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産片質量不斷提高并能更好滿足中國觀衆需求時,打着“有中國元素”旗号在中國融資的海外項目越來越不被我們的影視公司看好。
丘雁
北大、劍橋畢業,制片人。往返中美,跨界投資與影視。
筆者近期旁聽了一位美國創業者的融資會談,其商業模式是:吸引中國資本投資一些電影制作的前期環節,開發劇本、發展影視項目,然後把它們打包賣掉,或者繼續融資進行拍攝。這些項目的共同特點是,有中國元素和中國演員,但卻面向美國市場而不考慮中國市場。當被問及面向美國市場的項目為何不在美國融資時,這位創業者并未給出正面回答,他說:中國元素的影視内容很難走出國門,現在有美國電影人願意開發相關的好萊塢項目,中國投資人為什麼不願意做“能讓中國内容走出國門的領軍人物”呢?
這讓筆者聯想起2012年上映的美國電影《環形使者》,影片為拿到中國投資刻意加入中國演員和相關劇情,但在海外版中卻将這些内容删減掉,後來被主管部門當作“假合拍”的典型。然而,當中國本土電影市場快速蓬勃發展,國産片質量不斷提高并能更好滿足中國觀衆需求時,這些打着“有中國元素”旗号在中國融資的海外項目越來越不被我們的影視公司看好。一些來自美國的所謂“電影人”發起的融資項目,其中一部分甚至5年10年都沒啟動,不過,這倒也不會讓人感到惋惜,因為這些項目從一開始就不應該被開發出來。
再回到上文提及的融資會談,這位美國創業者還忽視了另一個問題。當有投資人問到他如何保證這些項目能在美國市場獲得成功時,他給出的答案是:這些項目的合作者都是經驗豐富的美國電影人或是曾在大公司打工的高級管理人員。這樣的答案顯然不具備充足說服力。雖然這位創業者正在或即将開發的項目有可能非常紮實上乘,但他沒能在項目介紹和質量把控層面下足功夫。比如,不論這些項目需不需要增加所謂“中國元素”,歸根結底還是要看劇本質量。如果劇本質量不過關,那麼在好萊塢競争激烈、人才濟濟的市場上,這些項目又有誰會願意購買或投資呢?
可喜的是,如今,面對所謂的“中西合作”,大部分中國電影人都有了基本共識——你的項目最好在一開始便設定好目标市場,要麼是“華語片”針對中國市場,要麼是英文片針對海外市場,“華語片”不要奢望靠海外市場收回投資,非六大IP大片的英文獨立片也不要奢望能順利成為中國的引進片并在中國票房大賣,畢竟每年引進片的數量有限。也就是說,試圖兩邊都讨好的項目往往會兩邊都水土不服。
這個行業共識也說明中國影視公司對項目的評估和把握能力正在逐年進步。對中國電影而言,聊再多“有沒有好萊塢基因”“要不要走出國門”之類,都是空談。劇本寫出來再拍出來,最終還是要拿到市場上讓觀衆檢驗,再花哨的項目介紹,再高大上的商業模式,如果不能真正感動和吸引觀衆,其底色都是蒼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