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拼出來的電影為尋求投資,3年前,制片人蔡宇怯生生來到北京,把拍攝《藏北秘嶺》的想法向能接觸到的圈内人一一表達,卻屢遭拒絕。功夫不負有心人,中視影業董事長劉文軍決定支持他的夢想,并提供了包括影片制作、宣發在内的2000多萬元投資。2016年12月,蔡宇與饒子君一行48人前往羌塘無人區。40天的拍攝期裡,團隊曆經雪崩、車禍、野獸襲擊、凍傷、高原反應等重重艱險,在抵達無人區入口時,7名主創因傷病無法前行,主創團隊僅剩3人,其餘多為後勤保障人員。蔡宇依靠對西藏地形的熟悉及豐富的戶外經驗,臨危受命,在既有工作任務之外兼任領隊。
盡管随時面臨生命危險,蔡宇依然選擇挑戰無人區腹地。談及為何對這種高難度題材情有獨鐘時,這位來自貴州的制片人感慨道,時代留給三線城市中年人的時間和機會不多了,42歲才涉足影視行業容不得犯錯,選擇這一題材為的是創作全新内容。另外,高難度題材也意味着高門檻和獨特性,這也讓該片在短時間内難以被模仿。除商業因素,本片的創作初衷與蔡宇的個人情懷也密切相關。蔡宇想将此片送給母親,也送給10年西藏路中遇到的那些因探險遇難而長眠于此的靈魂。
讓紀錄片走向大衆
“專注西部邊境傳奇影視題材,緻力紀錄電影走向大衆”是蔡宇的微博簡介。《藏北秘嶺》真實記錄了一群懷揣夢想的電影人探索藏北無人區普若崗日冰川的曆程。同為紀錄電影,蔡宇覺得該片更像一部“故事片”。“我把拍攝環境放在了生命禁區,這裡本身就會真實、自然地發生不少難得一見的環境沖突,這些内容不僅能受到專業觀衆的賞識,普通大衆也比較容易接受。”
看重紀錄片故事性的蔡宇,也将在下一部作品——《藏北秘嶺》系列第二部中考慮加入格薩爾王史詩中的傳說,這也是中國科學院考古發現的真實曆史。“結合後的影片既有絕美影像,又能引起廣大觀衆共鳴,同時還能提供深度思考。”蔡宇說。
借助國際合作,蔡宇希望紀錄片能赢得海内外觀衆的喜愛。他表示,今後會像打造一款商品一樣創作紀錄片,國際機構也将在項目前期參與策劃。在此期間,他還會和國内外的發行方進行創意研讨,并将營銷策劃前置。蔡宇介紹說:“《藏北秘嶺》已在歐洲進行多語種版本制作,很快将登陸歐洲院線。”
展開國際合作并不意味着國内紀錄片人必須拍攝國際背景的影片,在内容層面,蔡宇依然堅持中國故事,同時會更青睐備受國際關注的話題。“西藏因其獨特、神秘,關乎人類心靈和人類童年,更能引起國際關注。本片沒有記錄西藏普通百姓的生活,而是溯流而上,尋找人類的根,最終呈現的故事跨越了國界。”
紀錄片發行新模式紀錄片發行渠道分為三種:電視、網絡、影院。一些紀錄片在電視、網絡平台播出後,實現口碑、收視雙豐收,也會轉而制作院線版本。《我在故宮修文物》《最後的棒棒》等便是此類代表。不過,這兩部紀錄片此前均在豆瓣有着9分以上的好口碑,轉戰院線後,《我在故宮修文物》票房累計645萬元,《最後的棒棒》僅有90萬元,與之前的成績相差較大。
通過院線發行的紀錄片,大多隻在影院上映,待其下線後才考慮銷售網絡版權,作為影片長尾收益的一部分。去年12月,導演郭柯在接受《綜藝報》采訪時,其新作《二十二》正在與視頻網站洽談網絡發行事宜。該片于2017年8月17日登陸全國院線,2018年3月8日在愛奇藝首播。大多數影片的網絡發行收益源自影片的點擊量、播放量等數據,有些則由視頻網站一次性買斷版權。
《藏北秘嶺》在網絡發行方面則走在了同行的前面,該片由專門的版權公司負責網絡平台發行業務。蔡宇介紹,版權公司給予片方一定的基礎保底費,另有分賬收入與院線票房成績挂鈎,“随着票房遞增,影片的分賬收入也呈動态增長。”
采取這種發行模式,勢必要求紀錄片不能過于曲高和寡,必須具備一定的商業屬性,這樣才能在激烈的院線競争中生存下來。“一部紀錄電影,必須得有商業元素才能走得更遠,如果隻是個人表達,那就隻能自己拍着玩了。”蔡宇說。
對話制片人蔡宇:第二部完成度有望提高至70%
《綜藝報》:片中有一部分鏡頭對焦不實,這是什麼原因?
蔡宇:團隊在抵達無人區後,部分主創因傷病被迫撤回,我們隻能把負責延時攝影、生活花絮的攝影師抽調為主力攝影。兩個93年的小夥子,白天拍攝,晚上守夜,早已凍傷。部分畫面過于抖動完全是因為攝影師在拍攝時凍得直哆嗦的緣故,但兩位攝影師并不以此為借口,一直在努力做到最好,不過礙于極端的環境條件,還是出現了部分對焦不實的畫面。
《綜藝報》:這是否就是你在首映會上提到的“遺憾”?
蔡宇:是的。因為普若崗日冰川那片土地是人類從未到達的地方,團隊出發前隻有大概計劃,沒有詳細拍攝方案,所有事情都是随機發生,不過這也成為了團隊繼續拍攝第二部的動力。
《綜藝報》:下一部打算如何彌補?
蔡宇:第二部我會堅持記錄正在發生的事,不重演過去的事。另外,我們力圖将原有3年的制作周期壓縮至1年,達到和劇情片基本一緻的節奏。這就要求拍攝計劃非常精細且能被嚴格執行,我可能會把導演、策劃、攝影往瘋了逼(笑)。在前期功夫做足的基礎上,争取将第二部的完成度提高到70%。事實上,業内中上水平紀錄片的完成度也隻有50%。
《綜藝報》:現在紀錄片制作周期普遍較長,這類影片如何做才能趕上觀衆的口味變化?
蔡宇:這類影片需要學習BBC制作的紀錄片,後者的投資、放映平台、收益回報都相當好,市場成熟度也很高。可惜的是,當下國内還沒有能達到BBC高度的平台,這也是我第二部作品盡力壓縮制作周期的原因。