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信息
《日本攝影書,1912—1990年》TheJapanesephotobook1912-1990
作者金子隆一、曼弗雷德·黑汀(ManfredHeiting)
出版社Steidl
頁數578頁、超過3500幅圖片、細分為551小節價格€198(約1400元)重磅推薦
推薦者
喬根·科爾伯格JorgColberg
攝影教育工作者,博客Conscientious的創始人和編輯。
“我很擅長到處查找東西,但這本書中擁有很多根本查不到的攝影書資料。”
推薦指數★★★★首次全面梳理日本攝影書80年發展軌迹
20世紀的日本,經曆了一次迅速的轉變:從一個曾經一度封閉、保守,與外界互動極為有限的國家,在經曆了明治維新之後,得以打開國門,積極地與各國交流、學習,以至于在諸多領域都保持探索者的姿态——其中,就包括攝影書。而這一切的變化,都被《日本攝影書,1912—1990年》這本書高度概括。
從大正時期開始,跨越多舛的昭和時代,直到平成初期,日本攝影史的發展與世界的進程緊緊聯系,在此之間,日本曆經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全球經濟大蕭條、軍國主義盛行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再到戰後複蘇與經濟高速增長。與之對應,日本攝影從早期受到歐美所流行的畫意攝影主義所影響,由資生堂初代社長福原信三與其弟福原路草所創辦的《寫真芸術》雜志,再到《白陽》攝影雜志,代表了日本的藝術攝影時期。在此之後,以《光畫》為代表的新興攝影興起,成為日本攝影史上的一大變革。然而這個思潮也因為戰争的到來而覆滅,由《日本》(Nippon)與《前線》(Front)引領的報道攝影成為主流。藝術攝影、新興攝影與報攝影這三大時期,足以完整闡述20世紀前半葉日本的攝影環境。而本書選擇以編年形式對日本攝影書加以梳理,恰恰暗合了這條日本攝影發展的時間線索。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日本軍國主義徹底瓦解,緊接而來的是嶄新曆史開端,擁有自主權的年輕一代攝影師與藝術家們,開始了以“抵抗”(Protest)為名的革命,并創辦了随之而來的日本傳奇攝影雜志——《挑釁》(Provoke)的興起,這段期間正是日本攝影高度發展時期,《挑釁》中“黑白、粗顆粒、晃動、失焦”的攝影風格,在當時極其前衛。雖然這本雜志最後因發行狀況不佳,僅堅持了3期,但它代表的風格,至今還影響着許多喜愛攝影的人。《日本攝影書,1912-1990》内頁展示
三期《挑釁》的封面
《挑釁》内頁從擁有創造性到失去獨特性
明治維新時期,日本攝影師走出國門,去世界各國遊學,“當時少數的攝影師和建築師從包豪斯學成歸來,把學到的理念落實,制作了非常有趣的攝影書。”攝影書收藏家,也是本書的編者之一的曼弗雷德·黑汀寫道。
由于攝影書是藝術表現的關鍵形式之一,“二戰”時,攝影師與出版商迅速将其作為宣傳工具,記錄社會的變化。而“二戰”之後,叛逆的年輕攝影師似乎得到了社會實驗的土壤,他們開始利用相機記錄周圍正在發生的事情,尤以《挑釁》雜志為大本營。對此曼弗雷德還總結道,“《挑釁》是日本對全世界範圍的攝影、攝影雜志以及攝影書最重要的貢獻。20世紀50年代之後的攝影書,為我們展示了一個非常獨特的日本身份”。
不幸的是,在整個書的編纂過程中,黑汀和另一位編者金子隆一都發現日本攝影書的藝術潛力自1974年約翰·薩考斯基(JohnSzarkowski)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舉辦“新日本攝影”展覽之後日漸消亡——借助展覽,日本攝影師逐漸登上世界攝影的舞台,并最終與世界主流攝影彙聚。因而最終,這也導緻了一種同質化,“扼殺了日本攝影書的獨特性。它們看起來越來越像西方人了”。因此幾乎可以說,《日本攝影書,1912—1990年》很完整地見證了日本攝影史的整個發展過程,是本值得收藏的圖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