一邊,中間拼接線的兩頭分别坐着翻譯和調解國的見證人——一個葡萄牙官員,或許這是出于巧合,卻也影射了以強淩弱的現實。

Tips

更多推薦

除了普濟禅院,最具西洋韻味的塔石廣場附近還藏着一個國學重鎮——饒宗頤紀念館。2018年年初,國學大師饒宗頤以百歲高齡辭世,生前他曾在這裡精研多年,除了屋内的墨寶,院内宗師手植的名木更是珍貴。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