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學生,暑假報名來學日語。因為半年後要去日本留學,所以很認真地每天在學校上課和自修。
然而他學得并不好。應該說是很不好。他是某重點大學的理科畢業生,按理說智商肯定沒問題。也很努力,可就是學不好。
一般人一周可以掌握的内容,他不知咋的一個月了還掌握不了。發音和語法更是一路跑偏,而且我看得出來,他很焦慮。他反複問我這個句型重不重要,那個動詞變形會不會考,以及多久可以考N2,應該準備什麼教材等等。
我忽然想起了我健身開始的時候,經常纏着教練問多久會有效果,結果三個月發現沒什麼明顯效果後就很少去了…
我每次健身也是很努力,練得頭暈眼花,大汗飛灑。結果是過猶不及,練傷了好幾次,反而對健身越來越興趣淡然。
學習語言和健身都一樣,越是急着要結果,越是沒耐力堅持。
他也跟我讨教了好幾回,然而我漸漸發現,在他努力卻學不好的背後,有着類似的問題。
他對日語和日本文化根本沒興趣。是因為學校有個推薦的機會就争取下了,然後因為對日語的等級有要求,他就很上進的來報了班。
他根本不喜歡學語言,也對學習日語本身不感冒,不看動漫,也不看日劇,他想要的隻是一個結果,一個證書。這當然沉浸不下去,因為每一刻的學習,他的心不在上面,看上去很努力,實際上是在浪費時間。
這就像,如果我和一個姑娘戀愛不是因為相處愉快,而是因為她适合結婚,直接為了結婚而去。那麼在一起的每一刻,我的腦海裡都有可能精神出軌。
當人一味求快,對事情本身漠不關心,隻想早點結束拿到結果,那事情本身也不會給你好的反饋。因為心不在,雜念就會紛擁而至。
網上有句話說:以多數人努力的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天賦。
然而我并不認同。
首先我想說,“努力”本身就是一種天賦。
注意我說的“努力”,是有引号的。真正的努力,應該是一種明白自己在做什麼,又能時刻投入在當下和其中的自控力。而非内心煩躁焦慮,表面廢寝忘食。
多數人的努力,是讓自己看上去很忙碌。極少一部分人,做什麼事都可以很快投入專注進去,不受打擾,這是種極大的天賦。
我認識的那些學霸,給他們一本無論什麼書,都可以很認真地看完,并總結出自己的邏輯與收獲。
這種天賦的核心是,做一件事的時候心很靜,沒有雜念。
而且我認為,這其實可以後天修,比如禅宗的正念,就是驅逐雜念,駐留當下。當做一件事的,隻停留在這件事,不因将來的想象和過去的回憶而打亂自己,那就是專注的最好狀态。
更多的天才,或者所謂成功者,在于很幸運地找到了自己能專注投入的領域。
天才不是什麼都會,而是知道自己不适合做什麼後,就果斷抛棄,專注于自己能做好的事。
而大多數人的所謂努力是什麼呢?
是勉強自己做自己不樂意做的事情。是他們自己覺得枯燥,無趣,但是卻又認為是正确的,是該做的,所以逼自己去做。
比如你讓韓寒去做數學題,去研究物理,他肯定不樂意,估計啥都做不成,及格都困難。
但他聰明或者幸運的地方是,很早就發現自己的擅長和興趣。
我相信開賽車、寫雜文,對他來說更多是享受樂趣。要說努力,這兩個行業比他努力的不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