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少兒音樂類節目 另辟蹊徑寓教于樂

少兒音樂類節目 另辟蹊徑寓教于樂

時間:2024-10-30 09:12:52

近日,一段十歲男孩演繹京歌《梨花頌》的視頻在網絡走紅,演唱者是來自加拿大的華裔男孩王泓翔,他的嗓音空靈純淨,令人驚豔。該視頻出自江蘇衛視原創少兒民歌成長音樂真人秀《歌聲的翅膀》。4月30日,少兒成長音樂節目《音樂大師課》第三季在北京衛視開播,CSM媒介研究35城數據顯示,首播收視率2.5%。

同樣是少兒題材,同樣選擇音樂作為切入點,兩檔節目的模式各不相同。《音樂大師課》通過音樂課的形式展現孩子的成長;《歌聲的翅膀》則以經典音樂為載體透視孩子的心靈世界。但二者的落點卻是一緻的——關注當下中國少年兒童的生活與心理狀态,展現音樂給孩子帶來的快樂及成長。

少兒音樂節目的價值底色

制作《歌聲的翅膀》前,總導演章骊和他的團隊做了大量市場調研,他們發現當下音樂傳播的價值體系正在改變。在北上廣等城市,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比較注重音樂的美育作用,很多家庭會送孩子去合唱團或者讓孩子學習樂器。但在其他地區,大部分孩子是無歌可唱的。不論是在電視屏幕上,或是現實生活中,當代孩子唱得最多的可能是《大王帶我去巡山》《小蘋果》等流行歌曲,但這些歌曲适不适合孩子們演唱,章骊既疑惑又擔心。

章骊希望通過《歌聲的翅膀》讓孩子們重新愛上那些時光中的經典旋律。為此,節目組在音樂改編上下了很大功夫。《歌聲的翅膀》中很多經典民歌及戲曲歌曲都經過了重新改編,如《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梨花頌》《說唱臉譜》等。改編歌曲一方面是為适應孩子的歌唱能力,很多演唱難度高的曲子,節目組都專門定制了“兒童版”;另一方面,節目組結合R&B、電子音樂等當下流行的音樂形式,對這些歌曲進行改編,章骊希望通過改編讓這些歌曲煥發新意。

《歌聲的翅膀》還出現了孩子原創的歌曲。“隔壁小明期末又考了第一,王大媽的孫女鋼琴過了十級,我爸戰友的兒子一口流利的英語,我媽同事的女兒有深厚的舞蹈功底……”第三期節目中,9歲的吳耀傑唱出了許多孩子都曾遇到的煩惱——爸媽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歌聲與翅膀》節目組有兩點初心,第一,希望能夠展現音樂尤其是民歌以及傳統音樂給孩子帶來的快樂及滋養;第二,希望能夠關注當下中國少年兒童的生活與心理狀态,他們快樂與否,家庭、親子關系如何等。《歌聲的翅膀》切開了一個社會橫截面,觸及當下的教育問題、兒童成長問題等社會痛點。”章骊表示。

《音樂大師課》已經進入第三季,節目制作方世熙傳媒總裁劉熙晨表示《音樂大師課》注重的不是孩子的演唱技巧,最終目的也不是讓孩子成為歌唱家,而是展現音樂教育對孩子人格産生的積極影響,讓他們變得更為自由與幸福。根據孩子自主選擇的結果,導師譚維維班級的學生最多,但每次表演名額有限,輪不上的小朋友必然會産生失落與難過的情緒。譚維維為此特意編排了一個全班同學參演的音樂劇《西遊記》。她希望通過這個音樂劇告訴同學:雖然主角隻有一個,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都有自己的閃光之處,同處一個集體中,每個人都應學會分工協作。“《音樂大師課》不是孩子們的秀場,它真正做到了寓教于樂。”在劉熙晨看來,《音樂大師課》是音樂課,也是人生課。

參加《音樂大師課》的孩子們來自不同地區、不同家庭背景,有的孩子是留守兒童,也有的孩子是海外華僑後代。通過這些孩子以及他們背後的故事,《音樂大師課》呈現的是一個接地氣的、真實的中國社會全景圖。“《音樂大師課》最有價值的地方,在于它通過老師教孩子唱經典歌曲這樣一個簡單的節目形态,把孩子的生活、情感和老師對藝術和生活的理解緊密地融合在一起;同時它也将孩子、父母、家庭、社會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劉熙晨表示。

保護孩子的真實表達

《音樂大師課》節目總導演姚小瑩告訴《綜藝報》,在前兩季節目的基礎上,第三季節目在模式上有所調整。“前兩季節目中,參加節目的孩子被平均分配到四位導師的班級中,但今年我們想突出孩子們的個性特征,因此他們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導師。此外,在每期主題化的單本劇形式下,我們想加入一些連續劇特色的東西。”姚小瑩表示。

在第一期節目中,不少觀衆都被張澤禹和他太爺爺的祖孫情所打動;在第三期節目愛國課的主題下,張澤禹和他太爺爺的故事得到延續。太爺爺曾經是一位戰士,張澤禹選擇歌曲《我是一個兵》緻敬他的太爺爺。導師李思菘還專程飛到張澤禹的家鄉哈爾濱和他的太爺爺待了一整天,為曾祖孫倆寫了一首歌。“節目組想通過類似的做法多方位展示一個孩子,包括他的故事、他的性格特征、他的家庭狀況以及他的思考等。”姚小瑩說道。

劉熙晨告訴記者,《音樂大師課》中所有的故事都是真實的。“導演組從不會告訴孩子你要說什麼,孩子們說的話都是自己想說的,選擇的歌也和他們想要表達的情感一緻。”劉熙晨介紹。姚小瑩說,《音樂大師課》沒有一般音樂節目中常見的激烈賽制和淘汰過程,“我們希望通過真實展現這些孩子和故事,讓小朋友和家長在觀看節目後有所收獲。”

放棄PK、淘汰等競賽機制和評判體系,挖掘每個孩子背後的故事與心理狀态,這是《歌聲的翅膀》與《音樂大師課》共通的制作思路。除音樂外,章骊希望《歌聲的翅膀》能夠觸及孩子的内心。“孩子們的表演都是精彩和可愛的,但引入評判體系會給孩子帶來壓力,節目組希望他們能夠更自然地站上舞台。”在環節設置上,節目組讓孩子事先畫一幅畫來展示自己内心的想法。唱歌之前,心理專家、孫楠、伊能靜等幾位輔導員會先解讀孩子的畫,向觀衆傳遞他的内心世界。演唱後,節目組通過“時空膠囊”收集孩子們的夢想。章骊透露,在《歌聲的翅膀》最後一期的主題大會上,節目收集的“夢想”都将得到放飛。

章骊表示,閻維文、孫楠、伊能靜等嘉賓是以輔導員的角色與孩子們交流。“他們不評判、不打分,也不會指導孩子唱歌,他們是溝通者,幫助孩子放大他們内心世界的真實與美好”。為了更好地與孩子們進行交流,除明星嘉賓外,《歌聲的翅膀》輔導員還引入兒童教育專家。章骊表示,一方面,教育專家能夠更全面地剖析和解讀孩子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針對現場孩子們的一些突發狀況,教育專家也能給予必要的引導。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