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蘆蒿,春天的味道

蘆蒿,春天的味道

時間:2024-10-31 11:31:27

蘆蒿是春天最秀美的蔬菜,翡翠碧綠的莖如線條般流暢,擎起的葉蓋像層層幔帳,細細端詳,甚是眉目清秀、端莊可人。同時蘆蒿也是一種可人的吃食,它的莖和葉可以同食,且鮮香嫩脆。我第一次吃蘆蒿是在南京,是一道清炒蘆蒿,無蔥、無姜、無蒜、無辣椒,十分的清爽、素淨、養眼。從此,我便沒有理由地愛上了蘆蒿,每每想起,便覺得有一種水草氣在彌漫。

蘆蒿,古稱蒌蒿,野生草本,葉似艾,青白色,長數寸,清鮮、脆嫩,由于它的葉子像菊花,所以又别名春菊。每到春風微微吹起的時候,江南一帶的菜園子裡,必然有它的身影。它像小箭似地竄出泥土,密密匝匝地鋪滿了地面。汪曾祺老先生在《大淖記事》中有所記述:“蒌蒿是生于水邊的野草,粗如筆管,有節,生狹長的小葉,初生二寸來高,叫做蒌蒿苔子,加肉炒食極清香……”

民間采食野生蘆蒿已有三千多年的曆史,《詩經》中有“呦呦鹿鳴,食野之蒿”“翹翹錯薪,言刈其蒌”句,句中的“蒿”“蒌”均指蘆蒿。之後,蘆蒿作菜的記述在書中經常出現,且評價頗高,《農桑通訣》記述“春二月種,可為常食,秋社前十日種,可為秋菜……實菜中之有異味者。”陸遊還曾留下“小園五畝剪蓬蒿,便覺人間迹可逃”的詩句,來表達自己的心情。

蘆蒿有着一種特殊的香氣,如同芫荽、芹菜之類,有些人是吃不來的,但我卻是百吃不厭。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從夫子廟一家小酒館走過,招牌上用粉筆寫了幾個字:清炒蘆蒿,字沒規矩,歪歪的很野,卻讓我感到一股春味與水氣,于是遂知味停車。端上來的,是蘆蒿炒豆幹,味道十分的鮮美,可謂活色生香。一邊喝着小酒,一邊品嘗着新鮮的蘆蒿,再加上對面的老房子,那種恍惚的感覺美妙極了,舒坦極了。

蘆蒿葉柔而嫩,清爽可口,吃法多樣,可炒、可涼拌、可做湯、可作餃子餡,也可作火鍋的配菜。最直接的是涼拌,将新鮮的蘆蒿洗淨,下到滾水裡焯一下。焯水的時間有講究,長了會失掉蘆蒿的脆嫩口感,短了又去不淨蘆蒿的野氣。焯過之後滗幹水分,裝入素雅的餐具,光是顔色就讓人垂涎三尺。再點上鹽花、姜末、麻油、香醋,非常的辛香清脆、甘酸爽口。

最喜歡清水蘆蒿,不用任何廚藝,最簡單亦最美味。乍暖還寒的日子,當悠悠的春水慢慢變寬,青青的蘆蒿漸漸散發出濃濃香氣的時候,煮一鍋清水,待到湯水沸騰,投入一把碧油油的蘆蒿,最後加一撮細碎的鹽花調味,便可出鍋了。呷一口空靈清淡的蘆蒿湯,輕輕咬着綠意,齒縫間的芬芳會滲入五髒六腑,腹腔好像溢滿了陽光的田野下蒸騰着的甘醇和鮮香氣息,頓覺心曠神怡。

蘆蒿是一種季節性很強的吃食,有一股子春天的味道,就像是江南的女子,青衣素面,不掩秀色。同時蘆蒿也代表了一種飲食境界,蘇轼有“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清歡,是饕餮盛宴後清茶素食,回歸自然的至高境界。最平常普通、作為地地道道百姓菜的蘆蒿,卻成為了“清歡”之上的人生“有味”,這該讓蘆蒿多麼的欣慰啊。

閱賞欄目繪圖鄒春玉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