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新臉的魅力

新臉的魅力

時間:2024-10-30 06:18:54

徐江掄娛徐江

詩人,作家,文化批評家。生于1967年,1989年畢業于北京師範大學。現居天津。

“小鮮肉”頻繁在廣告中登場;一招鮮的類型劇“老鹹肉”開始客串主持和綜藝,這些,尤其構成了近三年來電視熒屏愈演愈烈的一個趨向。

諜戰劇在繼續發力,比如最近的《脫身》和《面具》。

情節上的吸引,似乎已經不大,畢竟“諜”們已經被編劇和導演“戰”了這麼些年了,所有能想到的出人意料,基本都已淪為公共橋段。劇集的吸引力主要還是依賴觀賞者對“臉”的期待。

今天的萬茜有點像當初的海清——開始步入走紅的正軌,“臉”基本尚可冒充新人,但演技臻于成熟。說萬茜目前展露的演技和潛力,兼具了張曼玉和湯唯的某些才華、氣韻,已經不能算是過譽了。陳坤闊别電視劇江湖已久,在并不讨喜的“同時扮演兄弟倆”的人設演繹裡,演技依然在線,已經很不容易。

侯勇近年出鏡不多,可一出來,必然顯出老師傅的精湛功力。這一點,比陳坤、祖峰等更加紮眼。什麼叫“老師傅”?每演一角色,必然給人耳目一新之感,熟臉換成了“新臉”。同樣的功力,也反映在演員尹鑄勝的表演裡。

類型影視主打市場的年代,成名演員要想沖破類型化定式并不容易。以侯勇為例,有幾年也曾被軍旅題材、民國題材的雷同困住了手腳,直到《人民的名義》才終于又躍升到新境界。最考驗成名演員的,一向是化蛹成蝶的能力。一旦不能完成蛻變,隻好暫時沉寂,給更新一代和“小鮮肉”讓位。當初的《麻雀》,李易峰在主流電視劇觀衆眼中上位,張魯一為演技再次正名,走的都是這個路徑。

每隔三五年,“新臉”便會批量登場,這幾乎成了影視界一個不成文的規律。“小鮮肉”頻繁在廣告中登場;一招鮮的類型劇“老鹹肉”開始客串主持和綜藝——“翻新”也算“新”吧,畢竟也是新嘗試。這些,尤其構成了近三年來電視熒屏愈演愈烈的一個趨向。

影視演員講究情商和“拼臉”!即便是在“美”“醜”有了全新定義的今天,這句話在這個職業上依然說得通——再好的演技,也是要通過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來傳遞的。所以說,高顔值也好,扮醜角兒也好,臉上演繹的神情是否讨觀衆喜歡,能否讓新觀衆眼前一亮,讓老觀衆看後不膩,絕對是一門不小的學問。

媒體和娛樂互動的時代,前者對演員的“催老”作用是顯而易見的,無底線(未必無來由)、盲目追求眼球的炒作方式,很容易就毀了一個曆盡艱辛才跻身一線的人才。在有關機構尚未對娛樂新聞傳播的尺度有明确立法的時期,一切對環境尤其是對媒體不良傳播的埋怨,都于事無補。怎麼才能時刻保持“臉”的新鮮度?隻能靠自律了。

上面這些話,不是說給資深大明星的,混迹演藝江湖多年,哪位大明星要是犯了上述忌諱,那隻能說是活該。這些話主要是送給那些在經紀人和投資人共謀下,在各檔秀台、綜藝、“美圖劇”裡冒充大明星的“鮮肉”們的。雖說“鮮肉”們的生存哲學裡,有不少都憋着“一年把一輩子的錢掙完”的念頭,但你要真敢這麼去付諸實踐,那可能一年後的一輩子,你就都将處于還賬狀态了,很可能還的還是“高利貸”,而且不管你今後轉到什麼行業都可能會持續這一狀态。

新臉從來都有一定魅力,尤其是在光影舞台之上。但這魅力是餐巾紙式的便捷,還是美酒式的醇厚,就看當事人怎麼看待時間與自己演藝生命的關系了。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