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戰神紀》:少數民族傳奇題材探索重工業制作

《戰神紀》:少數民族傳奇題材探索重工業制作

時間:2024-10-30 07:22:19

由哈斯朝魯擔任導演兼制片人,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監制,卓·格赫編劇,陳偉霆、林允、胡軍等主演的少數民族傳奇電影《戰神紀》于五一檔上映,并在不久前落幕的第八屆北京電影節上擔任了閉幕影片。

影片講述少年鐵木真在迎娶新娘孛爾帖的途中陷入叔父設置的殺戮陷阱,在好兄弟的支持與薩滿長老的輔佐下,踏上拯救戀人和守衛草原的征途。與以往有關鐵木真的影視作品大多偏向史詩題材,講述成吉思汗征戰四方的輝煌曆程不同,此次《戰神紀》打破傳統,截取鐵木真青年時期由草根逆襲的成長經曆,融入愛情故事并加入奇幻元素,哈斯朝魯表示,“希望能以獨特的形式表達真實的曆史人物。”

曆史人物的新表達中國電影史上,以鐵木真為主角的作品并不鮮見,例如塞夫、麥麗絲執導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謝爾蓋·波德羅夫執導的《蒙古王》等。作為蒙古族導演,哈斯朝魯在接受《綜藝報》專訪時表示,此次并未按照以往慣例創作更為“熟悉、容易”的史詩性作品,而是做了新的探索。“我在創作調研階段翻閱了大量有關鐵木真的曆史資料和蒙古文書籍,發現了一些以往同類影視作品中沒有重點展示甚至從未披露過的細節。”比如鐵木真一生下來就手握“凝血”(一種兵器),而之前影視作品中并未對凝血進行詳細描述;再比如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小時候竟然非常怕狗,蒙古族人民保存逝者頭發以茲懷念等内容。《戰神紀》将這些新奇的細節融入故事,“例如把凝血作為重要道具貫穿全片。”

作為少數全片講述鐵木真青年時期故事的電影作品,《戰神紀》以鐵木真從小人物成長為受民衆愛戴領袖的勵志經曆為主線,輔以鐵木真愛情元素及具有奇幻色彩的反派人物魔王故事線,“進行了大膽嘗試。”哈斯朝魯認為,在尊重文化和曆史的基礎上,用全新方式塑造鐵木真,能讓範圍更廣的受衆群體了解這個曆史人物,達到更好弘揚傳統文化的作用。

雖然此次進行了創新,但哈斯朝魯強調,“影片大的故事框架和重大事件仍以曆史真實背景為底。”例如,鐵木真與魔王的打鬥場景在蒙古族三大神話故事中原本就有描述;在鐵木真的武打動作設計上,“沒有一絲一毫飛檐走壁等特異功夫”,與牧人完全一緻。“他不會什麼武術,隻是跌倒爬起、再跌倒再爬起的普通人,但他面對困難和生死挫折時有着獨立、堅韌、勇敢、拼搏的精神。”

為讓觀衆更好地接受對曆史人物的新表達,《戰神紀》劇本經過了兩年時間和上百稿的打磨。哈斯朝魯表示,“除了尊重曆史,我們一直在尋找适合東方的普世價值觀和世界觀,并請了許多蒙古學專家對劇本提建議,直到故事情節看不出違和感為止。”

哈斯朝魯還認為,嘗試曆史人物的新表達還應包括形象塑造上的突破,“現代演繹近千年前的曆史人物,不一定要非常‘像’,隻要主題是弘揚正能量就可以。”在他看來,大衆心目中馳騁疆場、揮斥方遒的成吉思汗,在青年時期也可以像普通人一樣有着朝氣蓬勃的形象。因此,哈斯朝魯選擇“不太像”的人氣演員陳偉霆來飾演青年鐵木真。

哈斯朝魯對陳偉霆此次的人物塑造給予了贊賞,“他是很敬業的演員,除了閱讀蒙古族相關文獻、練習騎馬、短時間快速增肌外,還用曬黑燈曬黑皮膚,以便讓形象符合北方民族人的粗犷勁兒。”影片還邀請胡軍、趙立新、巴森紮布、塗們等中老實力演員搭檔青年演員,“讓影片的表現更紮實,更飽滿。”哈斯朝魯說。

即便如此,影片上映後,仍有部分觀衆表達了對最終效果的不盡滿意,對此,哈斯朝魯認為,“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肯定要接受别人的批評,開拓創新有争議很正常,如果沒有引起任何争議反而說明作品失敗了。”

從作者電影到商業電影回顧哈斯朝魯的執導經曆,影片風格大多偏平實、質樸,如《剃頭匠》《長調》等文藝影片。哈斯朝魯告訴《綜藝報》,之前執導的影片更偏重個人情懷表達,“比較自我,屬于作者電影”,而《戰神紀》的制作方式較以往有天壤之别,制作成本體量大,“劇組中美術、造型、服裝、制景、特效等部門加起來有1200人,後期制作涉及2000多人。”因此,哈斯朝魯從2012年開始給自己“洗腦”,以适應重工業商業影片龐大制作團隊的運作模式,“要求自己向觀衆、市場學習,去理解他們為什麼喜歡那些票房高的電影。”

哈斯朝魯表示,《戰神紀》在動物拍攝、置景方面難度頗大,尤其在後期制作方面,“影片的奇幻特效需要美國、英國、韓國、印度、波蘭、中國等各國公司的協力工作,特效鏡頭會按照ABCD等級分給不同的公司進行制作。”《戰神紀》曾定檔去年聖誕節上映,後改至今年五一檔,哈斯朝魯解釋,“改檔是因為特效制作沒有完成,雖然去年聖誕檔檔期很好,但我們不希望拿廉價的特效應付完工,浪費多年的心血。”

雖然《戰神紀》讓哈斯朝魯感受了完全不同的制作方式,使用了特效等重工業電影常見技術手段以及中外合作的運作模式,但他表示,奇幻影片要想獲得觀衆認可不能隻拼技術,“技術是皮,皮裡面要有靈魂和血肉,把故事講紮實,用人物命運的變化抓住觀衆才是根本。”

對話哈斯朝魯:将民族元素與商業元素融合起來

《綜藝報》: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作為監制,對影片做了哪些特别的貢獻?

哈斯朝魯:阿諾導演在劇本階段做了特别多的工作,他修改得非常細緻,幾乎每一行文字都有批注。他毫不留情地制止了我們曾經的一味追求商業化的想法,提醒我們反思拍攝影片的初衷,并思考真正想要表達的内涵。他把劇組從彎路上及時糾正過來,最終劇本将民族元素和商業元素融合在一起。

《綜藝報》:複盤第一次執導工業化電影的曆程,你有哪些心得?

哈斯朝魯:通過此次執導《戰神紀》并兼任制片人,我切身體會到,影片劇本、美術、特效等方面的前期籌備做得越詳細,後面拍攝就越容易,并且對後期制作也有很大幫助。從藝術和資本兩個角度來看,一是為了保障影片質量;二是面對上千人的拍攝團隊,如果出現問題停止拍攝,每一天都會損失巨大。因此前期要胸有成竹,做好全方位準備。

《綜藝報》:通過這次實踐,你怎麼看民族題材影片走向世界?

哈斯朝魯:有一些好萊塢電影以為加入了中國元素,就能打入中國市場,但其中的大部分影片隻是為了商業目的兼顧中國市場,且效果并不顯著。中國電影人可以學習好萊塢的管理模式,但歸根結底還是要踏踏實實地講好中華民族自己的故事。還是那句老話——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