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報》:作為亞新獎評委,你對影片的評判标準是什麼?
趙德胤:除了電影的故事性之外,我更關注故事和導演本人之間的微妙化學反應。中國那麼大,我們在這次的新人作品中聽到許多不同的方言。其中有些講述的是邊境地區的故事,未使用主流語言,有着強烈的獨特性。這種題材和導演間的密切性非常高,對我有很強的吸引力。
《綜藝報》:相比顔值和流量,演員的演技越來越被行業看中,但高片酬也倍受争議,你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趙德胤:在我看來,表演是藝術,有“藝”也有“術”。對演員來說,長相好看、有表演天賦,是“藝”,但“術”的部分也很重要,演技就是“術”。電影和演員的職業生涯是一場馬拉松,如果一位演員幸運地被行業和市場接納,那他接下來就該考慮如何在這個行業存活得更好,走得更久。
《綜藝報》:如何評價現在“華語”電影市場下,新人導演的生存環境?
趙德胤:現在“華語”電影市場發展迅猛,但如果新人導演第一部電影選擇拍攝的作品不是主流叙事,或者可能是不具有市場回收能力的文藝電影,生存還是比較困難的。現在主流的電影不缺資金投入,但一些文藝片亟需支持。我希望電影在成為一件商品的同時,也能被大家當作文化産品來看待。
這幾年新人導演的生存環境整體而言有所改善,有些新導演甚至可能在執導第一部電影時就能得到重金支持。因為現在市場熱錢多,一些非專業的投資者可能無法分辨一部電影實際需要怎樣的規模,但這也帶來負面結果,比如,熱錢湧入讓市場比較混亂。當然,作為導演最重要的還是做好本職工作,多去研究如何拍好電影。
《綜藝報》:如何看待這幾年國際電影市場的發展,讓你感觸比較深的變化是什麼?
趙德胤:文藝片或者本土商業片走出國門還是相對困難。在早期時候,不管是中國大陸還是中國台灣的導演執導的文藝電影,在國際電影節入選的概率比較高,一方面也是因為當時的電影總量相對較少。比如戛納在20多年前,可能每年隻有幾百部電影報名,現在則會有上萬部電影報名,整體數量增加。相比商業電影,文藝電影更難存活,也較難找到市場。
《綜藝報》:你認為“華語”電影“出海”面臨的最大難題是什麼?
趙德胤:現在“華語”電影的大部分力氣花在商業電影上,但還未做到世界級的商業電影水平,所以一些在中國國内票房高的電影無法進入各大電影節。這是“華語片”“出海”面臨的最大難題,在這種情況下就算電影産量達到頂峰,也難以有效擴大文化影響。電影一方面要有全球共通的主題,一方面要運用有區别化的呈現手法保持本土的獨特性,這是很困難的事。
這也是全球性問題,除了好萊塢電影以外,其他國家的電影很難賣到全球,不過在亞洲範圍内,韓國電影和印度電影這些年取得了一些突破。
《綜藝報》:你如何評價中國電影市場近幾年的發展?
趙德胤:我覺得中國電影市場越來越好,但是也希望内容産品能更加多元。很多電影人都在預測中國電影市場5—10年内會不會超越好萊塢,我倒覺得能否超越并非那麼重要。可能市場上的表現很快就會超越,但最終還是要看内容本身有沒有提升。
趙德胤緬甸華裔導演。代表作有《歸來的人》《冰毒》《再見瓦城》等,曾榮獲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獎、瑞典愛與和平影展最佳導演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