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中國觀衆在享受觀影便利的同時有效提高了觀影頻率,産生了對多元類型電影的興趣和需求,他們正在幫助中國電影市場完成多樣性的自我生長。
考慮到目前中國銀幕數全球第一的現實,中國電影市場的票房體量超越美國成為第一并非多大的驚喜,兩三年前我們就知道這一天終将到來。但過去幾年,這四五萬塊銀幕對中國觀影人口的滲透,确實創造了一些令人興奮的市場紅利。
比如藝術電影的市場空間正在顯著擴展。在上海國際電影節、北京國際電影節和中國電影資料館之外的放映空間,越來越多藝術片走入商業院線,走進shoppingmall裡的主流影院,越來越多的資本和機構正在用市場的方式組織藝術片的内容資源和發行資源,并很有信心把這門生意長期運行下去。
回看2017年的中國電影市場,令人難忘的是張楊的《岡仁波齊》以1億元票房和超過300萬的觀影人次創造的奇迹。然而不止于此,當年還有紀錄片《二十二》票房1.7億元,低成本劇情片《七十七天》票房1億元、《相愛相親》票房1800多萬元,藝術片《嘉年華》票房2000多萬元……這些冷門、小衆的廣義上的藝術電影所收獲的市場,絕對令人振奮。
延續去年的市場熱情,2018年奧斯卡大熱的藝術電影《三塊廣告牌》在中國市場收獲票房近6500萬元,忻钰坤新作《暴裂無聲》票房5424萬元,剛在戛納折桂的是枝裕和新片《小偷家族》很快就有了中國買家,将被擇期引入國内市場;另外,一些處女作驚豔業界的新導演,例如畢贛和張大磊等,都在繼續着各自藝術片的創作路線,他們的《地球最後的夜晚》和《藍色列車》都受到資本青睐——藝術片背後的分線發行實踐令産業鍊上下遊有信心施展拳腳,拓展出更大的市場空間。
根據拓普電影數據庫的統計,除上影節、北影節兩項本土國際電影節的電影展映活動外,2017年成規模的國内電影展映活動在數量上遠遠多于2016年,其中第十屆歐盟電影節(2017)票房超過100萬元,比上一屆多了40萬元;2017年,上海的“巨匠經典-日本電影周”和“日本新片展”票房均近100萬元,後者成績同比上一年翻了一倍;百老彙2017香港主題電影展映票房近85萬元,比2016年增加了近40萬元。在數量越來越多、票房越來越高的各類電影展映活動裡,北上廣深之外的城市正在不斷增加,追随百老彙、盧米埃在商業院線做藝術電影展映的院線也在不斷增多,比如保利、紅星美凱龍等。
不僅是藝術片,更多現象顯示中國電影市場的影片多樣性正迎面而來。比如,盡管視效大片《複仇者聯盟3:無限戰争》以近乎壓倒性的優勢在上映前兩周統治市場,但很快國産片和其他進口片就有效壓縮了其第三周的放映空間。再比如,近兩年來,好萊塢之外的非美進口片開始成批量地被觀衆們發現和追捧。
自1994年開始,衆多中國電影觀衆被好萊塢大片完成了一代又一代的觀影審美“洗腦”,盡管這在當時挽救了正在凋敝的中國電影市場,但也帶來了深遠的負面影響——年輕觀衆幾乎把好萊塢的叙事節奏、視聽語言等同于唯一的電影模式。可喜的是,形勢正在發生變化,背後的力量來自于市場自身的進化。50000塊銀幕的市場容量,超過80%的線上購票率,以及上影節、北影節和電影資料館長期地“孵化”,讓一部分中國電影觀衆在享受觀影便利的同時有效提高了觀影頻率,産生了對多元類型電影的興趣和需求,他們正在幫助中國電影市場完成多樣性的自我生長。
我們相信市場的自我進化能力,盡管市場經濟并不完美,但供需之間永遠在發生的互動調整總會在一段時間之後糾正一些缺陷,激發一些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