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短視頻的創新應用

短視頻的創新應用

時間:2024-10-30 05:34:08

短視頻處于風口多年,給當前的媒體生态帶來沖擊。在探索媒體融合發展的大背景下,不僅新媒體平台持續發力,傳統媒體也紛紛試水短視頻制作。如何在内容和形式上進行創新及差異化運營,也成為很多媒體涉足短視頻後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趙晉儀豎屏模式成創作潮流智能手機的普及與手機端的閱讀習慣使人們的觀看習慣發生轉變,橫屏的“潛規則”似乎正在被打破,豎屏模式逐漸成為短視頻行業的創作潮流。比如抖音、快手、微信視頻、美拍等都是豎屏的代表,國内支持這一趨勢的應用和平台也越來越多。

伴随着這股潮流,作為新媒體影視内容出品發行平台的新片場公司,将短視頻内容橫、豎屏的生産制作比由之前的7:3,調整為6:4。新片場内容總監趙晉儀表示,橫、豎是兩種短視頻形式呈現上的不同,但目前橫屏仍是主流,“未來豎屏發展真的越來越好的話,我們可能會将兩者的比例調整為5:5。不過橫屏更适于人眼的觀看模式,電影史、影視史也都是靠橫屏發展起來的。豎屏是适應移動互聯端發展的産物,要想徹底取代橫屏短時間内不太可能。”

微博台網運營部運營高級總監林郁認為,豎屏視頻是比較符合移動互聯一代語言、思維與行為模式的創新體驗,“讓用戶可以用很短的切換時間觀看内容,也适配人們用手機觀看視頻的習慣,是比較人性化的産品方式,會對整個行業有推動作用。”但并非所有的短視頻内容都适合用“豎屏”來呈現,比如有故事、場景類的短視頻節目,用“豎屏”形式反而會顯得突兀,弱化畫面的内容承載能力,從而影響内容質量,“所以一些有故事性、連續性的内容還是更适合橫屏播放。由此可見,豎屏不會取代橫屏視頻,橫屏還是豎屏要視具體的視頻内容而定。”

當下的豎屏潮流,不僅僅呈現出屏幕形态的差異,也使産業思維産生動蕩,意味着拍攝手法、構圖、鏡頭語言等等都發生了一系列變化。因此相較于抖音、微視等豎屏短視頻産品上UGC、PGC團隊生産的類UGC内容,主流媒體對于豎屏視頻的嘗試更為謹慎。

2017年八·一建軍節前一天,央視新聞新媒體中心推出的首支豎屏短視頻作品《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反響不俗,一舉摘得央視新聞中心節目創新獎,但央視随後并未因此加大豎屏視頻的創作力度。因為央視新聞中心新媒體新聞部主編餘騰龍發現,在當前國内微視頻傳播生态下,豎屏視頻更适用于進行宣傳和推廣,并不适于承擔主要叙事的角色和任務,“豎屏視頻的最佳時長為3分鐘左右,但如果我們真要去跑采訪、做策劃,想要用豎屏視頻将案例講充分實在是太難了。”

上海廣播電視台融媒體中心副主任陶秋石解釋了電視台在豎屏短視頻制作上的尴尬,“豎屏可能是個重要趨勢,因為它更适合手機觀看,但是對于電視台來說,很多素材是共用的,電視上也要播,所以我們不可能都豎屏拍,大部分還是橫屏内容。”

央視網早在幾年前就嘗試過制作豎屏視頻,之所以一直沒有大規模生産,也是因為豎屏的局限性,“尤其在社交媒體興起之前,大部分視頻網站、門戶網站都是橫屏播放器,這對人的視覺限制比較大,而且豎屏更适合比較有感染力和渲染力的生活化場景。”央視微視頻工作室總監唐曉豔介紹,随着央視網跟快手、抖音的合作增多,他們在今年兩會、國際足聯世界杯期間制作了豎屏視頻進行傳播推廣。

VR/AR短視頻是新風口随着通訊行業的發展,尤其是5G的快速商用落地,VR/AR短視頻被視為下一個新風口。國内雖然目前還未有大的VR/AR短視頻平台,但是各視頻類社交平台都在積極準備。早在今年2月份,今日頭條就已經收購了緻力于研發VR視頻采集、拼接、編碼及傳輸軟硬件解決方案的維境視訊,這标志着今日頭條正式布局VR領域。一些主流媒體同樣也在積極布局,像央視視頻接下來要做的新項目就是VR/AR短視頻。

新片場已率先在VR/AR短視頻上進行了嘗試,但栽了跟頭。趙晉儀表示,現階段的VR/AR短視頻技術還不完善,商業變現很難,“一個突出的問題是用戶體驗感很差,首先是畫質不清晰,再加上戴頭盔、眼鏡這些東西都很重,導緻舒适度很低。”

新媒體專家、上海新海潤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方世彤認為,當下是橫豎視頻同存的時代,未來科技的創新會發掘出更多的短視頻形式,“按照人眼的狀況來講,像具有360度視角的VR/AR短視頻才是最合理的。”方世彤介紹,VR/AR實際上是一種能夠讓短視頻與用戶産生互動的技術,因此VR/AR短視頻必定會成為行業新風口。但現有的硬件水平還無法達标,不過方世彤認為一切隻是時間問題,“10年前,從當時的手機性能來看,可能誰也想象不到手機視頻會發展到今天這樣的狀況。今天再看科技進步的速度,誰能預想到三五年後VR/AR技術會突破到什麼地步?也許到時候VR/AR短視頻已經不會再需要佩戴笨重的頭盔,已經能夠實現虛拟視頻的觀看模式。”

方世彤微劇微綜藝應運而生在短視頻領域MCN模式(Multi-ChannelNetwork,源于國外成熟的網紅經濟運作,其本質是一個多頻道網絡的産品形态,将PGC專業生産内容聯合起來,在資本支持下,保障内容的持續輸出,從而最終實現商業的穩定變現)進一步分化的背景之下,内容精細化成為短視頻領域的重要發展趨勢,用戶已不再滿足“粗放”的短視頻作品,渴望看到更加細分、垂直的優質内容,微劇和微綜藝應運而生。

今年5月,微劇《不過是分手》《北漂小豬》火爆微博、抖音等網絡平台,憑借清奇腦洞、不斷反轉、快節奏、短時長等特點成為短視頻時代首批微劇代表。趙晉儀認為微劇已經進入相對成熟的階段,“網劇整體投入和制作周期相對複雜很多,有着較高門檻,微劇反而給大多數年輕創作人提供了很多機會。”

新片場十分看好微劇市場,他們之前推出的短視頻IP《小情書》反響不錯。趙晉儀表示,新片場欲趁熱打鐵将其打造為10集微劇,預計9月開拍,10月上線。“現在微劇市場不錯,各個平台對微劇的看法比較樂觀,商業上的變現方式也多種多樣。”

制作者有意識地提高内容品質,再加上視頻平台在資源、流量、資金上的扶持政策,也讓微綜藝近兩年得到了飛速發展,像《你好,是鹿晗嗎》《一郭彙》《透明人》都是微綜藝的成功案例。對比傳統綜藝來說,時長在15分鐘左右的微綜藝短小精悍,節奏輕快、形式靈活多變、網感社交強烈。方世彤表示,如今的綜藝成本高企,連廣告商都難以承受,“物極必反,最後必然會走向反向,所以低成本的微綜藝就出現了,而且做的人會越來越多,内容也會更加分散和豐富。”

趨勢營銷專家、知萌咨詢機構創始人兼CEO肖明超認為,微劇和微綜藝都是基于短視頻的分類延展出來的品類,其叙事結構和編劇模式都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要能夠更加細緻地把握人們在碎片時間裡的觀看需求;要充分利用短視頻在晚間打造出的黃金時間,也就是晚飯之後的這段時間;要往短小化發展,讓人們在短時間内獲得更多内容。”

肖明超同樣看好微劇和微綜藝未來的發展前景,但他認為想要做好并不容易,需要借助IP化實現,“從長遠來講,短視頻的IP化會是重要趨勢,也就是說這些MCN,或者PGC可以通過系列化、主題化内容,形成穩定的受衆群體,通過不斷創新和延展進行IP化,以滿足垂直領域的消費者對于内容消費升級的需求。”

在IP化延續方面,新片場算是先行者,他們與騰訊合作的旅遊微綜藝《神馬旅行團》即将與觀衆見面,走的就是IP化路線。趙晉儀介紹,這部微綜藝一共40集,每集5分鐘,每集講述一條馬來西亞的旅遊路線,“之後我們還會去其他國家拍攝更多關于當地旅行的故事,讓這個IP得到延續。但IP化對于整個短視頻行業來說畢竟剛起步,大家都還在摸着石頭過河。我們是先上岸的那批,很可能上岸以後發現滿地都是泥,但無論如何也必須要去嘗試。”

營利模式有待拓展短視頻改變了媒體新生态,被傳統媒體視為轉型的突破口,被新媒體視為新的增長點。資本也逐漸由對短視頻平台方的投資轉向對整個産業鍊各環節的關注,尤其是短視頻内容市場。

方世彤表示,短視頻目前的營利模式比較單一,主要是跟廣告結合,“至于其他方式,目前其實都存在可能性,但還未形成主流,比如說點擊付費,但這對短視頻的内容本身提出了極高要求。”

在移動端發力,短視頻能夠幫助傳統媒體将傳統渠道上的影響力在新媒體領域進行擴展。但比起經濟效益,主流媒體試水短視頻更多尋求的是社會效益。唐曉豔表示,“作為主流媒體我們要去占領輿論陣地,要去發出我們自己的聲音,讓更多人來認知我們,然後了解整個社會。”

陶秋石認為,傳統媒體作為内容生産機構,未來的突破重點可能要放在如何将内容門檻提高,把内容做得更好更有競争力。江蘇衛視未來則計劃将荔直播的直播和短視頻優勢相結合,壯大IP品牌,提升附加價值。

泛娛樂類短視頻平台雖然還未形成穩定而持久的商業化模式,但其變現模式已有雛形,簡單來說,主要包括硬廣、信息流廣告、内容植入、活動和直播等。林郁表示,短視頻平台的迅速崛起捧紅無數網紅景點和産品,近乎零成本的流量紅利使不少商家因此受益,與電商的合作帶來一撥新的網紅流量經濟,也炒紅一大批網絡紅人。

對于新營利模式的探索,肖明超認為,短視頻已經形成自身的産業鍊,之後在新聞資訊、娛樂功能之外還将逐漸拓展到旅遊、消費等諸多領域,利用數字技術、流量功能等改變很多行業“玩法”,從而産生更大商業價值。“短視頻對于城市品牌形象的提升、旅遊目的地影響力方面,有着非常大的影響力,已經成為人們創造趨勢和潮流的平台。”但肖明超強調,短視頻要想長遠發展,就要滿足不同受衆人群的細分化需求,通過更多技術和創意進行不斷創新,“尤其是在商業化品牌結合方面,能夠為短視頻的商業化變現提供更強大支撐,才能将短視頻的價值發揮到更大。”

“互動生态是短視頻的未來”當前短視頻仍處于快速增長期,不斷有新的平台湧入市場,趨勢研究也因此成為各大平台關注的焦點。

肖明超認為,短視頻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成為一種新的媒介形式和内容載體,滿足了人們在不同時間和空間等多元化場景裡對内容的需求,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呈現出幾大重要趨勢:“一是垂直化的趨勢,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符合自己興趣的領域進行創作;第二是精品化趨勢,尤其在PGC領域表現比較突出,專業機構出品的内容越來越精品化;第三是生活化趨勢,尤其以UGC為代表,用戶更多地通過短視頻記錄自己身邊的人和事,來分享生活。”

但短視頻目前還處于生态的不斷完善中,在内容出品、商業化變現等環節都還未建立起長效機制,很多品牌對于短視頻的商業化介入仍處于觀望階段,這也是影響目前短視頻發展的重要因素。

“未來,行業可能會更加智能化地捕捉用戶的興趣需求,從而實現更個性化的匹配;短視頻和長視頻會相互競争、相互融合,比如短視頻也會成為長視頻平台的營銷平台;再有就是短視頻會成為社交化媒體的陣地,大量用戶可以在短視頻中實現一些社交功能;短視頻可能會成為人們獲取生活資訊和生活技能的重要平台,對于引領、建立人們的價值觀,引導社會風向和正能量有着重要意義。”肖明超表示。

方世彤認為,因為短視頻的制作成本和進入門檻較低,所以未來必然會出現百花齊放局面,“做的人多了,想法多了,各種奇思妙想就一定會出現,所以我對短視頻的生命力很有信心。”他認同“互動生态是短視頻未來”的說法,“短視頻要建立在IP之下,這樣可以把内容逐漸豐富起來,跟一些産業進行結合,這是比較完美的生态。這樣的生态實際上體現着互動的,内容本身要往互動的方向去發展。”“整合”也是發展趨勢之一,短視頻産業鍊的上下遊整合需要覆蓋到内容生産、分發以及商業化變現等一系列的産業化運作上,“甚至包括硬件方面。現在短視頻的主要載體是手機,移動收看目前是主流,但其實在家居生活中也有很多碎片時間,都可以利用起來進行短視頻内容的承載,比如未來很可能像鏡子、餐桌就是電視屏。”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