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評人肥羅大電影稱,“《楚喬傳》最大的可能,就是為大IP劇找回‘人’,找回角色和演技。如果趙麗穎和《楚喬傳》真的做到了,也許就能打破大IP劇的口碑魔咒,再造《花千骨》的收視神話。”
《楚喬傳》對原著的成功改編以及演員在表演上的突破,赢得了觀衆認可。對此,《綜藝報》專訪了《楚喬傳》導演吳錦源,講述該劇的幕後故事。
精神内核不變《楚喬傳》與原著最大的不同在于将“穿越”元素去掉了,随之帶來的變化就是趙麗穎飾演的楚喬的身份界定。吳錦源表示,不表現穿越,除考慮政策因素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抛開該元素,故事的情感表達和人物塑造并不受影響。“穿越隻是一種手段,故事所表達的情感,人物的靈魂等精神層面的東西才是我們必須要堅持的。”
對于去掉穿越元素,吳錦源也有過顧慮,“我們最大的擔心就是如果去掉這一部分,如何全面地表現這個人物,比如她的能力跟實力。”《楚喬傳》首集沒有正面交代為什麼楚喬擁有高強的功力和堅韌的意志力,對此吳錦源表示,對于該劇他一直傾向比較真實的處理方法,“我不希望做成古裝神話劇,武功和思維意識都可以通過訓練變強,所以我們着重展示了訓練的戲份。”
IP改編是電視劇制作的關鍵,吳錦源介紹,他經常邀請原作者一起商讨劇本改編細節。“在改編過程中,我更看重的是對人物思維層面的把握,即在那個時間和環境中人物内心所想。我相信喜歡《楚喬傳》這部小說的人更多的是喜歡故事的内涵以及楚喬給人的感覺。就像你喜歡一個人,不是喜歡他說的某一句話,而是喜歡他的整體。”
吳錦源強調,将一本書改編成電視劇自然有很多需要改動的地方,“文中很多事件和人物需要壓縮。如果人物太過複雜,電視劇就沒辦法用足夠的空間來展現。”他表示,小說可以展示每個角色的所思所想,呈現其完整的性格,但在電視劇中就需要分清主次,有些人物會變成功能性人物。
當被問到是否擔心原著粉不買賬時,吳錦源表示,“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楚喬,我們很難滿足每一個人的喜好,但我們希望這部劇能夠感動觀衆,比如感動于畫面、演技……這就足夠了。”
激發演員潛能對于演員的選擇,吳錦源比較看重原著角色與演員間的相似度,“在選演員的時候,要有一種對号入座的感覺——‘就是他了’。”而對于一些無法确定的角色,他會對着石牆上的照片,一個一個拼對,在這個過程中,也會對人物有新的理解。吳錦源表示,選擇演員是件很有趣的事,因為能感受到大家對人物的不同理解,并從中找到默契。
趙麗穎诠釋的“楚喬”,一改往日“清新、甜美、可愛”的形象,代之以“冷峻、堅韌、獨立”,讓人眼前一亮。有網友表示,《楚喬傳》成就了趙麗穎,對此吳錦源回應,“我覺得是趙麗穎成就了她自己。她是一個好演員,一直在用心理解角色,她也完全可以駕馭不同的角色。趙麗穎的‘甜’很可能是在着重展現自己本色中的一面,但人是有很多面的,她本人也有剛強、堅韌、堅持的一面,她把這些放到了楚喬裡面。”
在拍攝時,吳錦源會給演員很大的發揮空間,“指導演員是互動的過程,我希望看到演員自己對劇本、角色的理解表達。如果他們和我的理解差異比較大,我會和他們溝通讨論,調整他們的思路或表演強度,選擇更合理的方式去呈現角色。如果硬性規定怎麼演,對演員來說是一種限制,我喜歡演員多點自我。”
掌控劇情節奏對于《楚喬傳》的劇情節奏,很多網友大呼過瘾。網友“Smile慕顔”在微博留言表示,“劇情節奏緊湊,主線、支線、輔線、伏筆清晰,這是電視劇改編之後比較喜歡的地方。”
吳錦源認為節奏快慢與電視劇類型和呈現方式有關,“《楚喬傳》的動作戲特别多,特别是楚喬的動作戲節奏比較快,‘武戲’處理得好會變成拿捏節奏的一大優勢,”但他也強調,劇情節奏是由戲的風格來決定的,“有些文戲需要代入感,當觀衆代入劇情後就不會覺得節奏慢了。”
《楚喬傳》的武術指導由李才擔任,他曾任《英雄》《十面埋伏》等多部電影的武術指導。吳錦源與李才溝通時希望“武戲”要“實”,“我希望打得狠一點兒,仙俠裡的東西不适合這部戲。”
最終,該劇采用了大量現代近身格鬥與搏擊術。武打動作上,即便是威亞戲份也做足功課,“我們會在威亞附加很多動作,讓演員的武術表演更符合邏輯,比如,不會隻要求完成‘飛’這個動作,一定會加空中轉身等動作輔助。”《楚喬傳》中飾演“月七”的邢昭林在劇中有很多高難度打戲,為達到更好的拍攝效果,他經常打到滿身是傷。吳錦源介紹,“《楚喬傳》中的演員很少使用替身,都是親自完成武打動作。”
楚喬的動作戲節奏比較快,‘武戲’處理得好會變成拿捏節奏的一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